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習(xi) 近平

堅持全麵依法治國,夯實中國之治的製度根基

  黨(dang) 的十九屆四中全會(hui) 對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全麵部署。我多次說過,堅持全麵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製度和國家治理體(ti) 係的顯著優(you) 勢。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實踐證明,通過憲法法律確認和鞏固國家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並運用國家強製力保證實施,保障了國家治理體(ti) 係的係統性、規範性、協調性、穩定性。

  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凝聚著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製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ge) 方麵。

  第一,提高黨(dang)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憲法規定了黨(dang) 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地位。要進一步推進黨(dang) 的領導入法入規,善於(yu) 使黨(dang) 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成為(wei) 國家意誌、轉化為(wei) 法律法規,推進黨(dang) 的領導製度化、法治化、規範化。各級黨(dang) 組織和黨(dang) 員、幹部要強化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觀念,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第五次全體(ti) 會(hui) 議。習(xi) 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jun) 事委員會(hui) 主席。這是習(xi) 近平進行憲法宣誓。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第二,用法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要堅持和完善人民當家作主製度體(ti) 係,健全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法治保障製度,保證人民在黨(dang) 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ye) 、管理社會(hui) 事務,使法律及其實施有效體(ti) 現人民意誌、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

  第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hui) 一體(ti) 建設,不斷完善法律規範、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黨(dang) 內(nei) 法規體(ti) 係,汲取中華傳(chuan) 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鑒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堅決(jue) 抵製西方錯誤思潮錯誤觀點影響,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體(ti) 係。

  第四,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規範、保障作用,以深化依法治國實踐檢驗法治建設成效,著力固根基、揚優(you) 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各方麵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逐步實現國家治理製度化、程序化、規範化、法治化。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在安徽省考察。這是19日上午,習(xi) 近平在馬鞍山市薛家窪生態園,了解馬鞍山市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和生態環境保護修複等情況。 新華社記者 王曄/攝

  第五,建設高素質法治工作隊伍。研究謀劃新時代法治人才培養(yang) 和法治隊伍建設長遠規劃,創新法治人才培養(yang) 機製,推動東(dong) 中西部法治工作隊伍均衡布局,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ye) 務工作能力、職業(ye) 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國家、忠於(yu) 人民、忠於(yu) 法律的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工作隊伍,為(wei) 加快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司法責任製綜合配套改革是司法體(ti) 製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事關(guan) 司法公正高效權威。要抓好改革任務落地見效,真正“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讓人民群眾(zhong) 在每一個(ge) 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yi) 。加強法治鄉(xiang) 村建設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要教育引導農(nong) 村廣大幹部群眾(zhong) 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積極推進法治鄉(xiang) 村建設。要落實行政複議體(ti) 製改革方案,優(you) 化行政複議資源配置,推進相關(guan) 法律法規修訂工作,發揮行政複議公正高效、便民為(wei) 民的製度優(you) 勢和化解行政爭(zheng) 議的主渠道作用。

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

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法治建設的中長期目標,要統籌考慮國際國內(nei) 形勢、法治建設進程和人民群眾(zhong) 法治需求,同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協同。我們(men) 要不斷完善頂層設計,不斷創新和深化依法治國實踐。

  隨著時代發展和改革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對科學完備的法律規範體(ti) 係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我們(men) 要在堅持好、完善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有效的根本製度、基本製度、重要製度的前提下,聚焦法律製度的空白點和衝(chong) 突點,統籌謀劃和整體(ti) 推進立改廢釋各項工作,加快建立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法律製度。

  執法司法公正高效權威才能真正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要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深化司法體(ti) 製綜合配套改革,推進嚴(yan) 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努力提升執法司法的質量、效率、公信力,更好把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優(you) 勢轉化為(wei) 國家治理效能。

  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隻有全體(ti) 人民信仰法治、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hui) 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當前,一些領導幹部還不善於(yu)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工作,領導幹部心中無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是法治建設的大敵。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強化法治意識,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做製度執行的表率。法治的根基在人民。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法治精神,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ti) 係,夯實依法治國社會(hui) 基礎。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完善誠信建設長效機製,加大對公德失範、誠信缺失等行為(wei) 懲處力度,努力形成良好的社會(hui) 風尚和社會(hui) 秩序。

  60多年前,我們(men) 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國際社會(hui) 廣泛認同和支持,成為(wei) 國際關(guan) 係基本準則和國際法基本原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理念,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和高度評價(jia) ,被載入聯合國一係列決(jue) 議。我們(men) 要乘勢而上、順勢而為(wei) ,堅定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wei) 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ti) 係,為(wei) 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這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2020年2月5日在中央全麵依法治國委員會(hui) 第三次會(hui) 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延伸閱讀

  人民日報評論員:書(shu) 寫(xie) 新時代全麵依法治國新篇章

  重磅!心中無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是法治建設的大敵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5日 15:30 來源:求是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