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燕(左) 女,漢族,45歲,中共黨(dang) 員,國家稅務總局亳州市稅務局機關(guan)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駐利辛縣汝集鎮朱集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長。
我叫劉雙燕,是國家稅務總局亳州市稅務局機關(guan) 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縣汝集鎮朱集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長。2012年以來,我連續3屆9年駐村扶貧,紮根扶貧一線,帶領貧困群眾(zhong) 一同奔向致富路。
2012年3月,我擔任利辛縣劉家集鎮陸小營村第一書(shu) 記。陸小營村閉塞落後,許多村民因為(wei) 貧窮被迫賣血為(wei) 生,卻不幸染上艾滋病。
剛到村裏那會(hui) 兒(er) ,我聽到最多的話就是:“城裏來的女幹部,能幹得了啥事?”我換位想一想,村民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我暗下決(jue) 心:一定要以實際行動讓村民相信我,帶著大家一起幹。隨後的三年裏,我把陸小營村當做自己的第二個(ge) 家,經常深入艾滋病人家中拉家常、問冷暖,把病人當作朋友平等交往,幫助解決(jue) 生活困難,拉近了距離,贏得了信任。
腳底有泥,心裏才有底。在遍訪貧困群眾(zhong) 的過程中,我發現村裏貧困落後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農(nong) 作物打不開銷路,產(chan) 業(ye) 始終發展不起來。我千方百計協調爭(zheng) 取資金50萬(wan) 元,修通了村民期盼已久的水泥主路,讓行路難成為(wei) 曆史。昔日的泥巴路跑起了載貨卡車,村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2014年11月,第五批選派工作結束。我服從(cong) 組織安排,轉任利辛縣汝集鎮朱集村第一書(shu) 記、工作隊隊長。朱集村是一個(ge) 人口近6000人的重度貧困村,基礎弱、條件差,走的是泥巴路,吃的是井水,村集體(ti) 經濟幾乎為(wei) 零。“就為(wei) 村裏都能過上好日子,有多大勁兒(er) ,我都得使出來!”我始終不忘自己第一書(shu) 記的身份,把加強村“兩(liang) 委”和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作為(wei) 破解發展難題的第一步,逐步規範組織生活和黨(dang) 建基礎工作,朱集村黨(dang) 總支也在2019年被評為(wei) “亳州市五星基層黨(dang) 組織”。先後發展的21名黨(dang) 員,大多成了脫貧致富的骨幹。
建強了黨(dang) 支部,脫貧就有了“主心骨”。我發動村“兩(liang) 委”和黨(dang) 員骨幹,挨家挨戶做好貧困群眾(zhong) 的思想工作,幫助他們(men) 樹立起擺脫貧困的鬥誌和勇氣,從(cong) “要我脫貧”轉變為(wei) “我要脫貧”。組織的關(guan) 心無處不在,各級稅務局投入專(zhuan) 項資金,幫助改造供水、用電、住房等基礎設施;建起了文化廣場和圖書(shu) 室,為(wei) 村民提供學農(nong) 學技場所;改善村小學和幼兒(er) 園硬件設施,滿足教育需求,確保無適齡兒(er) 童輟學;村衛生室達標,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兩(liang) 不愁三保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jue) ,村容村貌大幅改善。同時,注重激發村民脫貧的內(nei) 生動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建起200多畝(mu) 的特色種植養(yang) 殖基地,種植經濟林木379畝(mu) ,惠及貧困戶190戶378人;建成374千瓦的村級光伏電站,村集體(ti) 年收入近70萬(wan) 元,333戶715人如期脫貧。朱集村在2016年順利摘帽,2017年被評為(wei) 省級美麗(li) 中心村。
2018年3月,又一個(ge) 任期結束了。眼瞅著致富路越走越寬,這個(ge) 時候撒手不管,對不起組織,更對不起挽留我的鄉(xiang) 親(qin) !這次我沒等組織上找我談話,主動申請再留村3年。我立足亳州中藥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引進1家企業(ye) ,采取“公司+農(nong) 戶”的模式,引導村民種植千餘(yu) 畝(mu) 中藥材黃蜀葵,300多戶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
去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扶貧工作帶來嚴(yan) 峻考驗。朱集村從(cong) 重點疫區返鄉(xiang) 80多人,疫情隨時可能在村裏暴發。我放心不下村裏的工作,大年初三就趕回村裏,組織村民開展排查、消殺等工作。經過60多天的堅守,村民無一人確診。
在疫情稍微緩解時,我又搶抓縣城企業(ye) 複工複產(chan) 招工的機會(hui) ,及時收集招聘信息,多方奔走聯係,幫助不能外出打工的村民找到了合適的就業(ye) 崗位。
剛駐村那會(hui) 兒(er) ,村民們(men) 叫我劉書(shu) 記,後來喊“雙燕”,現在村裏的老人們(men) 都喜歡叫我“閨女”。我要繼續當好貧困群眾(zhong) 的“親(qin) 閨女”,盡我的綿薄之力,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兌(dui) 現“小康路上一個(ge) 都不能掉隊”的莊嚴(yan) 承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