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幹部工作也好,人才工作也好,本質上都是用人問題,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謀複興(xing) ,關(guan) 鍵是要把黨(dang) 的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好、建設強。各地認真學習(xi) 領會(hu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抓好執政骨幹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要求,不斷深化對新時代幹部工作和人才工作規律的認識,堅持黨(dang) 管幹部、黨(dang) 管人才原則,采取務實舉(ju) 措統籌做好選賢任能工作。
突出德才兼備 樹立正確用人導向
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wei) 先、任人唯賢,是我們(men) 黨(dang) 選人用人的基本方針。各地正確把握德與(yu) 才的辯證關(guan) 係,堅持事業(ye) 為(wei) 上、以事擇人、人事相宜,牢固樹立重實幹、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及時把那些願幹事、真幹事、幹成事的幹部發現出來、任用起來,讓有為(wei) 者有位、能幹者能上、優(you) 秀者優(you) 先。強化幹部政治素質考察,湖北建立重要崗位領導幹部政治素質紀實檔案,完善政績目標考核指標體(ti) 係和“多考合一”考核機製,探索幹部分類考核具體(ti) 辦法。河南探索建立領導幹部政治素質考核考察機製,完善“綜合+專(zhuan) 項+第三方民意調查”的年度綜合考核體(ti) 係,增強幹部隊伍的動力、能力和活力。突出實績導向,貴州大力選拔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幹部,青海對在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方麵表現突出的幹部優(you) 先提拔使用或晉升職級。雲(yun) 南昭通市明確脫貧攻堅期內(nei) ,市委、縣(市、區)委和市直部門黨(dang) 委(黨(dang) 組)每年提拔使用的幹部中有脫貧攻堅等基層一線工作經曆的分別不低於(yu) 60%、80%、50%。江蘇南通市製定實施《加強市級機關(guan) 領導班子建設的十條措施》,堅持“以實績論英雄”,今年以來根據工作實績特別是抗擊疫情的現實表現,先後提拔幹部57人,其中正處15人、副處42人。河北廊坊市廣陽區要求基層黨(dang) 委(黨(dang) 組)定期向組織部門呈報實績突出的幹部,記入本人實績考核檔案,為(wei) 區委憑實績看幹部用幹部提供依據。著眼下一輪集中換屆,山東(dong) 完善黨(dang) 政領導班子運行情況考察了解辦法,深入開展領導幹部落實力考察評價(jia) 和“人崗相適度”評估;遼寧推進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無任用調研全覆蓋;吉林對市縣領導班子逐一進行分析研判,研究構建領導班子建設模型,防止換屆時急用現找、大進大出。
突出素質培養(yang) 提高幹部治理能力
提高幹部治理能力,是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各地把提高治理能力作為(wei) 新時代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曆練、實踐鍛煉、專(zhuan) 業(ye) 訓練,推動廣大黨(dang) 員幹部嚴(yan) 格按照製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一些地方加強專(zhuan) 業(ye) 化培訓,北京實施幹部治理能力提升計劃,堅持在重大鬥爭(zheng) 一線培養(yang) 鍛煉幹部,在服務保障重大外交外事活動等工作中拓展幹部的國際化素質。天津實施幹部素養(yang) 提升計劃,采取“部委辦局+市委黨(dang) 校”辦班模式,精準抓好今年27個(ge) 市管幹部專(zhuan) 業(ye) 化能力培訓重點項目實施。安徽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六穩”“六保”任務、打好“三大攻堅戰”、服務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等,組織開展實戰化專(zhuan) 業(ye) 能力培訓。新疆喀什地區實施基層幹部“雙語”培訓計劃,分門別類常態化抓好專(zhuan) 業(ye) 培訓,著力補齊幹部在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zheng) 、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等方麵的能力短板。一些地方大力推進幹部交流任職,山西實施“墩苗”行動,從(cong) 省市縣黨(dang) 政機關(guan) 、國有企業(ye) 、院校、中央駐晉單位等選派500餘(yu) 名年輕幹部到縣鄉(xiang) 任職,同時集中選拔200名左右優(you) 秀鄉(xiang) 鎮書(shu) 記到省市直單位擔任處級領導職務。河北邢台市建立鄉(xiang) 鎮(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工作交流擂台賽製度,大廠縣開辦“支書(shu) 論壇”,組織鄉(xiang) 村書(shu) 記講經驗、談體(ti) 會(hui) 、論發展,搭建相互學習(xi) 交流、集中晾曬比拚、幹部培養(yang) 提升的平台。河南鄧州市定期組織鄉(xiang) 鎮年輕幹部專(zhuan) 題培訓班,為(wei) 年輕幹部量身定製理想信念、政策法規、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課程,由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和市直單位負責人授課,今年以來已舉(ju) 辦培訓班6期,培訓年輕幹部469人。浙江雲(yun) 和縣與(yu) 福建政和、鬆溪、壽寧等鄰縣建立省界鄉(xiang) 鎮優(you) 秀年輕幹部互派交流機製,設立跨省技能型鄉(xiang) 鎮政府建設實訓基地,先後舉(ju) 辦專(zhuan) 題培訓班、年輕幹部論壇,讓幹部熟悉雙方的工作方法、辦事流程、鄉(xiang) 土人情,為(wei) 促進邊界區域融合發展打下基礎。
突出從(cong) 嚴(yan) 要求 強化幹部監督管理
好幹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培育和管理出來的。各地健全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風、管紀律的從(cong) 嚴(yan) 管理機製,加強對領導幹部的全方位管理和經常性監督。西藏把領導幹部本人、配偶及子女遵守反分裂鬥爭(zheng) 紀律等情況作為(wei) 領導幹部個(ge) 人有關(guan) 事項報告填報事項,實行常態化抽查核實,同時建立幹部政治表態承諾製度,在幹部考察、任前談話、任職發言中,要求其就與(yu) 達賴集團劃清界限、堅決(jue) 鬥爭(zheng) 等情況作出書(shu) 麵承諾、公開表態。黑龍江持續抓好選人用人檢查、個(ge) 人事項報告查核等專(zhuan) 項整治,常態化開展幹部人事檔案專(zhuan) 項檢查。山西對2019年度“一報告兩(liang) 評議”總體(ti) 評價(jia) 滿意度偏低或降幅較大、問題反映比較突出的4所高校、4戶企業(ye) ,集中約談黨(dang) 委主要負責同誌,強化幹部選任監督。安徽探索黨(dang) 內(nei) 政治監督談話製度,開展“一把手”對“一把手”談話,加強對“關(guan) 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教育管理監督。內(nei) 蒙古研究製定《煤炭資源領域幹部管理監督暫行辦法》、《公職人員涉企事項登記報告辦法》,加強對關(guan) 鍵領域和重點對象的監督管理。安徽馬鞍山市、湖南張家界市建立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員製度,從(cong) 全市黨(dang) 政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和社會(hui) 代表人士中選聘監督員,整合監督資源,匯聚監督合力。天津強化幹部“八小時之外”監督,製定市管幹部家訪工作辦法,實現市管單位“一把手”全覆蓋家訪並向全體(ti) 市管幹部和處科級幹部延伸。
突出激勵保護 充分調動幹部幹事創業(ye) 積極性
幹部為(wei) 事業(ye) 擔當,組織為(wei) 幹部擔當。各地建立健全幹部擔當作為(wei) 的激勵和保護機製,完善和落實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guan) 懷的具體(ti) 措施,充分激發幹部幹事創業(ye) 的內(nei) 生動力。陝西、江蘇完善落實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製”,以更大力度激勵幹部擔當作為(wei) 。湖北推動激勵關(guan) 愛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等措施落地落實,加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村(社區)幹部等人員、湖北高校和湖北籍高校畢業(ye) 生中招錄招聘公務員、選調生、事業(ye) 單位人員力度。一些地方健全完善“優(you) 者獎”措施,廣西完善公務員及時獎勵、擔當作為(wei) 獎勵和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獎勵等政策措施,表彰獎勵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個(ge) 人1594名。山東(dong) 加強對敢擔當、善作為(wei) 幹部的激勵保護,開展“擔當作為(wei) 好書(shu) 記(好幹部)”、“幹事創業(ye) 好班子(好團隊)”、“攻堅克難獎”、“勇於(yu) 創新獎”等評選表彰。針對被問責和受處分幹部,天津修訂管理辦法,山東(dong) 研究製定日常管理和重新使用辦法,貴州研究製定影響期滿考察使用工作程序,大連市製定實施重新任用或者提拔使用操作辦法,浙江台州市椒江區出台《關(guan) 於(yu) 受挫折幹部再教育再成長的意見》,進一步激勵幹部甩下包袱、擔當作為(wei) 。一些地方完善幹部擔當作為(wei) 的保護機製,青海開展不實舉(ju) 報反映澄清正名工作,河南駐馬店市出台為(wei) 被錯告誣告陷害黨(dang) 員幹部澄清正名、錯告誣告陷害行為(wei) 責任追究兩(liang) 個(ge) 暫行辦法,長春市2019年以來對13名影響期滿、表現突出的幹部大膽使用,切實為(wei) 敢於(yu) 擔當的幹部擔當。著眼強化基層幹部生活保障,河北完善異地交流任職幹部交通、住房、探親(qin) 休假等保障製度,西藏阿裏地區全麵推行基層“九小工程”建設,新疆福海縣定期安排援疆醫生、專(zhuan) 業(ye) 心理谘詢師等為(wei) 幹部開展健康知識教育,解決(jue) 基層幹部後顧之憂。
突出深化改革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是事業(ye) 發展最寶貴的財富,人才資源是黨(dang) 執政興(xing) 國的根本性資源。各地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破除人才引進、培養(yang) 、使用、評價(jia) 、流動、激勵等方麵的體(ti) 製機製障礙,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打造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人才製度體(ti) 係。一些地方優(you) 化完善人才政策,北京充分發揮中關(guan) 村政策“先行先試”優(you) 勢,用好與(yu) 國家移民管理局的部市合作機製等政策創新平台,每年“調研一批、儲(chu) 備一批、推出一批”人才新政。青海將全省人才項目優(you) 化整合為(wei) “青海學者”、“高端創新創業(ye) 人才”等8個(ge) 專(zhuan) 項,製定《青海省“人才+項目”支持服務辦法》,打破戶籍、地域、身份等障礙,探索建立人才共享機製。一些地方緊扣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開展人才工作,海南高標準編製海南自貿港人才發展規劃,全麵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人才服務管理改革試點工作,加快建立人才引進“單一窗口”,建設自貿港人才服務一體(ti) 化平台。廣西瞄準陸海新通道、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等重大任務,優(you) 化人才考評方式和程序,創新人才流動機製,健全人才激勵機製,打造區域性人才聚集區和麵向東(dong) 盟的國際人才高地。一些地方加大人才引進力度,上海主動把握疫情期間延攬人才新機遇,開辟“雲(yun) 優(you) 選”、“雲(yun) 麵試”、“雲(yun) 服務”全球引才常態化新模式。遼寧製定人才發展促進條例,出台促進用人單位柔性引進人才的實施意見,優(you) 化升級“興(xing) 遼英才計劃”,深化“雙招雙引”工程,繪製“產(chan) 業(ye) 人才地圖”,實行人才“揭榜掛帥”製度。河北實施“雙千計劃”,設立人才創新創業(ye) 引導基金,用5年時間引進1000名左右、培養(yang) 1000名左右高層次人才。江西南昌市出台“人才10條”,精準推動高校畢業(ye) 生、技能勞動者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創業(ye) 。廣東(dong) 佛山市拿出200個(ge) 專(zhuan) 項事業(ye) 編製設立編製池,緩解缺編單位的引才問題,目前已為(wei) 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126名。一些地方強化人才支持服務,山西出台“一事一議”支持人才發展實施辦法,在科研平台建設、科研創新項目經費以及編製崗位、生活津貼、子女入學、家屬就業(ye) 、住房安居等方麵,為(wei) 高端人才及團隊提供精準支持。湖南常德市出台10項人才引進配套細則,開設9個(ge) 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推行“一窗受理、集中辦理、專(zhuan) 員服務、全程跟蹤”的人才服務模式。聚力推進成渝地區人才協同發展,四川打好省校戰略合作、知名高校活動周、兩(liang) 院院士四川行“三張牌”,重慶研究出台關(guan) 於(yu) 推進人才工作精準施策的指導意見,落實定向支持人才發展平台、給予自主認定人才權限、定向給予資金支持、定向支持科研項目、定向給予服務保障等支持措施。一些地方著力推動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流動,貴州製定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31條措施,建立省市縣三級覆蓋貧困地區農(nong) 業(ye) 、工業(ye) 、服務業(ye) 的專(zhuan) 家人才庫,深化“萬(wan) 名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服務‘三農(nong) ’行動”。陝西大力弘揚“西遷精神”,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引導廣大人才把愛國之情、強國之誌轉化為(wei) 報國之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勇攀高峰。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