重要論述
1939年1月20日
毛澤東(dong) 為(wei) 《論持久戰》英譯本寫(xie) 序言《抗戰與(yu) 外援的關(guan) 係》。序言指出:上海的朋友在將我的《論持久戰》翻成英文本,我聽了當然是高興(xing) 的,因為(wei) 偉(wei) 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dong) 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倘能因我的書(shu) ,給予同情中國的人們(men) 以明白中國抗日的真相,當然是我的希望。目前,日本因被迫結束其戰略進攻轉入戰略保守,我因堅決(jue) 抗戰與(yu) 力量增加而結束自己的戰略退卻(主力軍(jun) ,不是遊擊隊)轉入戰略相持,這種局麵快要到來了。中國在偉(wei) 大抗戰中,基本的依靠自力勝敵,中國的力量也正在發動,不但將成為(wei) 不可戰勝的力量,且將壓倒敵人而驅除之,這是沒有疑義(yi) 的。但同時,需要外援的配合,我們(men) 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孤立戰爭(zheng) 的觀點曆史已指明其不正確了。這篇序言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二卷。
1941年1月20日
針對蔣介石撤銷新四軍(jun) 番號的命令,毛澤東(dong) 為(wei) 中共中央軍(jun) 委起草的重建新四軍(jun) 軍(jun) 部的命令發布。命令任命陳毅為(wei) 新四軍(jun) 代理軍(jun) 長,張雲(yun) 逸為(wei) 副軍(jun) 長,劉少奇為(wei) 政治委員,賴傳(chuan) 珠為(wei) 參謀長,鄧子恢為(wei) 政治部主任。二十五日,新四軍(jun) 新軍(jun) 部在蘇北鹽城成立,全軍(jun) 整編為(wei) 七個(ge) 師和一個(ge) 獨立旅,共九萬(wan) 餘(yu) 人,堅決(jue) 抵製蔣介石的反動命令,繼續在長江南北堅持敵後抗戰。
這個(ge) 命令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
同日 毛澤東(dong) 以中共中央革命軍(jun) 事委員會(hui) 發言人名義(yi) ,對新華社記者發表關(guan) 於(yu) 皖南事變的談話。談話提出解決(jue) 皖南事變的十二條辦法,包括要求國民黨(dang) 停止挑釁;取消一月十七日的反動命令;懲辦禍首;釋放葉挺;廢止國民黨(dang) 一黨(dang) 專(zhuan) 政,實行民主政治等。談話最後忠告:如能實行以上十二條,則事態自然平複,我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和全國人民,必不過為(wei) 已甚。否則,“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nei) ”,反動派必然是搬起石頭打他們(men) 自己的腳。
這篇談話收入《毛澤東(dong) 選集》第二卷。
1987年1月20日
鄧小平會(hui) 見津巴布韋總理穆加貝時談到中國對外開放政策指出:一個(ge) 國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獨立,必須努力擺脫貧困。而要擺脫貧困,在經濟政策和對外政策上都要立足於(yu) 自己的實際,不要給自己設置障礙,不要孤立於(yu) 世界之外。中國執行開放政策是正確的,得到了很大的好處。如果說有什麽(me) 不足之處,就是開放得還不夠。我們(men) 要繼續開放,更加開放。因為(wei) 我們(men) 的承受能力比較大,加上我們(men) 有正確的政策,即使有一些消極的東(dong) 西也不會(hui) 影響我們(men) 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根本。教育人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就為(wei) 我們(men) 事業(ye) 的健康發展從(cong) 根本上提供了保證。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加強四項基本原則教育,堅持改革開放政策》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1988年1月20日
鄧小平會(hui) 見挪威首相布倫(lun) 特蘭(lan) 夫人時談到中國的發展問題指出:中國要發展,沒有國際合作,不搞開放,關(guan) 起門來是不行的。我們(men) 耽誤了二十年,而這二十年是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二十年,這是世界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很快的二十年,我們(men) 要補上這二十年的損失不容易。
1992年1月20日
鄧小平在深圳聽取中共廣東(dong) 省委書(shu) 記謝非和中共深圳市委書(shu) 記李灝匯報時指出:蘇聯東(dong) 歐的變化,說明我們(men) 隻能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中國不能亂(luan) 。中國如果一亂(luan) ,便是一片災難。我們(men) 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有了這一步,再趕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才有希望。我們(men) 時間不多呀!世界市場也很緊,不容易競爭(zheng) 。要夾著尾巴做人。
2000年1月20日
江澤民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上通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講”情況時指出:十年來,我們(men) 始終銘記鄧小平同誌的政治交代,銘記黨(dang) 和人民的重托,對自己承擔的職責從(cong) 不敢懈怠。我們(men) 最關(guan) 注的是兩(liang) 大問題:一個(ge) 是不斷加強黨(dang) 的建設,鞏固我們(men) 黨(dang) 的執政地位,使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成為(wei) 領導全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一個(ge) 是堅持“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加快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全麵進步,不斷增強我國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wei)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奠定強大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礎。這篇講話以《通報中央政治局常委“三講”情況的講話》為(wei) 題,收入《江澤民文選》第二卷。
黨(dang) 史回眸
1924年
1月20日-30日 在孫中山主持下,中國國民黨(dang) 在廣州舉(ju) 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大會(hui) 通過了有共產(chan) 黨(dang) 人參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宣言,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nong) 工的三大政策,從(cong) 而把舊三民主義(yi) 發展為(wei) 新三民主義(yi) 。大會(hui) 選舉(ju) 有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dong) 、林伯渠、瞿秋白等十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為(wei) 委員和候補委員的國民黨(dang) 中央執行委員會(hui) 。接著又改組國民黨(dang) 中央黨(dang) 部,共產(chan) 黨(dang) 人擔任了國民黨(dang) 中央組織部和農(nong) 民部的部長,工人部實際上也由共產(chan) 黨(dang) 員領導。隨後,全國大部分地區以共產(chan) 黨(dang) 員和國民黨(dang) 左派為(wei) 骨幹改組或建立了各級國民黨(dang) 黨(dang) 部。這樣,國民黨(dang) 就由資產(chan) 階級性的政黨(dang) 開始轉變為(wei) 工人、農(nong) 民、城市小資產(chan) 階級和資產(chan) 階級的民主革命聯盟。大會(hui) 討論《中國國民黨(dang) 章程》時,廣州代表、國民黨(dang) 右派分子方瑞麟等反對共產(chan) 黨(dang) 員“跨黨(dang) ”,主張《章程》中增加一條“本黨(dang) 黨(dang) 員不得加入他黨(dang) ”。李大釗當即發言駁斥,嚴(yan) 正指出:“我等之加入本黨(dang) ,是為(wei) 有所貢獻於(yu) 本黨(dang) 以貢獻於(yu) 國民革命的事業(ye) 而來的,斷乎不是為(wei) 取巧討便宜、借國民黨(dang) 的名義(yi) 作共產(chan) 黨(dang) 的運動而來的”,“我們(men) 來參加本黨(dang) 而兼跨固有的黨(dang) 籍是光明正大的行為(wei) ”。李大釗的聲明舉(ju) 起孫中山聯共政策的旗幟,嚴(yan) 正地表明共產(chan) 黨(dang) 員參加國民黨(dang) 的原則立場。他的發言得到廖仲愷等大多數代表的支持,大會(hui) 否決(jue) 了右派的提案。
1942年
1月20日-3月5日 中共中央華中局召開第一次擴大會(hui) 議,劉少奇作了華中三年工作的基本總結及今後任務的報告,強調共產(chan) 黨(dang) 在華中地區的總任務,是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戰,鞏固和發展抗日根據地。會(hui) 後,華中各抗日根據地加強了黨(dang) 的建設、政權建設、經濟建設、民兵建設、精兵簡政和擁軍(jun) 優(you) 屬等項工作。
1983年
1月20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加強農(nong) 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務是,根據黨(dang) 的十二大提出的戰略部署,圍繞使廣大農(nong) 民盡快富裕起來這一農(nong) 村工作的中心思想,力爭(zheng) 用三五年左右的時間,使廣大農(nong) 民對十二大文件精神和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有一個(ge) 全麵、深刻的認識,敢於(yu) 勞動致富,做到國家、集體(ti) 、個(ge) 人利益三兼顧;基層幹部和黨(dang) 員經過整風學習(xi) ,麵貌一新;黨(dang) 風、社會(hui) 風氣實現根本好轉。
1993年
1月20日 首都各界及海外來賓隆重集會(hui) ,紀念已故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誕辰一百周年。江澤民發表長篇講話,高度讚揚宋慶齡是愛國主義(yi) 、民主主義(yi) 、國際主義(yi) 和共產(chan) 主義(yi) 的偉(wei) 大戰士。
曆史瞬間
1941年1月20日,中央軍(jun) 委命令重建新四軍(jun) 軍(jun) 部。圖為(wei) 劉少奇向新四軍(jun) 新建軍(jun) 部的幹部作報告。
1992年1月20日,鄧小平來到深圳國貿大廈,受到大廈員工的熱烈歡迎。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