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步履堅實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10月23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誌軍(jun) 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發展成就。

  綜合實力再上台階,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優(you) 質企業(ye) 加快壯大,開放水平不斷提升。“十三五”期間我國製造強國建設取得的成就可以用這5句話來概括,王誌軍(jun) 介紹。

  一是綜合實力再上台階,2016年—2019年,我國全部工業(ye) 增加值由24.54萬(wan) 億(yi) 元增至31.71萬(wan) 億(yi) 元,年均增長5.9%,遠高於(yu) 同期世界工業(ye) 2.9%的年均增速。2019年我國製造業(ye) 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達28.1%,比2015年提高1.8個(ge) 百分點,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chan) 業(ye) 分類中全部41個(ge) 工業(ye) 大類、207個(ge) 工業(ye) 中類、666個(ge) 工業(ye) 小類的國家。今年1—9月,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1.2%,其中三季度增長5.8%,呈逐季回升態勢。

  二是創新能力顯著提高,2019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研發投入強度達1.32%,比2015年提高0.42個(ge) 百分點。初步形成了17家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為(wei) 核心,100餘(yu) 家省級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為(wei) 補充的製造業(ye) 創新網絡。2020年我國在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第十四位,比2015年上升15位。

  三是產(chan) 業(ye) 結構持續優(you) 化,鋼鐵行業(ye) 提前兩(liang) 年完成“十三五”去產(chan) 能1.5億(yi) 噸目標。智能製造示範應用加快,截至2020年6月,製造業(ye) 重點領域企業(ye) 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guan) 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為(wei) 71.5%、51.1%,高於(yu) 2015年14.8個(ge) 、3.8個(ge) 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占規上工業(ye) 增加值的比重分別達到14.4%、32.5%,分別比2015年提高2.6個(ge) 、0.7個(ge) 百分點,成為(wei) 帶動製造業(ye) 發展的主要力量。

  四是優(you) 質企業(ye) 加快壯大,龍頭企業(ye) 全球競爭(zheng) 力持續增強,在信息通信、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領軍(jun) 企業(ye) 。2020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ye) 中,我國上榜製造業(ye) 公司數量達到38家,居世界首位。2020年全球最具價(jia) 值品牌500強中,製造業(ye) 品牌18個(ge) 上榜。《福布斯》發布的2019全球數字經濟百強企業(ye) 榜單中,我國有14家企業(ye) 上榜。

  五是開放水平不斷提升,一般製造業(ye) 有序放開,汽車、船舶、飛機相關(guan) 領域正逐步取消股比限製,高鐵、核電、衛星等成體(ti) 係走出國門。2019年,我國工業(ye) 產(chan) 品出口覆蓋近200個(ge) 國家和地區,出口額分別占我國總出口和全球需求金額的71%、21%,在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中居於(yu) 關(guan) 鍵位置。截至2019年底,與(yu) “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ge) 國家簽署產(chan) 能合作協議,建設了超70個(ge) 境外經貿合作區。

  “十三五”期間,我國電信行業(ye) 大力推動提速降費,不僅(jin) 建成了全球領先的電信網絡,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的平均資費水平下降幅度更是超過了95%。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說,信息服務“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帶動我國數字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網絡能力顯著增強,網絡水平全球領先。“十三五”以來,我國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信息通信網絡,4G基站占全球4G基站的一半以上,5G基站不到一年已建成69萬(wan) 多個(ge) 。網絡速率翻倍提升。5年來,光纖用戶占比從(cong) 34%提升至93%。4G用戶占比從(cong) 7.6%提升至81%,遠高於(yu) 全球平均水平。寬帶發展聯盟最近監測數據顯示,我國固定寬帶和4G用戶端到端平均下載速率比2015年增長了7倍多。

  持續推動電信降費,有力促進了網絡普及和應用推廣。取消手機國內(nei) 長途漫遊費、流量漫遊費,推出“流量當月不清零”“網速提速不提價(jia) ”等舉(ju) 措,並針對低收入和老年群體(ti) 需求,推出了“地板價(jia) ”資費方案。5年來,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的平均資費下降超過了95%。我國電信用戶月均手機流量消費相比2015年提升了38倍。網上購物、在線教育、移動支付、短視頻,豐(feng) 富多樣的應用,已全方位影響著人們(men) 的衣食住行;電子商務、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養(yang) 老等基本服務領域也不斷創新,促進了政府公共服務的係統化和高效化。

  深化融合應用,數字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從(cong) “十三五”初的11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19年的35.8萬(wan) 億(yi) 元,占GDP比重36.2%,對GDP的貢獻率為(wei) 67.7%。數字經濟有力促進了工業(ye) 化和信息化融合步伐。智能製造深入推進,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初步建成。全國已建成超過70個(ge) 有影響力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連接工業(ye) 設備的數量達到4000萬(wan) 套,工業(ye) APP超過了25萬(wan) 個(ge) 。融合應用覆蓋30餘(yu) 個(ge) 國民經濟重點行業(ye) ,智能化製造、網絡化協同、個(ge) 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業(ye) 態新模式快速成長壯大。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4日 11:2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