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全麵小康·小家看小康】村裏有個樹莓經紀人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紀淑華在挑選樹莓(資料照片)。記者 劉夢丹攝

  “做好吃苦準備了嗎?不然這活兒(er) 可幹不下來!”

  明明多發展一個(ge) 種植戶,就能多一份收入。可作為(wei) 樹莓經紀人的紀淑華,麵對前來“加盟”的同村年輕人,總是先把“醜(chou) 話”說在前頭。有人說她傻,不先考慮個(ge) 人收益。但紀淑華卻更願意替樹莓種植戶多考慮,“樹莓金貴,需要起早貪黑侍弄。收果子時,要趕在太陽完全升起前把熟了的果子全部收完,不然,熟過了就賣不上價(jia) 了。”

  新入行

  42歲的紀淑華,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常安鎮長興(xing) 村村民;丈夫張鈞是村醫,開了家小診所。

  與(yu) 樹莓的緣分,還得從(cong) 六七年前的一天說起。晚飯時,張鈞跟紀淑華聊起了他的發現:“你注意到了沒,咱爸這兩(liang) 天老往縣城跑。他一個(ge) 莊稼人,過去一年也去不了幾次縣城,是不是遇到啥事兒(er) ?咱咋一點兒(er) 也不知道啊。”

  夫妻倆(lia) 急忙問了父母。原來,老兩(liang) 口見夫妻倆(lia) 靠著小診所生活,孩子出生後日子越過越緊巴。張鈞父親(qin) 張國文聽說一家公司在搞千畝(mu) 有機蔬果種植基地,便多次到縣城打聽,想試著種植樹莓,拓展收入來源。瞞著紀淑華夫妻倆(lia) ,也是怕他們(men) 擔心。

  “咱們(men) 雖然祖祖輩輩都在種地,可樹莓從(cong) 沒種過,會(hui) 不會(hui) 太冒險了?”

  “公司給培訓到位!而且聽說還有個(ge) 農(nong) 村經紀人的活兒(er) ,從(cong) 農(nong) 戶那兒(er) 收樹莓,每斤有幾毛錢的服務費。”

  “農(nong) 村經紀人,是幹啥的?靠譜嗎?”

  “公司說,就是帶動農(nong) 戶加入樹莓種植的人,另外還要把公司和農(nong) 戶的信息對接好、溝通好。”

  聽著“農(nong) 村經紀人”這個(ge) 新鮮詞,紀淑華夫妻倆(lia) 有點半信半疑。

  第二年春天,張國文在自家地裏種上了樹莓,同時,作為(wei) 經紀人,他還動員十裏八鄉(xiang) 的村民種樹莓。

  一年過去了,收入很不錯。眼瞅著經紀人的生意越來越好,光靠張國文一個(ge) 人張羅不開了。考慮到張鈞忙著小診所,雖然紀淑華文化程度不高,但賬頭清,於(yu) 是全家人一致決(jue) 定,讓紀淑華加入進來幫忙經營。

  一頂遮陽棚,一張小方桌,一杆秤。樹莓豐(feng) 收季,就在這方寸之地,張國文和紀淑華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時收完果筐,已是淩晨時分。

  挑大梁

  紀淑華做事仔細,上手也快。2016年,張國文放心地把經紀人的活兒(er) 全部交給了她。種好樹莓不容易,但更難的是收購時圍繞樹莓評定級別。

  紀淑華全麵接手樹莓經營那一年,正是同村的老朱第一年種樹莓。幾箱樹莓送到服務點,紀淑華仔細一看,果子摘得碎,雜質也不少,壞果雖然不多,但按規定隻能定成二等果了。

  “朱叔,下次送果的時候,您看能不能再挑一挑?這樣等級上去了,您也能多掙點兒(er) 。”

  “這果還摘得不好?咋的,姑娘,自己當家了,這是故意卡你叔呢?”

  “朱叔,您可別誤會(hui) !這樣吧,這次給您算一等果,下次您多幫我的忙!”

  午飯時間,紀淑華頂著火辣辣的太陽,替老朱把壞果一顆顆挑了出來。為(wei) 這事兒(er) ,紀淑華整整忙活了兩(liang) 天。“農(nong) 戶送到公司是幾等果,我們(men) 的服務費是不變的。但果子等級差一級,一斤就能差2毛錢。我總想著,能讓鄉(xiang) 親(qin) 多掙一點是一點。”紀淑華忙活的身影,前來送果的農(nong) 戶們(men) 看在眼裏,都稱讚她厚道。

  隔了兩(liang) 天,老朱又來送果子了。“侄兒(er) 媳婦,你看我今天的果兒(er) 咋樣,不用你再挑了吧!”

  紀淑華一看,嗨,一筐筐果子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她和老朱都笑了。

  奔小康

  做樹莓經紀人幾年下來,紀淑華對自己的要求從(cong) 不放鬆。每年冬春季,公司組織的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培訓,她期期都參加,認認真真學;老種植戶那裏,紀淑華也經常去請教,把經驗總結成精確的數字標準:“1畝(mu) 地最多種1200棵樹莓苗,隔1米挖1個(ge) 坑,隔2壟栽1壟,1個(ge) 坑裏最多4棵苗。”

  這些經驗,如何傳(chuan) 遞給新加入的農(nong) 戶?紀淑華用了個(ge) 笨辦法,一得空,她就到地裏幫著整理樹莓苗,手把手教新農(nong) 戶提升種植水平。慢慢地,致富效應越來越明顯,新的種植戶越來越多。

  收購季,有的農(nong) 戶拿不出錢給請來的幫手發工資,紀淑華就主動掏錢借給大家,不收利息。在收購點將鮮果裝車,原本是經紀人的活兒(er) ,大家看她忙不過來,紛紛主動搭把手。今年最後一批樹莓下了枝頭,紀淑華一攏賬,光是服務費就掙了近6萬(wan) 元。

  如今紀淑華一家,在村裏蓋了8間新房,為(wei) 了方便孩子上學,又在縣城買(mai) 了樓房。“日子能過得現在這樣好,之前咋能想到呢?更帶勁兒(er) 的是,我們(men) 不但自己富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也能一起賺到錢。”

  當上農(nong) 村經紀人以來,紀淑華已經發展了80多戶村民種植樹莓;有的自己幹得好,還和她一樣成為(wei) 經紀人。近年來,賓縣加快優(you) 化種植結構,村村都有像紀淑華這樣的農(nong) 村經紀人,他們(men) 活躍在田間地頭,僅(jin) 紀淑華所在公司的經紀人,就帶動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2000多元。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8日 09:18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田延華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