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論述
1921年1月1日、2日
毛澤東(dong) 在長沙文化書(shu) 社主持召開新民學會(hui) 長沙會(hui) 員大會(hui) ,討論學會(hui) 方針以及“改造中國與(yu) 世界”的方法、目的等問題。毛澤東(dong) 在一日的會(hui) 議上發言指出:改良是補漏辦法,應主張大規模改造。至於(yu) 方法,我極讚成采用“俄式”,“因俄式係諸路皆走不通了新發明的一條路,隻此方法較之別的改造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質為(wei) 多”。
在二日會(hui) 議的發言中,他列舉(ju) 了當時解決(jue) 社會(hui) 問題的五種方法,並一一分析指出:社會(hui) 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hui) 民主主義(yi) ,借議會(hui) 為(wei) 改造工具,但事實上議會(hui) 的立法總是保護有產(chan) 階級的;無政府主義(yi) 否認權力,這種主義(yi) ,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chan) 主義(yi) ,如羅素所主張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最後指出:激烈方法的共產(chan) 主義(yi) ,即所謂勞農(nong) 主義(yi) ,用階級專(zhuan) 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毛澤東(dong) 在一日、二日的發言,合編收入《毛澤東(dong) 文集》第一卷。
1926年1月1日
毛澤東(dong) 在中國國民黨(dang) 農(nong) 民部主辦的《中國農(nong) 民》第一期發表《中國農(nong) 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於(yu) 革命的態度》一文。這篇文章進一步闡發了《中國社會(hui) 各階級的分析》的基本觀點,初步形成了關(guan) 於(yu) 農(nong) 村階級分析的理論。文章指出,分析社會(hui) 各階級的一個(ge) 基本觀點是:其經濟地位各不同,其生活狀況各不同,因而影響其對革命的態度也各不同。文章把中國農(nong) 村分為(wei) 八個(ge) 階級:大地主、小地主、自耕農(nong) 、半自耕農(nong) 、半益農(nong) 、貧農(nong) 、雇農(nong) 及鄉(xiang) 村手工業(ye) 者、遊民。其中大地主是中國農(nong) 民的死敵,是鄉(xiang) 村中真正統治者,是帝國主義(yi) 軍(jun) 閥的真實基礎,是封建宗法社會(hui) 的唯一堅壘,是一切反革命勢力發生的最後原因。小地主是中國的中產(chan) 階級,對於(yu) 現代的革命取了矛盾的態度。自耕農(nong) 屬於(yu) 小資產(chan) 階級,分為(wei) 有餘(yu) 錢剩米的、自給自足的、每年都要虧(kui) 本的,這三種自耕農(nong) 一到戰時,是全部可以傾(qing) 向革命的。半自耕農(nong) 、半益農(nong) 、貧農(nong) 是農(nong) 村中一個(ge) 極大的群眾(zhong) ,所謂農(nong) 民問題,一大半就是他們(men) 的問題。其中貧農(nong) 乃農(nong) 民中之極艱苦者,極易接受革命的宣傳(chuan) 。雇農(nong) 是農(nong) 業(ye) 無產(chan) 階級,此種人乃鄉(xiang) 村中甚感痛苦者,做農(nong) 民運動極要注意。遊民無產(chan) 階級,很能勇敢奮鬥,引導得法可以變成一種革命力量。文章最後指出:我們(men) 組織農(nong) 民,乃係組織自耕農(nong) 、半自耕農(nong) 、半益農(nong) 、貧農(nong) 、雇農(nong) 及手工業(ye) 工人五種農(nong) 民於(yu) 一個(ge) 組織之下。對於(yu) 地主階級在原則上用爭(zheng) 鬥的方法,請他們(men) 在經濟上政治上讓步,在特別情形上,即是遇了最反動最凶惡極端魚肉人民的土豪劣紳時,則須完全打倒他。
1935年1月1日
毛澤東(dong) 出席在猴場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會(hui) 議重申由毛澤東(dong) 提出並經中央政治局黎平會(hui) 議同意的在川黔邊地區建立新根據地的主張,作出《關(guan) 於(yu) 渡江後新的行動方針的決(jue) 定》。決(jue) 定指出:首先向以遵義(yi) 為(wei) 中心的黔北地區、然後向川南發展,是目前最中心的任務。軍(jun) 委必須特別注意敵情的分析研究,道路、敵情的偵(zhen) 察,抓住反攻的有利時機,並不失時機地求得在運動戰中各個(ge) 擊破敵人,來有把握地取得勝利。
1942年1月1日
陳雲(yun) 在中共中央舉(ju) 辦的新年團拜會(hui) 上講話。講話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已成立二十多年,經曆了各種嚴(yan) 峻考驗,有成功,有失敗。現在看來,最大的成績就是我們(men) 黨(dang) 培養(yang) 出了一個(ge) 領袖,我們(men) 選擇了這個(ge) 領袖,他就是毛澤東(dong) 同誌。
1947年1月1日
毛澤東(dong) 在《解放日報》發表新年祝詞。祝詞指出:在一九四六年,戰後世界的光明麵和黑暗麵進行了勝利的鬥爭(zheng) ,戰後中國的光明麵和黑暗麵也進行了勝利的鬥爭(zheng) 。戰後的世界和中國都發展了爭(zheng) 取和平與(yu) 爭(zheng) 取民主、自由的規模極大的人民運動。這個(ge) 運動必然走向勝利。這個(ge) 運動是任何力量阻止不住的。在一九四七年,包括中國在內(nei) 的世界各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政策的世界統一陣線,將要迅速發展;而中國人民爭(zheng) 取民主、自由的運動則將要得到比一九四六年更重要的勝利。其結果,將使中國的情況發生變化,有利於(yu) 和平的恢複與(yu) 國家的獨立。隻要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堅持不屈不撓的奮鬥,那末,在不久的將來,自由的陽光一定要照遍祖國的大地,獨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國一定要在今後數年內(nei) 奠定穩固的基礎。
1979年1月1日
鄧小平在全國政協討論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五次會(hui) 議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告台灣同胞書(shu) 》的座談會(hui) 上講話,提出把解決(jue) 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e) 提上具體(ti) 日程。指出:一九七九年元旦是個(ge) 不平凡的日子,有三個(ge) 特點:第一,是我們(men) 全國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四個(ge) 現代化建設上來了;第二,中美關(guan) 係實現了正常化;第三,把台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的大業(ye) 提到具體(ti) 的日程上來了。這三個(ge) 特點,反映了在粉碎“四人幫”之後,我們(men) 在國內(nei) 工作和國際事務中都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就提出的那種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誌又有個(ge) 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在去年逐漸地形成了。這個(ge) 情況,特別集中地體(ti) 現在我們(men) 黨(dang) 剛剛開過的中央工作會(hui) 議和十一屆三中全會(hui) 上。這種風氣和局麵概括起來就叫作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我們(men) 要把這種風氣和局麵在全國發揚下去、堅持下去,在黨(dang) 、政、軍(jun) 、民各方麵發揚下去、堅持下去,這是實現四個(ge) 現代化的政治基礎,沒有這樣的政治局麵,四個(ge) 現代化是不可能實現的。我們(men) 在過去一個(ge) 相當長的時間裏,在民主和集中的關(guan) 係上搞得不好,民主少了一些,因此,我們(men) 更要發揚民主。這個(ge) 講話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題為(wei) 《解決(jue) 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e) 提上具體(ti) 日程》。同日在伍德科克為(wei) 中美建交舉(ju) 行的招待會(hui) 上祝酒時說:中美兩(liang) 國實現關(guan) 係正常化,這是兩(liang) 國關(guan) 係中的曆史性事件,也是國際生活中有著深遠影響的大事。卡特總統在宣布中美建交消息時說,美國並不是出於(yu) 暫時的策略上的原因或權宜之計而采取這個(ge) 重要步驟的。我讚賞這個(ge) 富有遠見的見解。中國政府一向是從(cong) 長遠的政治和戰略觀點來看待中美關(guan) 係的。不久我將應卡特總統的邀請,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我希望通過與(yu) 美國領導人和美國人民的直接接觸和會(hui) 談,進一步促進中美兩(liang) 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以及兩(liang) 國在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等多種領域的友好聯係與(yu) 合作。
1980年1月1日
鄧小平在全國政協舉(ju) 行的新年茶話會(hui) 上講話指出:八十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年代。在八十年代裏,我們(men) 最根本的工作就是要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國內(nei) 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把經濟搞好。這就需要我們(men) 做好四件事:第一,一定要堅持黨(dang) 的政治路線。我們(men) 的政治路線或者叫根本任務,就是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同心同德,鼓足幹勁,力爭(zheng) 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現代化的社會(hui) 主義(yi) 強國。第二,必須要有一個(ge) 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沒有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就不可能有四個(ge) 現代化,大家就不可能安下心來搞建設。第三,要有艱苦奮鬥的創業(ye) 精神。我們(men) 要搞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men) 還很窮,就是要老老實實地創業(ye) ,就是要吃點苦,否則不可能有今後的甜。人民生活隻有隨著生產(chan) 的不斷發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第四,要建立一支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有專(zhuan) 業(ye) 知識的幹部隊伍。沒有這樣一支幹部隊伍,要實現四個(ge) 現代化是不可能的。還強調:搞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必須保證黨(dang) 的領導。我們(men) 之所以能經得起風浪,黨(dang) 的領導是最根本的一條保證。黨(dang) 的領導,是四項基本原則中帶根本性的一條。
黨(dang) 史回眸
1923年
1月1日 廣東(dong) 海豐(feng) 縣農(nong) 會(hui) 成立。這是我國第一個(ge) 縣農(nong) 會(hui) ,內(nei) 設教育、衛生、財政、農(nong) 業(ye) 、仲裁等部。彭湃任會(hui) 長,會(hui) 員約10萬(wan) 人,占海豐(feng) 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在海豐(feng) 農(nong) 民運動的影響下,陸豐(feng) 、惠陽等縣的農(nong) 民運動相繼發展起來。
1924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和社會(hui) 主義(yi) 青年團中央在上海舉(ju) 行聯席會(hui) 議,討論國民黨(dang) 改組問題。鮑羅廷在會(hui) 上作報告;陳獨秀報告自黨(dang) 的三大以來國共合作進展情況。會(hui) 議通過以下決(jue) 議:(1)中共中央和青年團中央聯席會(hui) 議在聽取鮑羅廷同誌和陳獨秀同誌關(guan) 於(yu) 國民黨(dang) 改組工作的報告後,認為(wei) 工作進行得正確;(2)共產(chan) 黨(dang) 員在加入國民黨(dang) 以後應該反對老國民黨(dang) 人對國民革命運動的錯誤理解;(3)共產(chan) 黨(dang) 員不應該在各種委員會(hui) 中謀求職位;(4)關(guan) 於(yu) 宣言問題,全體(ti) 共產(chan) 黨(dang) 員代表應當捍衛它的所有條款。在組織問題上,不應用章程來束縛代表。在各省,必須選舉(ju) 左派作為(wei) 出席代表大會(hui) 的代表。
1953年
1月1日 我國開始執行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ge) 五年計劃。
1979年
1月1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發表《告台灣同胞書(shu) 》,鄭重宣示爭(zheng) 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同日,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即日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兩(liang) 岸關(guan) 係由此揭開新篇章。
1月1日 中美兩(liang) 國正式建立外交關(guan) 係。
1982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批轉《全國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紀要》,肯定包產(chan) 到戶等各種生產(chan) 責任製都是社會(hui) 主義(yi) 集體(ti) 經濟的生產(chan) 責任製。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就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問題連續發出5個(ge) 一號文件。
1985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活躍農(nong) 村經濟的十項政策》,決(jue) 定改革農(nong) 產(chan) 品統購派購製度,從(cong) 1985年起實行合同定購和市場收購。
1986年
1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guan) 於(yu) 1986年農(nong) 村工作的部署》(簡稱1986年中央1號文件)。文件指出:我國農(nong) 村已開始走上有計劃發展商品經濟的軌道。農(nong) 業(ye) 和農(nong) 村工業(ye) 必須協調發展,把“無工不富”和“無農(nong) 不穩”有機地結合起來。1986年農(nong) 村工作總的要求是:落實政策,深入改革,改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條件,組織產(chan) 前產(chan) 後服務,推動農(nong) 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
2010年
1月1日 中國-東(dong) 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全麵啟動。2015年12月6日,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幹意見》。
曆史瞬間
1935年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猴場召開會(hui) 議,重申黎平會(hui) 議的決(jue) 定,命令紅軍(jun) 迅速搶渡烏(wu) 江,攻占遵義(yi) 。1月2日,紅軍(jun) 強渡烏(wu) 江,進入黔北。圖為(wei) 烏(wu) 江。
1979年1月1日,鄧小平出席全國政協舉(ju) 行的討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告台灣同胞書(shu) 》座談會(hui) ,提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要把台灣歸回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ye) 提到具體(ti) 日程上來。
【黨(dang) 史百年·天天讀】 執行編輯:盧 佳 審讀:郭偉(wei) 偉(wei) 指導:班永傑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