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們這五年】富民新村的新生活

微信掃一掃 ×

  甘肅省古浪縣地處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十三五”期間,當地針對“一方水土養(yang) 不起一方人”的實際,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2019年8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古浪縣富民新村看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他深情地對大家說,黨(dang) 的一切工作都是為(wei) 老百姓利益著想,讓老百姓幸福就是黨(dang) 的事業(ye) 。這段時間,記者走進古浪縣,用鏡頭記錄下了富民新村的新變化、新生活。

  冬日的西北格外寒冷,但在甘肅古浪縣富民新村的大棚裏卻是一片綠意盎然。村民何振田正忙著打理大棚裏的西紅柿,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座大棚一年可以種兩(liang) 茬西紅柿,收入能達到兩(liang) 萬(wan) 塊。

  富民新村的4500多名村民都是從(cong) 古浪縣南部山區搬出來的。2019年8月,建成剛滿一年的富民新村迎來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村民李應川家,李應川向總書(shu) 記匯報說,現在孫子孫女在家門口上學,家裏還向村裏報名新建日光溫室大棚和養(yang) 殖暖棚。

  這張照片是李應川當時拿給總書(shu) 記看的,這是他們(men) 家過去住的土坯房,也是古浪縣南部山區幾代人的回憶。那裏山大溝深、氣候惡劣,行路難、上學難、就醫難、飲水難、就業(ye) 增收更難。

  破解“一方水土養(yang) 不起一方人”的困境,易地搬遷是最有效的途徑。2017年,古浪縣啟動富民新村建設,建了小學、衛生室,大家上學、看病不再困難,自來水、水泥路也通到了家家戶戶。居住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可是一些群眾(zhong) 卻仍然有些猶豫。

  搬出來隻是第一步,關(guan) 鍵要讓群眾(zhong) 留得住、能就業(ye) 、有收入。根據實際情況,富民新村開始發展日光溫室種植和設施養(yang) 殖。缺資金,當地拿出了政府補貼和三年貼息貸款;缺技術,當地專(zhuan) 門組織農(nong) 技專(zhuan) 家上門指導;缺銷售門路,當地還專(zhuan) 門成立了產(chan) 業(ye) 辦,帶著村民一起跑銷路。在這樣的攻堅戰中,李應川一家建了一座陽光溫室大棚和四座養(yang) 殖暖棚,年收入超過了8萬(wan) 元。

  目前,富民新村共修建了陽光溫室大棚422座,養(yang) 殖暖棚540座,2020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達到6100元左右。而整個(ge) 古浪縣先後建成12個(ge) 移民新村和綠洲小城鎮,搬遷安置南部高深山區貧困群眾(zhong) 6萬(wan) 多人。2020年,古浪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

發布時間:2021年01月06日 21:26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