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住新房,開起刺繡合作社,阿依提拉——增收靠手藝 脫貧有底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化著精致的妝容,阿依提拉·克亞(ya) 巴依的大眼睛裏盛滿了光。穿著自己繡的民族服飾,色彩亮麗(li) ,人顯得很精神,“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我還當上了‘小老板’呢!”

  阿依提拉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塔爾塔吉克民族鄉(xiang) 庫祖村,大山阻隔了她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與(yu) 外界的聯係,也阻攔著他們(men) 的發展。

  2019年8月,得益於(yu) 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阿依提拉和6000多名居住在昆侖(lun) 山深處的村民一起搬進了阿克陶縣絲(si) 路佳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住上了嶄新的房子。“早上醒來,陽光從(cong) 窗戶照到屋子裏,亮亮堂堂的,用水用電都方便。看病也很方便,衛生院就在家門口。”

  “住得好”是第一步,“有錢賺”是貧困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事情。牛羊托管之後,阿依提拉沒了事幹,扶貧幹部來家裏登記個(ge) 人技能和就業(ye) 意願,她提出想自己幹點事情,但又不知從(cong) 何做起。

  阿依提拉在山裏時就喜歡刺繡,精心製作的工藝品被不少人喜歡。但交通不便,連網絡也不通,做出的東(dong) 西隻能自用或者送人,沒辦法變成收入。搬下山後,看到不少人從(cong) 網上買(mai) 東(dong) 西,她覺得自己的刺繡手藝應該能找到用武之地。

  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阿依提拉在絲(si) 路佳苑開起了刺繡合作社,專(zhuan) 門製作塔吉克族傳(chuan) 統服飾和工藝品。“我們(men) 的產(chan) 品賣到了喀什、和田,我個(ge) 人一個(ge) 月能賺6000元以上,還為(wei) 12名貧困村民提供了穩定的就業(ye) 崗位。”

  合作社裏,針線翻飛,精美的刺繡布滿一件塔吉克族姑娘的嫁衣。幾天後,這件嫁衣就會(hui) 被放在阿依提拉的微信朋友圈供人選購。阿依提拉穿著高跟鞋依然腳下生風,忙著整理店裏的產(chan) 品,為(wei) 前來選購的客人介紹產(chan) 品,不時還在微信上接個(ge) 單。

  “我前不久還去州裏和烏(wu) 魯木齊參加了培訓,和各民族的刺繡藝人交流,學習(xi) 他們(men) 的優(you) 點,然後再進行創新。”阿依提拉說,塔吉克族群眾(zhong) 的日常穿著都需要她的產(chan) 品。不僅(jin) 塔吉克族群眾(zhong) ,還有很多人也喜歡這些刺繡,並作為(wei) 工藝品購買(mai) 收藏,生意好得不得了,“我丈夫開了個(ge) 五金店,按照目前的收入水平,今年脫貧完全沒問題。”

  除了阿依提拉這樣的自主創業(ye) 者之外,絲(si) 路佳苑還引入扶貧工廠,發展種植、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設置公益崗位,解決(jue) 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的就業(ye) 問題。目前2900多名有勞動能力的搬遷人口已實現就業(ye) 。2019年,搬遷村民人均收入已過萬(wan) 元。搬出了深山,也給這些貧困戶搬來了希望。藍天白雲(yun) 倒映下來,每個(ge) 人的眼睛裏都是一片晴空。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22日 09:1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靳建朋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