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為(wei) 破解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發展能力不足、村級事務欠規範等問題,福建大田引導村裏走出去的能人回村參與(yu) 建設,充實鄉(xiang) 村人才隊伍;同時,從(cong) 公務員和事業(ye) 單位人員中選派幹部到村,規範村級事務,為(wei)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強身健體(ti) ”。
眼下,福建省大田縣陽春村19.55平方公裏的村域範圍內(nei) ,包括旅遊民宿在內(nei) 的17個(ge) 項目正同時鋪開。“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村支書(shu) 林樂(le) 堅帶著記者穿行村裏,一路介紹。
林樂(le) 堅曾是福建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總隊長,退休後回老家當起了村支書(shu) 。“3年內(nei) 要辦完21大類事。”一年來,這位村支書(shu) 給自己開出的任務清單不斷拉長,最近更是恨不得“把一分鍾掰開了用”。
福建省大田縣,閩中地區典型的山區縣,像林樂(le) 堅這樣退休後回村任職的,已有35位。年輕時他們(men) 滿懷憧憬走出大山,如今帶著另一種使命歸來。“能以這樣的方式回饋鄉(xiang) 親(qin) ,是我的榮幸。”林樂(le) 堅說。
發展能力不足,村級事務欠規範,陣地服務功能不突出……不少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存在的問題,大田都曾遇到。通過外引能人、內(nei) 選“住村特派員”,大田結合自身實際多管齊下治痛點,為(wei)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強身健體(ti) ”。
凝聚力量
邀請能人回村,破解鄉(xiang) 村發展人才瓶頸
臨(lin) 近退休時,林樂(le) 堅給大田縣的領導打了個(ge) 電話,表達了想為(wei) 家鄉(xiang) 做點事的想法。很快,家鄉(xiang) 的同誌就來到福州,和他溝通起回村擔任村支書(shu) 的事情。
林樂(le) 堅18歲就離開了陽春村,走出大山,入伍當兵,此後因工作緣故,回村次數並不多。陽春村曾是貧困村,後來雖然摘了帽,但基礎依然薄弱,發展後勁不足。林樂(le) 堅最初計劃的“做點事”,主要還是為(wei) 村裏跑跑項目,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添一把力。
“做點事跟任職村支書(shu) ,壓力完全不同,後者是扛起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林樂(le) 堅說。
範訓明也有過類似的感受。他跟林樂(le) 堅是同一年的戰友,去年5月從(cong) 福建省交通運輸廳辦公室主任的職位上退休。“長年在外工作,雖說是家鄉(xiang) ,可自己對情況並不熟悉。”範訓明坦承,“幹不好的話,怕是要挨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罵。”
雖有擔心,但更多的還是幹事創業(ye) 的熱情。“有了平台,可以更好地為(wei) 家鄉(xiang) 做事。”大田縣鄉(xiang) 村三級幹部也在幫他打消顧慮。
林樂(le) 堅和範訓明都屬於(yu) 村裏走出去的能人,他們(men) 各有優(you) 勢、各具所長,如今成為(wei) 脫貧攻堅路上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大田通過村級組織換屆選舉(ju) 和強化教育培訓等舉(ju) 措提升了村幹部整體(ti) 素質,但是,幹部隊伍結構不優(you) 、能力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以鄉(xiang) 情為(wei) 紐帶搭建平台,引導村裏走出去的能人反哺家鄉(xiang) ,積極投身家鄉(xiang) 建設,有助於(yu) 破解鄉(xiang) 村發展人才瓶頸。“引導能人們(men) 參與(yu) 鄉(xiang) 村建設,是家鄉(xiang) 發展需要,也是幹部群眾(zhong) 共同的期待。”大田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懷斌說。
厚積薄發
憑借各自領域積累,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帶來開闊思路
陽春村新村部,共建單位的牌子在大門兩(liang) 邊排開。
牌子上的單位既有部隊,也有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ye) ,每一家都是林樂(le) 堅帶著村幹部們(men) 去反複溝通獲得支持的——村裏正在建設的17個(ge) 項目,不少就來自他們(men) 的幫扶助力。
這是能人們(men) 回村任職所帶來的直接變化——憑借各自領域的多年積累,為(wei) 家鄉(xiang) 發展“嫁接”優(you) 勢資源。
從(cong) 部隊正師職崗位退休的林佳山,是大田縣回村任職的第一位能人。在他擔任村支書(shu) 的前坪鄉(xiang) 上地村,他讓村裏的山貨對接上了某部隊的食堂和超市,僅(jin) 村級集體(ti) 收入每月就有上萬(wan) 元。
常年與(yu) 網絡和信息化打交道,林樂(le) 堅將信息化建設列為(wei) 村裏建設的重點。眼下的陽春村,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公共服務給村民們(men) 提供了巨大便利。村部大樓裏,正處於(yu) 試用階段的互聯網遠程診療係統,讓村民足不出戶便可直接預約數百公裏外的福建省立醫院專(zhuan) 家。“隨著5G技術鋪開,這裏不僅(jin) 可以做簡單的遠程診療,還能進行體(ti) 檢。”林樂(le) 堅說。
同資金、項目一並來到鄉(xiang) 村的,還有更為(wei) 開闊的發展思路。
今年5月到任石牌鎮長溪村後,範訓明便開始琢磨起村裏今後的發展方向。長溪村距離大田縣城不過8公裏,能不能在城郊經濟上發力?一番調研後,範訓明和村幹部們(men) 一起規劃了幾個(ge) 項目:縣城沒有大型遊樂(le) 場所,正好可結合鄉(xiang) 村旅遊資源,打造兒(er) 童樂(le) 園;國防教育基地也有需求,學生們(men) 今後的軍(jun) 訓可以有個(ge) 好去處……眼下,村裏委托專(zhuan) 業(ye) 機構做的15年村莊規劃,就掛在村部的牆上。“這片工業(ye) 用地,就是為(wei) 這幾個(ge) 項目規劃的。”範訓明指著圖紙說。
截至目前,大田已有35名村裏走出去的能人回原籍擔任村黨(dang) 組織負責人。這其中,既有退休領導幹部,也有專(zhuan) 家學者和企業(ye) 高管——縣處級以上退休領導幹部有11人,1人曾任大學教授、高校校長,15人有過在外開辦企業(ye) 的經曆。
規範村務
選派“住村特派員”,推行標準化建設,增強服務意識
溫榮強攤開記錄本,展示村裏的公章使用記錄。從(cong) 村民健康證明到林權證辦理,隻要涉及公章使用,都有跡可查。
如今,溫榮強負責上地村的公章管理。他既是前坪鄉(xiang) 政府的武裝幹事,又是上地村的“住村特派員”。
“住村特派員”由大田縣委組織部選派,人員大多來自鄉(xiang) 鎮裏的重點培養(yang) 對象和新招錄的公務員及事業(ye) 單位人員。他們(men) 的職責是指導、監督、協助村“兩(liang) 委”開展工作。簡而言之,主要就是讓村級事務更加規範。目前,大田共選派了122名幹部到村擔任“住村特派員”。
對外,引來“領頭雁”;對內(nei) ,選派“住村特派員”規範村級事務。這是大田縣加強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既要外引“活水”,更要練好“內(nei) 功”。
同樣予以規範的,是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標準化建設。
在華西鎮京口村,村支書(shu) 葉玉團的辦公室就設在村部一樓的黨(dang) 群綜合服務中心。開放式平台,村幹部一人一工位,直接麵對前來辦事的群眾(zhong) 。
這不是京口村獨有的新氣象,而是大田縣早已鋪開的村級陣地“標準版本”——所有村幹部實行開放式辦公,地點必須在村部一樓的黨(dang) 群綜合服務中心,各類涉農(nong) 服務項目進駐,麵對麵服務群眾(zhong) 。王懷斌說,推行村級組織場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就是突出服務功能,“讓群眾(zhong) 有麻煩事能盡快解決(jue) ”。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