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梅 女,漢族,49歲,中共黨(dang) 員,天津市河東(dong) 區體(ti) 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
我叫高燕梅,現任天津市河東(dong) 區體(ti) 育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是個(ge) 標準的“70後”。從(cong) 19歲參加工作到現在,我始終堅信,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成功的路不止一條,但真的沒有捷徑。隻有能堅持、有激情、思路活、愛鑽研、能自律,才可能在工作崗位上幹出一番成績。
我曾在一所小學裏當大隊輔導員,一個(ge) 人幹了大隊輔導員、教導主任、體(ti) 育老師、舞蹈老師的工作。學校的少先隊活動、衛生檢查,鼓號隊、舞蹈隊訓練,區裏的文體(ti) 大會(hui) 等等都由我負責。每天早上6點30到學校,晚上7點到家,沒有寒暑假,沒有公休日,我堅持了6年。如果當時我沒有毅力、不咬牙堅持,很可能走不到今天。
在街道辦任副書(shu) 記的時候,班子會(hui) 研究讓我管食堂。大家對食堂工作很在意,於(yu) 是,憑著一腔熱情,我在食堂做了半個(ge) 月飯,食堂從(cong) 開始隻有十三四個(ge) 人吃飯到最後一個(ge) 職工都不少。怎麽(me) 做到的?花最少的錢買(mai) 最好的食材,把幹部當家人對待。後來同事們(men) 看到我就問:高書(shu) 記,今天午飯有肉嗎?沒肉吃腿軟。我回答:必須有!正是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的心態,我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2016年7月,我被選派到甘肅甘南州衛健委掛職,任黨(dang) 委委員、副主任。我不是學醫的,讓我給病人看病那是“草菅人命”,但幹管理工作我有辦法。留不住人才,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對當地幹部來說無解。對於(yu) 我這個(ge) 掛職幹部來說,有解。怎麽(me) 解?是個(ge) 技術活。高層對接、實地調研、上下溝通、抓住節點……一環扣一環,天津“組團式+院包科”醫療幫扶模式在甘南落地,緩解了當地74萬(wan) 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通過醫療幫扶,當地幹部更新了理念,敢想敢幹敢實踐。從(cong) 碎片化幫扶到整建製幫扶,實現了幫扶效益最大化。當地醫療衛生事業(ye) 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實現了彎道超車,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也不斷攀升。
到目前為(wei) 止,我經曆了學校、街道辦事處、組織部、計生委、婦聯等十幾個(ge) 崗位,我認為(wei) 把工作幹好有竅門,那就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要把工作的主線抓住,舉(ju) 一反三,能說能寫(xie) 能研究能協調,領導交辦的事情想盡辦法去解決(jue) 並做到最好。2019年,我被組織安排到體(ti) 育局任局長,又跨界了。對於(yu) 怎麽(me) 做好體(ti) 育工作,現實遠比想象的要複雜。新建的體(ti) 育場館缺錢,麵臨(lin) 爛尾,怎麽(me) 辦?用盡渾身解數爭(zheng) 取專(zhuan) 項債(zhai) ,解決(jue) 資金問題。體(ti) 育場館蓋好了,誰來經營?全國招商, 把體(ti) 育場的優(you) 勢放大,優(you) 中選優(you) 選擇互聯網體(ti) 育公司開展第三方運營,打造天津市第一家數字化智能場館、第一個(ge) 運動版銀行、體(ti) 育類電商平台等等。引進一家企業(ye) ,帶來一批商家,打造一個(ge) 產(chan) 業(ye) ,努力讓河東(dong) 區的體(ti) 育工作進入數字化時代,在新的崗位上,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作為(wei) 一個(ge) 成年人,該做什麽(me) ,不該做什麽(me) ,每個(ge) 人心裏都清楚,但不是每個(ge) 人都做得到。在甘南的三年,遠離家人,一個(ge) 人在外地,需要耐得住寂寞。在指揮部兼任出納,從(cong) 不為(wei) 自己多報銷一分錢,需要耐得住清貧。組織派我去掛職,我就帶著一顆為(wei) 甘南人民辦些實事的初心,勤勤懇懇工作,連工作照都很少拍,以至於(yu) 需要時連像樣的工作照都拿不出。
回顧參加工作30多年的曆程,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是我趕上了一個(ge) 偉(wei) 大的時代,有幸參與(yu) 脫貧攻堅工作,有幸成為(wei) 一名脫貧一線的突擊隊員,有幸為(wei) 甘南群眾(zhong) 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覺得自己的人生特別有意義(yi) 。艱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攻堅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秉持這一精神,不懈奮鬥、擔當作為(wei) ,努力作出新成績!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