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百年·天天讀】1月18日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重要論述

  1979年1月18日 

  鄧小平聽取第三機械工業(ye) 部負責人呂東(dong) 等匯報時就科學技術現代化問題指出:加強科學研究是總的趨勢。不搞科研就根本不可能有現代化。要引進外國大型科研設備,同外國科研機構合作搞科研,加速科學技術現代化。此前,一九七七年五月二十四日,鄧小平同王震等談話時曾指出:實現現代化,關(guan) 鍵是科學技術要能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講不能實現現代化,必須有知識,有人才。一定要在黨(dang) 內(nei) 造成一種空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一九七八年三月十八日,他曾在全國科學大會(hui) 上的講話中提出:要正確認識科學技術是生產(chan) 力,正確認識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必須打破常規去發現、選拔和培養(yang) 傑出的人才。一月十八日的這篇談話的一部分以《現代戰爭(zheng) 要取得製空權》為(wei) 題,收入《鄧小平軍(jun) 事文集》第三卷。 

  1990年1月18日

  鄧小平在會(hui) 見李嘉誠時提出,中國頭號的問題是穩定。指出:如果中國亂(luan) 起來,成億(yi) 人向世界各地跑,難民問題將遍布世界,香港首當其衝(chong) 。中國亂(luan) 起來不隻是大陸的問題,而將是國際局勢是否穩定的問題。中國的發展,是靠自己。中國將成為(wei) 政治經濟強國,世界輿論普遍同意這一點。中國要發展,首先要穩定,開放政策要繼續下去,也靠穩定。中國頭號的問題是穩定,沒有穩定就沒有希望。香港要千方百計地幫助國家穩定,國家不穩定,首先受害的是香港。  

  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發表談話,就什麽(me) 是社會(hui) 主義(yi) 、怎樣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提出一係列新思想、新論斷。 

  他提出革命是解放生產(chan) 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chan) 力的論斷。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製度確立以後,還要從(cong) 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chan) 力發展的經濟體(ti) 製,建立起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hui) 主義(yi) 經濟體(ti) 製,促進生產(chan) 力的發展,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產(chan) 力。過去,隻講在社會(hui) 主義(yi) 條件下發展生產(chan) 力,沒有講還要通過改革解放生產(chan) 力,不完全。應該把解放生產(chan) 力和發展生產(chan) 力兩(liang) 個(ge) 講全了。 

  他提出判斷姓“社”姓“資”的“三個(ge) 有利於(yu) ”標準。指出: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yi) 的東(dong) 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yi) 道路。要害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yu)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生產(chan) 力,是否有利於(yu) 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yu)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資本主義(yi) 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資本主義(yi) 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yu) 資本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他提出關(guan) 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本質的論斷。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 

  他指出:社會(hui) 主義(yi) 要贏得與(yu) 資本主義(yi) 相比較的優(you) 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hui) 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yi) 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hui) 化生產(chan) 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 

  他談到實現共同富裕問題指出:走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後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liang) 極分化就會(hui) 產(chan) 生,而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liang) 極分化。解決(jue) 的辦法之一,就是先富起來的地區多交點利稅,支持貧困地區的發展。當然,太早這樣辦也不行,現在不能削弱發達地區的活力,也不能鼓勵吃“大鍋飯”。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到那個(ge) 時候,發達地區要繼續發展,並通過多交利稅和技術轉讓等方式大力支持不發達地區。不發達地區又大都是擁有豐(feng) 富資源的地區,發展潛力是很大的。總之,就全國範圍來說,我們(men) 一定能夠逐步順利解決(jue) 沿海同內(nei) 地貧富差距的問題。 

  他指出:右可以葬送社會(hui) 主義(yi) ,“左”也可以葬送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他提出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指出: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guan) 鍵是發展經濟。我國的經濟發展,總要力爭(zheng) 隔幾年上一個(ge) 台階。當然,不是鼓勵不切實際的高速度,還是要紮紮實實,講求效益,穩步協調地發展。從(cong) 國際經驗來看,一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曾經有過高速發展時期,或若幹高速發展階段。日本、南朝鮮、東(dong) 南亞(ya) 一些國家和地區,就是如此。現在,我們(men) 國內(nei) 條件具備,國際環境有利,再加上發揮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you) 勢,在今後的現代化建設長過程中,出現若幹個(ge) 發展速度比較快、效益比較好的階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夠辦到的。我們(men) 就是要有這個(ge) 雄心壯誌!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 

  他指出:要堅持兩(liang) 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這兩(liang) 隻手都要硬。廣東(dong) 二十年趕上亞(ya) 洲“四小龍”,不僅(jin) 經濟要上去,社會(hui) 秩序、社會(hui) 風氣也要搞好,兩(liang) 個(ge) 文明建設都要超過他們(men) ,這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在整個(ge) 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對幹部和共產(chan) 黨(dang) 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wei) 大事來抓。還是要靠法製,搞法製靠得住些。在整個(ge) 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依靠無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保衛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這是馬克思主義(yi) 的一個(ge) 基本觀點。我們(men) 搞社會(hui) 主義(yi) 才幾十年,還處在初級階段。鞏固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還需要一個(ge) 很長的曆史階段,需要我們(men) 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決(jue) 不能掉以輕心。 

  他指出: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hui) 主義(yi) 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cong) 一定意義(yi) 上說,關(guan) 鍵在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chan) 黨(dang) 內(nei) 部。要注意培養(yang) 人。 

  他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yi) 的精髓。要提倡這個(ge) ,不要提倡本本。我們(men) 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農(nong) 村搞家庭聯產(chan) 承包,這個(ge) 發明權是農(nong) 民的。農(nong) 村改革中的好多東(dong) 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men) 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wei) 全國的指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讀的書(shu) 並不多,就是一條,相信毛主席講的實事求是。過去我們(men) 打仗靠這個(ge) ,現在搞建設、搞改革也靠這個(ge) 。我們(men) 講了一輩子馬克思主義(yi) ,其實馬克思主義(yi) 並不玄奧。馬克思主義(yi) 是很樸實的東(dong) 西,很樸實的道理。 

  他還指出:馬克思主義(yi) 是科學。它運用曆史唯物主義(yi) 揭示了人類社會(hui) 發展的規律。封建社會(hui) 代替奴隸社會(hui) ,資本主義(yi) 代替封建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經曆一個(ge) 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yi) 。這是社會(hui) 曆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我們(men) 要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上繼續前進。資本主義(yi) 發展幾百年了,我們(men) 幹社會(hui) 主義(yi) 才多長時間!何況我們(men) 自己還耽誤了二十年。如果從(cong) 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從(cong) 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men) 要埋頭苦幹。我們(men) 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這篇談話的要點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

黨(dang) 史回眸

  1955年 

  1月18日 人民解放軍(jun) 解放一江山島。2月13日至26日,解放大陳島及外圍列島。至此,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 

  1979年 

  1月18日-4月3日 黨(dang) 的理論工作務虛會(hui) 召開。3月30日,鄧小平在會(hui) 上發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講話。強調,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無產(chan) 階級專(zhuan) 政(後表述為(wei) 人民民主專(zhuan) 政),堅持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yi) 、毛澤東(dong) 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1991年 

  1月18日 《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和報道,介紹上年1月24日陳雲(yun) 同浙江省黨(dang) 政領導同誌的談話情況和內(nei) 容。陳雲(yun) 對他所寫(xie) 的條幅“不唯上、不唯書(shu) 、隻唯實,交換、比較、反複”做解釋說:不唯上,並非上麵的話不要聽。不唯書(shu) ,也不是說文件、書(shu) 不要讀。隻唯實,就是隻有從(cong) 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這是最靠得住的。交換,就是互相交換意見。比較,就是上下、左右進行比較。反複,就是決(jue) 定問題不要太匆忙,要留一個(ge) 反複考慮的時間。這十五個(ge) 字中,前九個(ge) 字是唯物論,後六個(ge) 字是辯證法,合起來就是唯物辯證法。 

  1月18日至23日 全國農(nong) 業(ye) 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會(hui) 議提出:以家庭聯產(chan) 承包為(wei) 主的責任製是黨(dang) 在農(nong) 村的基本政策,應在穩定的前提下逐步加以完善。完善的主要途徑應是發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服務,並逐步形成社會(hui) 化服務體(ti) 係。科技興(xing) 農(nong) 是農(nong) 業(ye) 的希望所在,要在去年“科技、教育興(xing) 農(nong) ”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努力把科技、教育興(xing) 農(nong) 這件大事繼續向前推進一步。加強農(nong) 業(ye) 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地位,要通過調整投資結構、提高農(nong) 業(ye) 投資比重來體(ti) 現。要充分發揮中央、地方、集體(ti) 、農(nong) 民四個(ge) 積極性,組織吸引各方麵的財力,努力增加農(nong) 業(ye) 投入。 

  1992年 

  1月18日-2月21日 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發表談話,明確回答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men) 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指出,堅持黨(dang)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關(guan) 鍵是堅持“一個(ge) 中心、兩(liang) 個(ge) 基本點”,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判斷姓“社”姓“資”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yu) 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的生產(chan) 力,是否有利於(yu) 增強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yu)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發展才是硬道理。特別強調,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hui) 主義(yi) 與(yu) 資本主義(yi) 的本質區別。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是解放生產(chan) 力,發展生產(chan) 力,消滅剝削,消除兩(liang) 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這次談話是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ge)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shu) 。 

  2005年 

  1月18日 中國南極內(nei) 陸冰蓋昆侖(lun) 科考隊確認找到了南極內(nei) 陸冰蓋的最高點,這是人類首次登上南極內(nei) 陸冰蓋最高點。  

  2010年

  1月18日 中共中央發出《關(guan) 於(yu) 印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領導幹部廉潔從(cong) 政若幹準則〉的通知》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黨(dang) 員領導幹部廉潔從(cong) 政若幹準則》是規範黨(dang) 員領導幹部從(cong) 政行為(wei) 的重要基礎性黨(dang) 內(nei) 法規,對於(yu) 保證黨(dang) 員領導幹部廉潔從(cong) 政,形成用製度規範從(cong) 政行為(wei) 、按製度辦事、靠製度管人的有效機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對於(yu) 加強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管黨(dang) 治黨(dang) 水平和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2016年

  1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 

  2017年

  1月18日 習(xi) 近平在日內(nei) 瓦萬(wan) 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高級別會(hui) 議並發表主旨演講,主張共同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偉(wei) 大進程,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綠色低碳,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li) 的世界。

曆史瞬間

111

  1955年1月18日至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海陸空三軍(jun) 協同作戰,一舉(ju) 解放一江山島。圖為(wei) 在海軍(jun) 、空軍(jun) 的掩護下,登陸艦隊迅速靠近登陸點。

11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鄧小平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並發表重要談話。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7日 10:53 來源: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網站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