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健康所係 生命相托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學習(xi) 專(zhuan) 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學習(xi) 專(zhuan) 欄】“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

  17年前,抗擊“非典”勇挑重擔;今年,抗擊“新冠”再次出征。

  “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付出的代價(jia) 很大。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men) 做到了。”9日,“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係統疾病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鍾南山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hui) 上說。

  9月8日上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hui) 在北京人民大會(hui) 堂隆重舉(ju) 行。這是“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今年以來,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84歲的鍾南山以實際行動詮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的防控策略和救治措施挽救了無數生命。

鍾南山出席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hui) (3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逆行出征 戰新冠勇擔當

  1月18日,鍾南山登上從(cong) 廣州開往武漢的高鐵。他臨(lin) 危受命擔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zhuan) 家組組長,為(wei) 的是查明在武漢報告的一種未知的“新型肺炎”。此前幾天,鍾南山還向全國民眾(zhong) 呼籲,普通人如果沒有迫切需要,不要前往武漢。

  在武漢實地調研後,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zhuan) 家組確認,這種“新型肺炎”已經出現“人傳(chuan) 人”現象。1月20日,鍾南山在北京接受媒體(ti) 采訪時,果斷向社會(hui) 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傳(chuan) 人”的情況,拉響了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報。

  此後,他多次出席新聞發布會(hui) ,為(wei) 公眾(zhong) 答疑解惑,為(wei) 一線戰“疫”注入信心。

  鍾南山(前中)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首批戰“疫”一線火線發展黨(dang) 員的入黨(dang) 宣誓儀(yi) 式上領誓(3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guan) 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ge) 英雄的城市。”1月28日,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為(wei) 焦灼的時刻,鍾南山接受新華社專(zhuan) 訪時動情地說。

  這並不是鍾南山第一次“敢醫敢言”。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他在“衣原體(ti) 是病因”幾乎已成定論的背景下,提出並證實“非典”病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8月,國家主席習(xi) 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鍾南山“共和國勳章”,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程中作出的傑出貢獻。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什麽(me) 是最大的人權?我們(men) 保住了這麽(me) 多人的命,這是我們(men) 最大人權的表現。”在全國中小學生的“開學第一課”上,鍾南山動情地說。

  4月15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醫科大學舉(ju) 辦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采訪活動,鍾南山(右一)與(yu) 在穗工作學習(xi) 的外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新華社記者 李嘉樂(le) 攝

  8月27日,鍾南山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團隊對外宣布,一位使用體(ti) 外膜肺氧合(ECMO)輔助支持長達111天的新冠肺炎患者成功康複出院,創造了醫學救治的奇跡。

  ECMO是目前針對嚴(yan) 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被視為(wei) 重症患者“最後的救命稻草”。鍾南山說:“在救治過程中,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們(men) 可以不惜一切代價(jia) 。即便看起來必死無疑的患者,我們(men) 還是要像繡花一樣搶救回來。”

  在2003年抗擊“非典”中,鍾南山一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這裏來”落地有聲、鏗鏘有力;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再次做出“絕不放棄任何一個(ge) 患者”的莊嚴(yan) 承諾。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guan) 鍵時期,鍾南山還多次通過遠程醫療平台為(wei) 湖北等地危重症患者會(hui) 診,給當地醫生和患者吃下“定心丸”。

  “由於(yu) 武漢的患者多,中央立刻組織了全國42000多名醫務人員來支援武漢,而且在非常短的時間內(nei) 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援鄂醫務人員們(men) ,個(ge) 個(ge) 以能夠參加抗疫為(wei) 榮。”鍾南山說:“把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我們(men) 做到了。”

  “我隻是一個(ge) 普通的醫療工作者,能夠得到‘共和國勳章’,很激動。但我更多考慮的還是‘責任’兩(liang) 個(ge) 字。”他說:“我們(men) 要加倍努力,建好呼吸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防控平台,為(wei) 進一步戰勝新冠肺炎和防控新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貢獻我們(men) 的力量。”

鍾南山院士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診室內(nei) 工作(2018年8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健康所係 生命相托

  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會(hui) 上,鍾南山說,各行各業(ye) 的抗疫英雄目標一致,隻因“健康所係,生命相托”。

  “國際上的疫情還是比較嚴(yan) 重的,我們(men) 不能就此停止,要提升科研、防治水平,為(wei) 全世界貢獻更大的力量。”他說。

  在一線指導救治的同時,鍾南山始終堅守在國際醫學研究一線,第一時間分享中國的抗疫做法和經驗。

  “傳(chuan) 染病是沒有國界的,戰勝疫情需要全球合作。”鍾南山說,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未來可能暴發的其他疫情麵前,人類更需要共同麵對。“通過交流,可讓其他國家少走彎路。因為(wei) 我們(men) 走過了艱難的路,所以要相互支持。”

  1月21日,科技部宣布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wei) 組長、14位專(zhuan) 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製科研攻關(guan) 專(zhuan) 家組,為(wei) 一線防控治療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如今,鍾南山帶領的科研團隊已經在快速檢測、老藥新用、疫苗研發、院感防控、動物模型等方麵取得了一係列成果,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10日 21:20 來源:新華社 編輯:周世雄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