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禮】區域發展戰略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微信掃一掃 ×

  “十三五”時期,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多個(ge)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眼全國“一盤棋”,攻克了許多區域發展中長期存在的突出難題,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一盤縱橫聯動東(dong) 西南北、統籌聯通國內(nei) 國外的新發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成為(wei) 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不久前,上海港的碼頭“搬”到了蘇州。剛剛在蘇州啟動的內(nei) 河集裝箱中心,將蘇州豐(feng) 富的內(nei) 河水係資源和鐵路資源與(yu) 上海港緊密對接。

  過去一年,長三角區域間共推出了一體(ti) 化製度創新30多項,構建了60多個(ge) 合作平台。長三角一體(ti) 化戰略正在讓長三角地區經濟集聚度、區域連接性和政策協同效率進一步提高。

  與(yu) 此同時,伴隨著多個(ge) 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相繼落地,中國經濟新增長極多點開花。

  2016年,《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陸續印發。形成了以西部、東(dong) 北、中部、東(dong) 部四大板塊為(wei) 基礎,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一體(ti) 化、長江經濟帶等重大區域戰略為(wei) 引領的區域發展模式。

  隨著多個(ge) 區域發展戰略紮實推進,中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高質量區域經濟布局逐漸明朗。

  在東(dong) 莞,一個(ge) 由高校科研院所和深圳企業(ye) 共同成立的創新基地剛剛揭牌。隨著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來自深圳和港澳地區的創新資源加速向大灣區其他城市外溢。在優(you) 化分工中集聚新動能,越來越多的創新企業(ye) 選擇落戶深圳以外地區。

  以點帶麵、均衡發展,區域內(nei) 分工協作,區域間優(you) 勢互補。五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2019年京津冀區域發展指數為(wei) 167.72,比上年提高7.59個(ge) 點;長江經濟帶推動沿江11個(ge) 省市聯動發展,用長江黃金水道串聯起長三角地區、長江中遊地區、成渝經濟區,有效發揮了各地區的比較優(you) 勢;粵港澳大灣區正在打造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釋放出持續強勁的發展動能。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層次和水平邁進,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堅定前行。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6日 20:28      來源:央視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