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們這五年】馬莊村的小康路

微信掃一掃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重要舉(ju) 措,要因地製宜抓好謀劃和落實。位於(yu) 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的馬莊村,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you) 勢,從(cong) 單純以煤為(wei) 生,轉型到多種產(chan) 業(ye) 共同發展,今天(1月13日)我們(men) 一起來看賈汪區馬莊村的蝶變。

  離馬莊村不到100米,是景色優(you) 美的潘安湖濕地公園,每年接待遊客200萬(wan) 人次。導遊厲慧卿告訴記者,過去這一帶都是采煤塌陷區,髒亂(luan) 破敗。得益於(yu) 當地對這裏進行係統生態修複和環境綜合治理,才有了如今占地7.5平方公裏的4A級景區。現在,馬莊村像她一樣吃上“旅遊飯”的有300多人。

  隨著濕地公園的人氣越來越高,馬莊村的鄉(xiang) 村旅遊也跟著火了起來。當地抓住這個(ge) 機會(hui) ,瞄準特色手工製品香包,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

  2017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江蘇考察期間來到馬莊村,肯定了馬莊村從(cong) 單純以煤為(wei) 生轉型到多種產(chan) 業(ye) 共同發展的經驗。在村裏的香包製作室,總書(shu) 記欣賞了村民製作的各式香包,並自己花錢買(mai) 下一個(ge) ,笑著說“我也要捧捧場”。

  總書(shu) 記的鼓勵,讓大家的幹勁更足了。

  這幾年,通過老手藝人“傳(chuan) 幫帶”,開發新款式,為(wei) 馬莊村的傳(chuan) 統手工香包注入新活力,村裏還注冊(ce) 了商標和專(zhuan) 利,建起了香包青創大院。去年從(cong) 大連藝術學院畢業(ye) 的孫歌堯,選擇回到家鄉(xiang) 做香包設計。

  五年來,馬莊村將過去用於(yu) 節日裝飾的小香包做成富民大產(chan) 業(ye) ,產(chan) 品不僅(jin) 賣到全國各地,還出口到一些歐美國家。村裏先後成立了6家香包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創造了300多個(ge) 就業(ye) 崗位,不少從(cong) 前外出打工的村民,如今在家門口當上了產(chan) 業(ye) 工人。

  2020年馬莊香包線上線下的銷售額將近1000萬(wan) 元,香包從(cong) 業(ye) 人員的人均年收入達到3萬(wan) 元。新的一年,馬莊村正按照江蘇省特色田園鄉(xiang) 村規劃,進一步延伸產(chan) 業(ye) 鏈,從(cong) 中草藥種植到文創產(chan) 品,逐步形成以特色香包和生態旅遊為(wei) 核心的綜合產(chan) 業(ye) 發展新格局。

“十三五”成就巡禮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3日 20:37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