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禮】造林綠化成效顯著 扮靚美麗中國

微信掃一掃 ×

  “十三五”以來,全國上下認真踐行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目前,我國人工造林麵積已達12億(yi) 畝(mu) ,居世界第一位。

  趁著晴好天氣,河南滑縣幹部群眾(zhong) 這兩(liang) 天在黃河故道開始秋冬季綠化植樹。當地派出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做指導,篩選種植符合本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的樹種。

  這兩(liang) 張照片反映了滑縣黃河故道綠化前後的巨大變化。以前的黃河故道缺林少綠,一年有40多天的風沙天。近幾年,特別是“十三五”以來,通過持續不斷植樹造林和生態修複,滑縣5年新增綠化麵積10萬(wan) 餘(yu) 畝(mu) 。大片的林木阻擋了風沙的肆虐,黃河故道的風沙天也減少為(wei) 一年不足四五天。

  而在全國,“十三五”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造林5.29億(yi) 畝(mu) ,義(yi) 務植樹116億(yi) 株。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顯示,目前,全國森林麵積達33億(yi) 畝(mu) ,森林覆蓋率為(wei) 22.96%。其中,人工造林麵積占到了全國森林總麵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十三五”以來,中央持續加大國土綠化投入力度,中央財政安排造林及重大林業(ye) 生態工程的資金超過955億(yi) 元,組織實施了天然林保護、三北及長江流域等防護林體(ti) 係建設、退耕還林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國家儲(chu) 備林建設等一批國家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同時,開展雄安新區白洋澱上遊、內(nei) 蒙古渾善達克、青海湟水流域等重大規模化林場建設試點,有力彌補了大江大河源頭和生態脆弱區域的生態建設短板,不斷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大規模的國土綠化行動不僅(jin) 扮靚了美麗(li) 中國,也為(wei) 世界的生態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5日 20:42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