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和白色的紫荊花,金色、紫色、黃色和藍色的九品香蓮,白色和黑色的土雞,綠殼的雞蛋……走進廣西柳州市柳北區石碑坪鎮下陶村,所見所聞都和色彩有關(guan) 。“這正是我們(men) 村的發展特色。近年來,我們(men) 發展彩色產(chan) 業(ye) ,壯大美麗(li) 經濟,下陶村也被大家稱為(wei) ‘彩虹村’。”下陶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鍾敏說。
“下陶村三麵環山,雖然距市中心僅(jin) 20公裏,但曾經因為(wei) 交通不便發展落後。”柳州市時鮮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覃向鮮說,下陶村過去還有個(ge) 名字叫作“山坳村”。
“從(cong) ‘山坳村’到‘彩虹村’,多虧(kui) 有個(ge) 好支部。”覃向鮮說。今年9月底,村黨(dang) 支部成為(wei) 黨(dang) 總支。
以前在外村種植九品香蓮的覃向鮮,是在村黨(dang) 組織的力邀之下回村的。“那時下陶村雖有種植苗木的傳(chuan) 統,但規模小,不成片,更談不上產(chan) 業(ye) 。”下陶村黨(dang) 總支副書(shu) 記梁秀珍說,2015年,下陶村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動員本村的致富能人回村帶動脫貧產(chan) 業(ye) 發展。
當時,覃向鮮與(yu) 人合夥(huo) 種植九品香蓮,事業(ye) 剛剛起步。“聽說村裏希望我回村發展,我婉拒了。”覃向鮮說,“那時村裏的基礎條件不好,隻有一條連通鎮上的路是水泥路,其他全是泥巴路,有的地方連手機信號都沒有。”
當時,村黨(dang) 支部派人耐心細致地給覃向鮮做思想工作。“正是基礎不好才更需要你回去,你是老黨(dang) 員,要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路會(hui) 修,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也會(hui) 加強,如果產(chan) 業(ye) 發展有問題,支部出麵協助解決(jue) ,支部是你的堅強後盾。”覃向鮮說,至今還記得梁秀珍對她說的這番話。
回村後,村裏幫助她流轉土地,建起了20多畝(mu) 九品香蓮種植基地。2016年,村黨(dang) 支部又幫助覃向鮮申請了250萬(wan) 元項目資金,修通到基地的產(chan) 業(ye) 路。
“支部積極推動,下陶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下陶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韋霽琛說,近兩(liang) 年,村裏修建道路超過20公裏,實現了屯屯通硬化路;修建三麵光水渠10多公裏,加強了田間水渠硬化等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打牢了,產(chan) 業(ye) 發展走上快車道。覃向鮮成立的柳州市時鮮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按“基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的運營模式,流轉村民土地近80畝(mu) ,擴大九品香蓮種植基地和加工廠房,產(chan) 品遠銷海外,帶動下陶村30多戶農(nong) 戶就業(ye) 致富,其中包括7戶貧困戶。
“村裏把黨(dang) 員覃向鮮發展成了致富帶頭人,又把致富帶頭人秦世冬培養(yang) 成了黨(dang) 員。”石碑坪鎮黨(dang) 委組織委員莫燕君說,黨(dang) 建引領鄉(xiang) 村發展,需要不斷壯大黨(dang) 組織有生力量,培養(yang) 產(chan) 業(ye) 能手。
秦世冬是村裏生態養(yang) 殖場的負責人,專(zhuan) 門養(yang) 殖五黑雞,日產(chan) 綠殼雞蛋2000枚。“我2015年返鄉(xiang) 創業(ye) ,當時十分看好生態養(yang) 殖市場,但苦於(yu) 沒有技術。”秦世冬說,正當他苦惱之時,村黨(dang) 支部選送他到養(yang) 殖公司學技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後來村裏又協助流轉土地、申請修建產(chan) 業(ye) 路等。“黨(dang) 員幹部幫我很多,也教我很多。”秦世冬說,受到他們(men) 的影響,2017年他申請入黨(dang) ,2019年成為(wei) 預備黨(dang) 員。
在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帶動下,下陶村2017年實現了全村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全村村民的收入都有了較大提升。
為(wei) 了給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培育一支能打能拚的人才隊伍,2018年開始,柳北區為(wei) 下陶村選派一名副科級黨(dang) 建書(shu) 記,同時按照事業(ye) 單位待遇招聘了一名大學本科黨(dang) 務助理,配強一名區級和一名鎮級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隊員。
2018年7月,從(cong) 浙江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e) 的韋霽琛,通過定向選調生考試來到柳北區委組織部工作,後被派駐到下陶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到村後的兩(liang) 個(ge) 月,她幾乎天天下村入戶,兩(liang) 個(ge) 月後,她的努力贏得了村民的認可,笑稱她“小肩膀有大力量”。
如今的下陶村黨(dang) 總支更有戰鬥力了。今年春天,受疫情影響,下陶村村民的部分農(nong) 產(chan) 品滯銷。黨(dang) 員幹部牽頭,在3月20日正式搭建起“黨(dang) 建+扶貧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平台,開展線上線下銷售。截至目前,村民通過該平台銷售農(nong) 特產(chan) 品近3萬(wan) 元。
“下一步,我們(men) 將以九品香蓮、五黑雞蛋等產(chan) 品為(wei) 主,打造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及信息化的特色種養(yang) 產(chan) 業(ye) 園。”韋霽琛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