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38年1月13日
毛澤東(dong) 在陝北公學作關(guan) 於(yu) 時局中幾個(ge) 問題的講演。講演主要談兩(liang) 個(ge) 問題。第一,當前和今後的困難是什麽(me) ?第二,中國能不能克服這些困難,中國能不能進步?講演指出: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辦法,應以運動戰為(wei) 主,遊擊戰、陣地戰為(wei) 輔。應該普遍地發展遊擊戰,遊擊戰使敵人滅亡不了中國。和是沒有出路的。還指出:困難雖然多得很,但進步是會(hui) 到來的,因為(wei) 戰爭(zheng) 能夠改變一切,改變人,改變全國不良狀況。世界上沒有比戰爭(zheng) 更大的能夠改變人的力量。
1953年1月13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hui) 召開第二十次會(hui) 議。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就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問題作說明,指出:召開人民代表大會(hui) ,可以更加發揚人民民主,加強國家建設和加強抗美援朝的鬥爭(zheng) 。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的政府,仍將是全國各民族、各民主階級、各民主黨(dang) 派和各人民團體(ti) 統一戰線的政府,它是對全國人民都有利的。
周恩來在會(hui) 上講話,指出:為(wei) 著配合各項建設,要使政治建設完備起來。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以代替現在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hui) 議的全體(ti) 會(hui) 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職權的形式;召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以代替現在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會(hui) 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hui) 職權的形式。隻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強政府與(yu) 人民之間的聯係,使人民民主專(zhuan) 政的國家製度更加完備。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的選舉(ju) 原則是普選,實行普選最主要的還是基層的直接選舉(ju) 。既然要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就要把憲法搞出來。政協作為(wei) 統一戰線的組織仍然存在。
這次會(hui) 議通過了《關(guan) 於(yu) 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決(jue) 議》,決(jue) 定於(yu) 一九五三年召開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chan) 生的鄉(xiang) 、縣、省(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hui) ,並在此基礎上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定憲法,批準國家五年建設計劃綱要和選舉(ju) 新的中央人民政府。 毛澤東(dong) 在會(hui) 上的說明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六卷。
1961年1月13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共中央工作會(hui) 議最後一天的會(hui) 上講話,強調要“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講話指出:這些年來,我們(men) 的同誌調查研究工作不做了。要是不做調查研究工作,隻憑想象和估計辦事,我們(men) 的工作就沒有基礎。“所以,請同誌們(men) 回去後大興(xing) 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jue) 心。”講話提出三條要求:情況明,決(jue) 心大,方法對。“情況明”,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情況不明,一切無從(cong) 著手。因此要摸清情況,要做調查研究;“決(jue) 心大”,實際上就是要破產(chan) 還債(zhai) ,無產(chan) 階級不能剝奪勞動者,不能剝奪農(nong) 民和城市小生產(chan) 者,隻能剝奪剝奪者,這是一條基本原則;“方法對”,是說實現方針、政策要有一套方法。
講話還提出今年要搞一個(ge) 實事求是年,指出:我們(men) 黨(dang) 是有實事求是傳(chuan) 統的,就是把馬列主義(yi) 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但是建國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men) 對實際情況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這個(ge) 人就是官做大了,我從(cong) 前在江西那樣的調查研究,現在就做得很少了。“現在我們(men) 看出了一個(ge) 方向,就是同誌們(men) 要把實事求是的精神恢複起來了。”這篇講話節編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八卷。
黨(dang) 史回眸
1939年
1月13日 中共中央批準在重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來、秦邦憲、凱豐(feng) 、吳克堅、葉劍英、董必武6人為(wei) 常委,周恩來為(wei) 書(shu) 記。南方局內(nei) 部先後設立了組織部、宣傳(chuan) 部、社會(hui) 部、統一戰線委員會(hui) 、文化工作委員會(hui) 、國際問題研究室、劍英工作組、南洋工作組、秘書(shu) 處等10個(ge) 機構。
1975年
1月13日至17日 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在北京舉(ju) 行。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重申了三屆人大提出的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兩(liang) 步設想,即第一步,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個(ge) 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第二步,在20世紀內(nei) 實現農(nong) 業(ye) 、工業(ye) 、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前列。大會(hui) 通過了憲法,批準了政府工作報告,選出了以朱德為(wei) 委員長的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hui) 組成人員,任命周恩來為(wei) 總理、鄧小平等為(wei) 副總理的國務院組成人員,挫敗了“四人幫”的組閣陰謀。2月1日,周恩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確定第一副總理鄧小平“主管外事,在周恩來總理治病療養(yang) 期間,代總理主持會(hui) 議和呈批主要文件”。毛澤東(dong) 圈閱了此報告。之後,鄧小平實際上開始主持國務院日常工作。
1982年
1月13日 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hui) 議上發表題為(wei) 《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的講話,對機構改革的性質、任務和方針原則提出重要意見。他指出: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當然,這不是對人的革命,而是對體(ti) 製的革命。實現幹部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zhuan) 業(ye) 化,是革命和建設的戰略需要。1月19日,中共中央將鄧小平的講話印發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委認真貫徹落實。隨後,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機構改革工作逐步展開。
1993年
1月13日-19日 中央軍(jun) 委擴大會(hui) 議製定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jun) 事戰略方針,要求把軍(jun) 事鬥爭(zheng) 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zheng) 上。2004年6月召開的中央軍(jun) 委擴大會(hui) 議提出,必須明確把軍(jun) 事鬥爭(zheng) 準備的基點放到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zheng) 上。
2015年
1月13日 習(xi) 近平在中共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hui) 上講話指出,黨(dang) 的紀律是剛性約束,政治紀律更是全黨(dang) 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動方麵必須遵守的剛性約束。在所有黨(dang) 的紀律和規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曆史瞬間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慶成立,主要負責長江流域以南國民黨(dang) 統治區中共黨(dang) 的組織和統戰工作。圖為(wei) 南方局、八路軍(jun) 駐渝辦事處舊址:紅岩村。
1975年1月13日,周恩來在四屆人大會(hui) 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重申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宏偉(wei) 任務。
鳳凰山革命舊址,位於(yu) 延安城內(nei) ,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進駐延安後的第一個(ge) 駐地。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