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壯山河的凱歌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闊別祖國近七十載的英雄,終於(yu) 回家了!

  2020年9月27日,從(cong) 韓國仁川機場起飛的中國專(zhuan) 機降落在沈陽桃仙國際機場,機上搭載著117位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的遺骸。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

  “兄弟們(men) ,你們(men) 終於(yu) 回來了!”88歲的誌願軍(jun) 老兵李維波嗓音嘶啞,眼眶濕潤,“祖國和人民沒有忘記你們(men) !”

  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將士,高舉(ju) 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jun) 隊一道,曆經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偉(wei) 大勝利。

  這是正義(yi) 的勝利,這是和平的勝利,這是人民的勝利!

  偉(wei) 大的勝利光照千秋——燦若群星的英雄閃耀在曆史的天空,他們(men) 的名字永遠銘刻在人民的心中。

  偉(wei) 大的勝利激勵我們(men) ——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偉(wei) 大的勝利昭示未來——中華民族走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腳步不可阻擋。

  正義(yi) 之戰

  “中國人民決(jue) 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yi) 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一條大河波浪寬。

  一座四孔殘橋矗立秋日的鴨綠江中,鋼梁上彈孔累累,訴說著往事崢嶸。這座被炸毀的斷橋,已成為(wei)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記憶坐標。

  1950年10月19日,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跨過鴨綠江。

  “沒有歌聲,沒有鮮花,一切都在暗夜中進行。”88歲的誌願軍(jun) 老兵吳鬆林回憶說,“大家心裏隻有一條:保家衛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nei) 戰爆發。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進行武裝幹涉,糾集起的所謂“聯合國軍(jun) ”發動對朝鮮的全麵戰爭(zheng) 。朝鮮戰爭(zheng) 迅速由內(nei) 戰演變成為(wei) 侵略與(yu) 反侵略的國際性局部戰爭(zheng) 。

  美國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men) 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dong) 北邊境城市和鄉(xiang) 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抗美援朝紀念館講解員高真真說:“我爺爺講,那年他18歲,在丹東(dong) 三馬路的商鋪做學徒,僥(jiao) 幸躲過飛機轟炸,地下炸出很深的大坑,鮮血把坑裏的積水都染紅了。”

  當年9月30日,政務院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出明確警告:“中國人民決(jue) 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yi) 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然而,美國過分低估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決(jue) 心和力量,對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置之不理。

  10月1日,先是南朝鮮軍(jun) 越過三八線,10月7日,美軍(jun) 也越過三八線,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準備占領全朝鮮。

  危急關(guan) 頭,朝鮮黨(dang) 和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朝鮮。

  百廢待興(xing) 的新中國,敢不敢、能不能迎戰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yi) 國家美國?

  麵對緊急局勢,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充分討論、權衡利弊之後,一致認為(wei) 中國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一個(ge) 曆史性的戰略決(jue) 策誕生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從(cong) 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連續發起五次大規模戰役,從(cong) 根本上改變了朝鮮戰爭(zheng) 的形勢,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迫使“聯合國軍(jun) ”轉入戰略防禦。

  從(cong) 1951年7月10日開始,美國政府不得不同中朝方麵在開城進行停戰談判。

  停戰談判談談打打,斷斷續續進行了兩(liang) 年之久。1953年7月27日,停戰協議得以簽訂。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與(yu) 朝鮮人民軍(jun) 並肩作戰,打敗了以美國為(wei) 首的“聯合國軍(jun) ”,贏得了戰爭(zheng) 的勝利。

  “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之戰。”軍(jun) 事科學院特聘首席專(zhuan) 家何雷說,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鬥爭(zheng) 的正義(yi) 性。

  正是因為(wei) 正義(yi) 之戰,誌願軍(jun) 將士才會(hui) 有愈戰愈勇的旺盛鬥誌和高昂士氣,才能不斷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zheng) 奇跡。

  正是因為(wei) 正義(yi) 之戰,全國人民才會(hui) 團結一致,同仇敵愾,“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掀起參軍(jun) 參戰、支援前線的熱潮。

  正是因為(wei) 正義(yi) 之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才會(hui) 同情、支持和援助中朝人民,最終正義(yi) 之師贏得了戰爭(zheng) 勝利,打亂(luan) 了帝國主義(yi) 擴張勢力範圍的部署,維護了亞(ya) 洲以及世界的和平。

  勝利之戰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dong) 方一個(ge) 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ge) 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

  1950年10月25日,18歲的誌願軍(jun) 40軍(jun) 戰士李相玉與(yu) 南朝鮮軍(jun) 先頭部隊在朝鮮的崇山峻嶺中不期而遇。

  這一天,誌願軍(jun) 在西線兩(liang) 水洞、雲(yun) 山和東(dong) 線黃草嶺與(yu) 南朝鮮軍(jun) 隊展開激戰,揭開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序幕。

  “在溫井與(yu) 兩(liang) 水洞之間的公路上,我們(men) 40軍(jun) 118師采取攔頭、截尾、折腰的做法,隻用一個(ge) 小時就把南朝鮮軍(jun) 隊一個(ge) 營消滅了。”李相玉回憶。

  10月25日,後來被確定為(wei)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人民軍(jun) 隊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的征途上,又立起了一個(ge) 閃光的坐標。

  11月1日,號稱“開國元勳師”的美軍(jun) 騎兵第1師,在朝鮮北部重要的交通樞紐雲(yun) 山鎮集結,準備由此向北繼續進攻。

  傲慢的美軍(jun) 沒有想到中國會(hui) 出兵參戰。誌願軍(jun) 39軍(jun) 在炮火掩護下,向雲(yun) 山發起進攻。誌願軍(jun) 戰士攻入城內(nei) ,發現對手竟是美軍(jun) 王牌師。官兵們(men) 血脈賁張,鬥誌更加昂揚:“打的就是你這個(ge) 王牌師!”

  誌願軍(jun) 取得了同美軍(jun) 在朝鮮戰場首次較量的勝利。美騎兵第1師遭受重創,第8團大部被殲。

  第一次戰役,誌願軍(jun) 殲敵1.5萬(wan) 餘(yu) 人,將“聯合國軍(jun) ”打退到清川江以南,用勝利初步穩定了朝鮮戰局,站穩了腳跟。

  然而,生死較量才剛剛開始。

  11月21日,美第7師推進到鴨綠江邊的惠山鎮。24日,“聯合國軍(jun) ”總司令麥克阿瑟乘飛機到鴨綠江上空巡視一圈,向全世界宣布總攻勢開始,並說:“我希望我的話可以兌(dui) 現,就是孩子們(men) 可以回家過聖誕節。”

  就在麥克阿瑟口出狂言的第二天,誌願軍(jun) 全線發起戰役反擊。

  鬆骨峰,一個(ge) 曾讓億(yi) 萬(wan) 中華兒(er) 女熱血沸騰的地名。11月30日拂曉,誌願軍(jun) 38軍(jun) 112師335團為(wei) 追擊南逃美軍(jun) ,一路穿插到這裏。美軍(jun) 數十門火炮和10餘(yu) 輛坦克集中射擊,並投下大量凝固汽油彈,陣地上一片火海。誌願軍(jun) 戰士帶著滿身火焰撲向敵人,展開殊死搏鬥。

  慘烈的鬆骨峰戰鬥被寫(xie) 入《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中。從(cong) 此,“最可愛的人”成了誌願軍(jun) 將士的光榮稱號。

  長津湖,一個(ge) 令美軍(jun) 膽戰心驚的地方。擔負東(dong) 線作戰任務的誌願軍(jun) 第9兵團在這裏與(yu) 美軍(jun) 第10軍(jun) 展開激戰。

  大雪紛飛,寒風徹骨,氣溫驟降至零下30多攝氏度。緊急入朝的第9兵團官兵衣著單薄,缺糧少彈。他們(men) 向裝備著最現代化武器、戰鬥力強大的美軍(jun) 陸戰第1師和步兵第7師發起猛攻。

  “我們(men) 的勝利是拚出來的!”91歲的誌願軍(jun) 老兵常宗信,當年是27軍(jun) 79師司令部參謀,不知多少次夢裏回到70年前浴血拚殺的長津湖戰場,“太冷了,實在是太冷了。被凍死的戰友太多了,我的耳朵、鼻腔都被凍壞了,至今還有後遺症。”

  就是在這次戰役中,常宗信所在的27軍(jun) 創造了令世人震驚的戰果——全殲美軍(jun) “北極熊團”。

  在誌願軍(jun) 的猛烈進攻下,美軍(jun) 遭遇了“陸軍(jun) 史上最大的敗績”,向三八線以南全線撤退。

  1950年11月7日至12月24日展開的第二次戰役,誌願軍(jun) 粉碎了“聯合國軍(jun) ”占領全朝鮮的企圖,徹底扭轉了朝鮮戰局。

  1951年上半年,誌願軍(jun) 與(yu) “聯合國軍(jun) ”在三八線南北地區連續進行三次戰役,迫使美國當局調整朝鮮戰爭(zheng) 政策,謀求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戰爭(zheng) 。

  殘酷的戰鬥中,誌願軍(jun) 在每一個(ge) 陣地上都與(yu) 敵人展開反複爭(zheng) 奪,大量殺傷(shang) 敵有生力量。天德山、馬良山、金城川……誌願軍(jun) 的每一塊陣地都成為(wei) 美軍(jun) 士兵的墳墓。

  在戰場上,美軍(jun) 使用了除核武器之外的所有新式武器,仍然無法占到便宜。1953年7月27日10時,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字。

  “聯合國軍(jun) ”第三任總司令馬克·克拉克後來在回憶錄中寫(xie) 道:“我成了曆史上第一位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司令官……”

  與(yu) 克拉克的“失望和痛苦”相反,彭德懷則自豪地宣告:“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dong) 方一個(ge) 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ge) 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

  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是人民軍(jun) 隊的立威之戰。

  軍(jun) 事科學院研究員張幼明認為(wei) ,在朝鮮戰場,我軍(jun) 經受住了現代戰爭(zheng) 的嚴(yan) 峻考驗,創造了以劣勢技術裝備戰勝優(you) 勢技術強敵的新戰法和新經驗,充分展現了我軍(jun) 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錘煉出一大批能夠打贏現代戰爭(zheng) 的軍(jun) 事人才。戰爭(zheng) 的洗禮,促進了我國軍(jun) 事理論和軍(jun) 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加速了我軍(jun) 由單一軍(jun) 種作戰向諸軍(jun) 兵種聯合作戰轉變的進程,推進我軍(jun) 進入了建設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強大軍(jun) 隊的新階段。

  從(cong) 抗美援朝的戰火硝煙中走來,今天的人民軍(jun) 隊在習(xi) 近平強軍(jun) 思想指引下,正向著實現黨(dang) 在新時代的強軍(jun) 目標、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闊步前進。

  精神之戰

  “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我們(men) 戰勝前進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動力”

  遼寧丹東(dong) ,抗美援朝紀念館。

  自今年9月19日重新開放以來,全國各地遊客和觀眾(zhong) 紛紛來到這裏,追思曆史,緬懷先烈。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不僅(jin) 奏響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凱歌,而且鍛造出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紀念館館長劉靜媛說,“這種精神,是我們(men) 戰勝前進路上一切艱難險阻的強大動力!”

  這是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yu) 一切、為(wei) 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yan) 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yi) 精神的史詩——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xiang) ……”70年前,正是在這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鼓舞下,誌願軍(jun) 炮兵1師27團3營8連通訊員趙雲(yun) 和戰友們(men) 一批批前赴後繼奔赴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

  “我們(men) 要為(wei) 國盡力,為(wei) 國盡忠。”趙雲(yun) 和戰友們(men) 堅信,他們(men) 將捍衛年輕共和國的安全與(yu) 尊嚴(yan) 。

  “祖國在我們(men) 的身後,人民在我們(men) 的身邊。”對祖國和人民深沉的愛,是誌願軍(jun) 將士的精神支柱。在誌願軍(jun) 出國作戰的日子裏,全國掀起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運動。青年學生踴躍參軍(jun) ,大批醫療隊和鐵路員工、支前民工開赴戰場,慰問信、慰問袋紛紛湧向前線,極大鼓舞了前方將士的鬥誌。與(yu) 此同時,轟轟烈烈的捐獻飛機大炮運動也在全國展開。據不完全統計,僅(jin) 僅(jin) 一年時間,捐獻的錢款可購買(mai) 戰鬥機3710架。

  誌願軍(jun) 飛行員韓德彩就是駕駛著祖國人民捐獻的戰機飛上前線的。在一次空戰中,他擊落了美國空軍(jun) 王牌飛行員費席爾。費席爾被俘後,一定要見見擊落自己的人。

  當費席爾見到年僅(jin) 19歲的韓德彩時,忍不住問:“把我打下來,你可以得到多少獎金?”

  韓德彩把手指一伸:“5萬(wan) 萬(wan) !”

  “5萬(wan) 萬(wan) 美金?”

  “不!5萬(wan) 萬(wan) 顆中國人民的心!”

  這是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yi) 精神的壯歌——

  15軍(jun) 戰士邱少雲(yun) 在作戰潛伏中,不幸被敵人的燃燒彈擊中。為(wei) 了整個(ge) 戰鬥的勝利,他強忍烈火燒身的劇痛,一動不動,直至壯烈犧牲,年僅(jin) 26歲。

  把邱少雲(yun) 遺體(ti) 抬下戰場的誌願軍(jun) 老戰士韓遠泉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老淚縱橫:“1.7米多高的人,遺體(ti) 被燒得僅(jin) 有70厘米左右,那情形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死鷹嶺,一個(ge) 讓美軍(jun) 膽寒的地方。1950年11月28日,在長津湖戰役中,誌願軍(jun) 20軍(jun) 59師177團6連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極寒中堅守死鷹嶺高地,結果穿著單衣的125名官兵全部凍死在陣地上。

  冰天雪地中,官兵們(men) 犧牲後仍然保持著戰鬥姿勢,有的緊握手中鋼槍,有的做著掏手榴彈的動作,有的持槍俯臥戰壕,猶如一個(ge) 個(ge) 隨時準備躍起的冰雕。

  這是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le) 觀主義(yi) 精神的樂(le) 章——

  上甘嶺,美軍(jun) 的“傷(shang) 心嶺”。激戰43個(ge) 晝夜,敵人向這塊3.7平方公裏的高地發射炮彈190多萬(wan) 發,炸彈5000餘(yu) 枚。在誌願軍(jun) 的頑強防禦下,傷(shang) 亡達到2.5萬(wan) 的敵人終於(yu) 撐不住了。誌願軍(jun) 展開決(jue) 定性反擊,全部收複並穩固占領上甘嶺陣地,徹底粉碎敵人進攻。

  戰後的上甘嶺,山頭被削低2米,翻起了1米多厚的碎石,抓起一把砂土就有十幾塊彈片。誌願軍(jun) 創造了世界戰爭(zheng) 史上防禦作戰的奇跡。

  年輕的誌願軍(jun) 空軍(jun) 搏擊長空,以“空中拚刺刀”的勇氣,給號稱“王牌”的美國空軍(jun) 以沉重打擊,擊落敵機330架,擊傷(shang) 95架,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跡。

  誌願軍(jun) 將士在後期堅守陣地的戰鬥中,常常幾天喝不上水,嘴唇幹裂出血,還有人因在坑道時間太長患上夜盲症,但大家始終保持革命樂(le) 觀主義(yi) 精神,在戰鬥間隙講故事、演小戲,互相激勵鬥誌。大家想方設法布置自己的“陣地之家”,給自己的防炮洞起名叫“立功洞”“英雄洞”“抗美洞”“勝利洞”。

  這是為(wei) 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的篇章——

  20軍(jun) 連長楊根思在連續打退美軍(jun) 陸戰第1師8次進攻後,最後時刻抱起炸藥包與(yu) 敵同歸於(yu) 盡。楊根思被追記特等功,他所在連隊被命名為(wei) “楊根思連”,至今仍保留在人民軍(jun) 隊的序列中。

  上甘嶺戰役中,著名戰鬥英雄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為(wei) 部隊反擊開辟勝利通道,被授予誌願軍(jun) 特級英雄和朝鮮民主主義(yi) 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

  黃繼光犧牲後,毛澤東(dong) 主席把他的母親(qin) 鄧芳芝請到中南海做客,親(qin) 切地說:“黃媽媽,你把黃繼光教育得好啊,教育他為(wei) 人民服務。”

  共和國領袖與(yu) 英雄母親(qin) 的手緊緊握在一起。毛澤東(dong) 的兒(er) 子毛岸英也是一名誌願軍(jun) 戰士。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在敵機轟炸中壯烈犧牲。

  這是為(wei) 了人類和平與(yu) 正義(yi) 事業(ye) 而奮鬥的國際主義(yi) 精神的交響——

  1952年1月2日,朝鮮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

  誌願軍(jun) 戰士羅盛教三次潛入冰冷的水底,用盡最後一絲(si) 力氣,救出朝鮮兒(er) 童崔瑩,自己則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那一年,他剛滿21歲。

  朝鮮人民在羅盛教犧牲的地方豎起了木牌,上麵寫(xie) 著:“生長在朝鮮土地上的人民,都應該永遠記著我們(men) 的友人羅盛教同誌,學習(xi) 他偉(wei) 大的國際主義(yi) 精神。”

  戰爭(zheng) 中,中朝兩(liang) 國人民和軍(jun) 隊休戚與(yu) 共、生死相依,用鮮血凝成了偉(wei) 大的戰鬥友誼。誌願軍(jun) 將士在戰場上英勇殺敵,在平時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鮮人民的一針一線,全力幫助朝鮮人民。

  1958年,朝鮮領導人在歡送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的盛大國宴上,充滿深情地說:“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在朝鮮留下了我們(men) 人民永遠不能忘記的偉(wei) 大功績……你們(men) 所建立的偉(wei) 大功勳,是無產(chan) 階級國際主義(yi) 的榜樣,它將永遠載在進步人類的史冊(ce) 上。”

  “為(wei) 什麽(me) 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wei) 什麽(me) 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進行的“銘記偉(wei) 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yi) ——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有這樣一組數據:“在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先後有290餘(yu) 萬(wan) 誌願軍(jun) 將士入朝參戰,經過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的浴血奮戰,共斃傷(shang) 俘敵71萬(wan) 餘(yu) 人,誌願軍(jun) 戰鬥傷(shang) 亡36萬(wan) 餘(yu) 人……”

  誌願軍(jun) 先後湧現出30多萬(wan) 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個(ge) 功臣集體(ti) 。他們(men) 不愧為(wei) 中華民族的英雄兒(er) 女,不愧為(wei) 祖國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堅強衛士,無愧於(yu) “最可愛的人”的光榮稱號。

  偉(wei) 大的精神穿越時空,照耀中華民族前進的征途。

  從(cong) 曆史走向未來,從(cong) 勝利走向勝利。經曆過抗美援朝戰火洗禮的中國,正意氣風發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征程上。此時此刻,一條永遠顛撲不破的真理再次在人們(men) 心底激蕩起萬(wan) 丈豪情——

  正義(yi) 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3日 08:42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