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十三五”】小物件裏有大變化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十三五”成就巡禮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台階。本期大家談,我們(men) 選刊3篇讀者來稿,在一個(ge) 個(ge) 尋常的物件中,體(ti) 悟發展的日新月異。

  母親(qin) 的錢包

  陳大昊

  乘車要投幣、買(mai) 菜給零錢,以前母親(qin) 錢包雖然容量不大,但分量不輕,光硬幣就占了不少地方。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母親(qin) 的錢包被手機取代,減少了很多日常生活的繁瑣。

  “十三五”規劃提出,促進互聯網深度廣泛應用,加快推進基於(yu) 互聯網的商業(ye) 模式、服務模式、管理模式等各類創新。掃碼掛號、掃碼點餐、掃碼停車等,已經成為(wei) 互聯網時代的鮮明標識。互聯網與(yu) 各領域融合發展,正是生活擁抱科技、科技賦能生活的寫(xie) 照,讓人們(men) 得到生活便利、盡享科技紅利。

  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yi) ,互聯網普及率指標提前超額完成。老年人會(hui) 掃碼,山裏娃能上網課,貧困群眾(zhong) 學直播……互聯網在進入千家萬(wan) 戶的同時,也在不斷縮小數字鴻溝。移動互聯時代,讓信息化的觸角延伸到更遠的地方、更具體(ti) 的細節,才能讓廣大群眾(zhong) 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閑置的防霧霾口罩

  趙文濤

  5年前我大學畢業(ye) 赴北方某城市工作。入職第一年,受空氣質量的影響,空氣淨化器常年轉個(ge) 不停,一個(ge) 小小的防霧霾口罩更是出門必備。

  如今,除了因為(wei) 常態化疫情防控佩戴一次性口罩外,防霾口罩基本不再需要,原因在於(yu) 藍天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從(cong) 推進重汙染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退出,到定期考核公布大氣環境質量信息,再到深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嚴(yan) 格製定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為(wei) 精準治汙、科學治汙提供了遵循。城市空氣優(you) 良天數持續增多,老百姓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li) ,藍天也是幸福。治理大氣汙染這個(ge) 多年積累的沉屙,不能指望速戰速決(jue) 。持之以恒、久久為(wei) 功,藍天白雲(yun) 必將成為(wei) 人們(men) 的日常。

  一張稿費單

  李慧勇

  經常向各地報刊投稿,因此也收到過不少稿費單,但此前匯兌(dui) 不太方便。如今,有了手機銀行、個(ge) 人網銀、助農(nong) 通等多個(ge) 線上渠道,取款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兌(dui) 付,讓人感受到互聯網金融帶來的便利。

  以郵儲(chu) 匯兌(dui) 業(ye) 務為(wei) 例,它能夠快速將款項匯達包括偏遠山區在內(nei) 的國內(nei) 通郵地址。如何讓這一傳(chuan) 統業(ye) 務更加貼心,考驗著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中國金融業(ye) 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要求完善金融信息基礎設施,規範與(yu) 普及互聯網金融相關(guan) 技術應用。通過信息技術創新,提升金融服務便利性,滿足線上、線下不同群體(ti) 需求,金融服務進一步發揮了貼近公眾(zhong) 、服務民生的功能。

  衣食住行的小事塑造著人們(men) 日常生活的全景。幸福美好的生活,正是在一點一滴的改變中與(yu) 我們(men) 越來越近。不斷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打通“堵點”、攻克“難點”,人民群眾(zhong) 的生活定會(hui) “芝麻開花節節高”。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8日 10:11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