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反貧困鬥爭(zheng) 的偉(wei) 大決(jue) 戰中,有一支力量不可忽視——“她”力量。
她,可能是紮根一線的“第一書(shu) 記”,是帶領貧困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的科技工作者,是作為(wei) 帶貧主力的企業(ye) 家,是無數在脫貧戰役中實現人生突圍的貧困女性。
日前,由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婦工委與(yu) 國際合作部、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研究基金會(hui) 聯合主辦的新時代女性發展論壇在京舉(ju) 辦。聯合國婦女署、全國婦聯、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高端智庫專(zhuan) 家學者、貧困縣縣委書(shu) 記及婦女代表圍坐在一起,共同探討、分享中國脫貧經驗。
婦女脫貧既是衡量一個(ge) 國家減貧成效及社會(hui) 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更有其特殊重要的意義(yi) 和影響,關(guan) 係婦女自身的生存與(yu) 發展,關(guan) 係每個(ge) 家庭的和諧幸福,關(guan) 係貧困地區的整體(ti) 社會(hui) 發展進程。
按照現行農(nong) 村貧困標準,2020年中國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在中國7億(yi) 多脫貧人口中,婦女約占一半。當脫貧攻堅這項國家戰略與(yu) 貧困女性相遇時,她們(men) 會(hui) 迸發出極大的潛力。
“貧困地區的婦女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攻堅號召,不僅(jin) 實現自身脫貧發展,還帶動他人致富奔小康,在中國減貧事業(ye) 中貢獻了‘半邊天’的強大力量。”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甄占民說。
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雲(yun) 南省國家級貧困縣之一。全縣37萬(wan) 人口中,婦女兒(er) 童24.97萬(wan) 人,占比67.48%。該縣婦聯主席李曉穎說,婦女是農(nong) 村群眾(zhong) 脫貧的一個(ge) 關(guan) 鍵,隻有扭住了這個(ge) 牛鼻子,才能順利脫貧摘帽。
要富口袋,先富腦袋。該縣婦聯開辦了“美麗(li) 村寨 女子學堂”,為(wei) 當地婦女培訓哈尼刺繡、傳(chuan) 統織錦,代銷織錦作品。有的學員聽了電商課後,開起“農(nong) 家樂(le) ”,通過抖音等方式宣傳(chuan) 生態菜,生意紅火;有的學員通過直播帶貨銷售本地水果、農(nong) 特產(chan) 品;有的學員將哈尼土布設計加工為(wei) 具有民族元素的時尚服飾。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已於(yu) 2020年5月實現了脫貧摘帽。“女子學堂雖然隻是小課堂,但哈尼婦女們(men) 由此改變了觀念,學會(hui) 了技術,明白了政策,鉚足了幹勁,通過自己的雙手,闖出一條脫貧之路。”李曉穎說。
甄占民認為(wei) ,中國一直是全球婦女發展和減貧事業(ye) 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積極致力於(yu) 貧困婦女脫貧發展,更加重視婦女的參與(yu) 和受益,采取了一係列扶持婦女脫貧的政策和舉(ju) 措,為(wei) 貧困婦女脫貧致富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國家級貧困縣貴州省長順縣8.35萬(wan)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婦女占近一半,且文化素質不高、勞動技能單一、就業(ye) 能力較弱,容易致貧返貧。
長順縣委書(shu) 記高曉昀說,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關(guan) 注婦女脫貧,從(cong) 強化頂層設計入手,緊緊抓住“婦女扶貧”和“婦女脫貧”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搭建平台讓婦女成為(wei) 脫貧攻堅的最大參與(yu) 者和直接受益者。譬如,針對留守婦女量身定製了“三小工程”(小種植、小養(yang) 殖、小加工),讓她們(men) 參與(yu) 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實現產(chan) 業(ye) 致富。
“脫貧明星”張亞(ya) ,一個(ge) 偏遠山區的布依族貧困婦女,曾經連漢語都不會(hui) 說,從(cong) 沒見過縣城是什麽(me) 樣的。易地扶貧搬遷讓她第一次走出了大山,通過教育培訓開辦了移民之花家政服務社,不僅(jin) 自己脫了貧,還帶著20名貧困婦女一起致富奔小康,成為(wei) 幹事創業(ye) 的新時代女性。
今年,長順縣在貴州省脫貧摘帽評估考核中取得第一的好成績,精彩摘帽。“廣大農(nong) 村婦女同胞拚搏奮鬥、自立自強,用勤勞的雙手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開啟了新生活,婦女社會(hui) 地位顯著提高,婦女同胞得到進一步解放和發展。”高曉昀說。
“貧困地區婦女的脫貧不僅(jin) 關(guan) 係到婦女自身的生存與(yu) 發展,而且有助於(yu) 阻斷貧困的代際傳(chuan) 遞,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可持續脫貧的關(guan) 鍵所在。”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曹立教授說。
37歲的藏族姑娘紮西卓瑪,兩(liang) 年前還沒聽說過淘寶,不會(hui) 普通話,如今她已是青海海南州的第一個(ge) 藏族女主播。一開始,村裏人都不理解她為(wei) 什麽(me) 每天對著手機又唱又跳,以為(wei) 她在手機裏找了個(ge) “漂亮的男人”。
支持紮西卓瑪堅持下去的,是能夠和屏幕對麵買(mai) 她產(chan) 品的城市女性一樣,可以“不用跟丈夫商量,想買(mai) 啥就買(mai) 啥”。
紮西卓瑪現在為(wei) 附近8個(ge) 村子、500多戶村民賣蟲草、黃蘑菇、青稞,請她幫忙的,大多是藏族中老年女性。“我希望改變藏族姐妹們(men) 的命運,靠我們(men) 的雙手,更加獨立。”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教授王靜認為(wei)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的脫貧攻堅實踐說明,我國在保障婦女權益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突出表現在婦女經濟權利、社會(hui) 權利和文化權利等方麵的巨大進步。
“正是因為(wei) 貧困婦女敢於(yu) 展開人生的突圍,她們(men) 還給我們(men) 的,是一個(ge) 完全不一樣的農(nong) 村。”長期從(cong) 事扶貧領域報道的媒體(ti) 人郭少雅說。
女人具有大地的力量。隻要給她們(men) 陽光,就一定能夠長出莊稼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