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風起雲(yun) 湧的20世紀,有一場戰爭(zheng) 深刻影響了亞(ya) 洲乃至世界的曆史走向,甚至撬動著今天大國博弈的棋局。
70年前,鴨綠江彼岸的三千裏江山,夜與(yu) 晝被炮火一次次撕裂,20多個(ge) 國家直接或間接卷入戰爭(zheng) ,雙方300多萬(wan) 軍(jun) 隊經過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的浴血搏殺,霸權主義(yi) 者黯然離場,正義(yi) 的旗幟重新在北緯38度線上高高升起,和平的陽光才真正普照古老的東(dong) 方大地。
習(xi) 主席指出:“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之戰。”
如果說,西方軍(jun) 事史學家稱公元前5世紀的馬拉鬆之戰是“歐洲出生時的啼聲”,那麽(me) 發生在20世紀中葉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則是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一聲呐喊。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寫(xie) 道:“朝鮮戰爭(zheng) 對中國而言不隻是平局。它確立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wei) 軍(jun) 事強國和亞(ya) 洲革命中心的地位。它還建立了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令人敬畏的對手的軍(jun) 事威信,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一威信始終不墜!”
其實,基辛格隻說對了一半。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不僅(jin) 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中華民族“換了人間”的崛起之戰,更是世界進步力量“保衛和平”的殊死之戰。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保家衛國,再也沒有什麽(me) 語詞像這4個(ge) 字一樣,能夠深刻揭示中國人民在經受列強長期淩辱後對這場戰爭(zheng) 的理解。
今天,有關(guan)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數據早已揭秘——
在這場戰爭(zheng) 中,重要的戰役、戰鬥134起,平均每周就有一次;誌願軍(jun) 共殲滅以美國為(wei) 首的“聯合國軍(jun) ”71萬(wan) 餘(yu) 人,擊毀和繳獲飛機4268架、坦克1492輛、裝甲車92輛、汽車7949輛,繳獲(不含擊毀)各種火炮4037門……
這是一個(ge) 輝煌的勝利——美國軍(jun) 隊不得不回到中國早就警告它不得跨越的那條著名緯線。
這是一個(ge) 偉(wei) 大的勝利——中國人民從(cong) 此真正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機遇和願景。
從(cong) 勝利的那一刻起,洗雪百年屈辱的中華民族在邁向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道路上步伐更加堅定、自信。
在隨後的歲月裏,無論遇到任何艱難險阻、風險挑戰,中國人民不畏強暴、維護世界和平的決(jue) 心意誌從(cong) 未改變、曆久彌堅。
(二)
中國,東(dong) 北。
70年前的那個(ge) 秋天,遼闊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著豐(feng) 收的年景。
這幕場景,來之不易。當時,從(cong) 持續百年之久的幹戈離亂(luan) 中誕生的新中國剛滿周歲。戰火耕犁的廣袤國土上,到處是斷壁殘垣、瓦礫廢墟,河山欲待重整、神州渴盼歸一、汙泥濁水急需蕩滌……
開國之初,百廢待興(xing) 。經過了長期戰爭(zheng) 磨難的中國人民,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men) 深知和平的寶貴,最積極地維護和平,最堅決(jue) 地反對戰爭(zheng) 。當時,一位詩人曾深情地寫(xie) 道:應該“讓卓婭和舒拉繼續讀中學第九班,讓劉胡蘭(lan) 活到今天成為(wei) 勞動模範……”
但是,一場猝不及防的戰爭(zheng) ,讓新中國的安全環境陡然惡化。
鴨綠江,一江寒水,風波驟起。朝鮮內(nei) 戰爆發後,美國杜魯門政府悍然派兵武裝幹涉,發動對朝鮮的全麵戰爭(zheng) ,並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警告,越過三八線,直逼中朝邊境,甚至悍然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dong) 北邊境城市和鄉(xiang) 村,把戰火燒到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之上。
與(yu) 此同時,美國第7艦隊侵入台灣海峽,派遣空軍(jun) 部隊進駐台灣基地,直接粗暴幹涉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ye) 。
和為(wei) 貴,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然而,也正是中國人,早在兩(liang) 千多年前就明白了一個(ge) 道理:“以戰去戰,雖戰可也。”
抗美援朝這場不期而遇的戰爭(zheng) ,“是帝國主義(yi) 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中國人民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毅然派出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完全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yi) 之舉(ju) ”。
對於(yu) 信奉“真理隻在大炮射程之內(nei) ”的叢(cong) 林法則、叫囂把中國“炸回到石器時代”的戰爭(zheng) 狂人,僅(jin) 靠聲明和抗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men) 隻有也必須用侵略者聽得懂的方式進行嚴(yan) 正回擊。
一個(ge) 剛剛結束百年苦難的古老民族,一個(ge) 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如果麵對戰火燃燒到家門口而無動於(yu) 衷,是難以在世界上挺直腰板的,和平生活也隻能是一個(ge) 奢望。在關(guan) 鍵時刻敢於(yu) 亮劍,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作出的曆史選擇。
“唇亡則齒寒,戶破則堂危。”殷鑒不遠,日本軍(jun) 國主義(yi) 鯨吞朝鮮而後蠶食中國,從(cong) 而使中朝兩(liang) 國先後淪為(wei) 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慘痛教訓刻骨銘心。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1950年那個(ge) 秋天,應朝鮮黨(dang) 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dong) 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jue) 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曆史使命。
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新中國曆史上一個(ge) 特殊的軍(jun) 事名詞由此誕生。它將在以後的日子裏被全世界所關(guan) 注,並最終成為(wei) 堅強、無畏、勇敢的代名詞,也因它為(wei) 維護正義(yi) 、反對強權所建立的不朽功勳而永垂史冊(ce) 。
中國人民派出自己的優(you) 秀兒(er) 女參戰,是麵對侵略威脅,不得不打,必須打勝,別無選擇。
曆史的銜接,竟然如此間不容發。中國國內(nei) 解放戰爭(zheng) 最後一場戰役——昌都戰役結束的第二天,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第一場戰鬥——雲(yun) 山阻擊戰打響了。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給美國人留下最深的一個(ge) 印象,就是中國人說話是算數的,中國人為(wei) 了捍衛追求幸福生活與(yu) 和平發展的權利、為(wei) 了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是有紅線和底線的。
紅線絕不容超越,底線絕不容踏破——
過去是如此,現在是如此,將來也是如此。
(三)
長津湖戰役中,美國戰地記者鄧肯拍攝了一張著名的照片——一名美軍(jun) 士兵臉上生滿凍瘡、目光呆滯、仰望蒼天。
當時,正值西方聖誕節的前一天,鄧肯問這名士兵想要得到什麽(me) ?沉思許久的士兵吐出一個(ge) 詞——明天。
然而,許多美軍(jun) 士兵再也見不到明天了。
在長津湖戰役中,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攻入西伯利亞(ya) 、號稱“北極熊團”的美第7師第31團被全殲。該團印有“白頭鷹”的藍色軍(jun) 旗,作為(wei) 誌願軍(jun) 的戰利品,至今被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中。
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誌願軍(jun) 先後橫掃美國“開國元勳師”騎兵1師,打垮號稱“永遠忠誠”的陸戰1師,粉碎“決(jue) 不當第二”的步兵2師,讓“聯合國軍(jun) ”10天潰逃300多公裏,被殲3.6萬(wan) 餘(yu) 人。
這是一幕怎樣的戰爭(zheng) 奇觀!衣衫襤褸的誌願軍(jun) 官兵,拿著美軍(jun) 認為(wei) 扔進煉鋼爐都不配的簡陋武器,吃著美軍(jun) 認為(wei) 連飼料都不如的少量食物,在漫天飛雪的崇山峻嶺中,頂著成噸落下的鋼鐵火雨,前赴後繼追逐著敵人的坦克和卡車,生生造就了“美國陸軍(jun) 史上的最大敗績”。
誌願軍(jun) 的浴血奮戰,深深震撼了對手,也深深震撼了世界。
位於(yu) 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廣場的朝鮮戰爭(zheng) 紀念園,有這樣一組雕塑——19個(ge) 臉上寫(xie) 滿疲憊、眼神驚恐、身披鬥篷的美軍(jun) 士兵,似乎正在穿過一片危機四伏的戰場。
這樣的驚恐,幾乎貫穿了整個(ge) 戰爭(zheng) 的五次戰役。
美國人的心中,一定充滿了疑惑——如果戰爭(zheng) 勝負的天平單單取決(jue) 於(yu) 物質力量的比拚,這場戰爭(zheng) 本來不應該有任何懸念。
據統計,1950年美國一共生產(chan) 了8700餘(yu) 萬(wan) 噸鋼,接近世界總產(chan) 量的一半,而中國隻生產(chan) 了大約60萬(wan) 噸鋼,還不到美國的百分之一。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史》記載,美軍(jun) 即使攻擊誌願軍(jun) 一個(ge) 連的陣地,也會(hui) 動輒用幾十輛坦克,且有飛機支援,發射炮彈多達2000到3000發,而誌願軍(jun) 在前三次戰役中,總共才發射炮彈5341發。
當時美軍(jun) 一個(ge) 軍(jun) 擁有坦克430輛,誌願軍(jun) 最初入朝的6個(ge) 軍(jun) ,一輛坦克也沒有,某主力軍(jun) 90%的戰鬥員仍在用日軍(jun) 1905年設計的三八式步槍……
於(yu) 是,驕橫的“聯合國軍(jun) ”總司令麥克阿瑟戰前在威克島上會(hui) 晤總統杜魯門,自然得出這樣的邏輯——中國參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言外之意,我比你強大,飛機大炮比你多,你就不敢跟我真打!
威克島,Wake Island,英語“醒來之島”的意思。但是,至少這位美國五星上將當時是不夠清醒的。
麥克阿瑟真正醒來,是在多年之後。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強大的對手,他的傲慢與(yu) 偏見,讓他和他的士兵,付出了慘重代價(jia) 。
抗美援朝,是中華民族百年以來揚眉吐氣的一仗,既打出了國家安寧,也打出了民族尊嚴(yan) ,更打出了一支軍(jun) 隊麵對強敵的自信。
朝鮮五聖山,有兩(liang) 個(ge) 小小的高地——上甘嶺。發生在這裏的那場戰役,使這裏成為(wei) 美軍(jun) 的“傷(shang) 心嶺”,也成為(wei) 整個(ge) 世界重新認識中國、重新認識中國軍(jun) 隊的“分水嶺”。
43天的上甘嶺之戰,“聯合國軍(jun) ”發射了190多萬(wan) 發炮彈,投下5000多枚炸彈,付出了2.5萬(wan) 餘(yu) 人的傷(shang) 亡,卻依然沒有跨越這兩(liang) 座幾乎被炮火削平了的小山包。
上甘嶺戰役的沙盤,後來擺放在了西點軍(jun) 校的課堂裏。
1997年,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國防大學教授訪問西點軍(jun) 校。一名美軍(jun) 中校指著上甘嶺戰役的沙盤問道:“我們(men) 知道你們(men) 隻有兩(liang) 個(ge) 連的兵力守衛,但是不明白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7個(ge) 營就是攻不下來。”
其實,這個(ge) 懸念一點也不“懸”——
從(cong) 自然界中攫取的物質的鋼鐵是有限的,而從(cong) 中國人民心中喚醒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cong) 中國軍(jun) 人心中煥發的保家衛國的意誌力量則是無窮的。
(四)
這是一把來自抗美援朝戰場的軍(jun) 號。
軍(jun) 號的主人,叫張群生,誌願軍(jun) 第124師4連司號員。
黃草嶺之戰,張群生所在的4連擔負最前沿的煙台峰阻擊任務。戰至最後,全連隻剩下17個(ge) 人。
夜幕降臨(lin) ,張群生一次次吹響軍(jun) 號,遠處的指揮所聽懂了時斷時續的號聲:陣地還在!
這也是美軍(jun) 第一次近距離聽到中國軍(jun) 隊的軍(jun) 號聲。《最寒冷的冬天》作者、美國隨軍(jun) 記者大衛·哈伯這樣寫(xie) 道:“對於(yu) 這種聲音,隻怕很多人在此後終生難忘,因為(wei) 他們(men) 很快就會(hui) 知道,這種聲音代表著中國軍(jun) 隊即將投入戰鬥……”
激昂的號角,是召喚、是信心,是力量、是勇氣。對於(yu) 誌願軍(jun) 官兵來說,每當軍(jun) 號吹響,就是衝(chong) 鋒陷陣的關(guan) 頭,就是血性迸發的時刻。
天欲裂,鐵在燒。中華民族不可侵犯的民族尊嚴(yan) ,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強烈追求,在與(yu) 世界列強血與(yu) 火的較量中日益清晰起來。
創造這一切的,是一名名平凡的戰士——
1952年10月20日,21歲的黃繼光用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此前的10月12日夜,同樣年輕的邱少雲(yun) 在奉命潛伏時,被敵人的燃燒彈點燃了身體(ti) ,他卻紋絲(si) 未動。
沒有從(cong) 天而降的勝利,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犧牲。這種敢於(yu) 勝利的豪氣,這種一往無前的血性,被對手稱之為(wei) “謎一樣的東(dong) 方精神”,其源頭來自哪裏?
習(xi) 主席說:“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的力量源泉及其獲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是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鬥爭(zheng) 的正義(yi) 性。”正是深刻認識到戰爭(zheng) 的正義(yi) 性,“誌願軍(jun) 將士才會(hui) 有愈戰愈勇的旺盛鬥誌和高昂士氣,才能不斷創造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戰爭(zheng) 奇跡”。
於(yu) 是,麵對長津湖畔“50年不遇的嚴(yan) 寒”的漫天風雪,誌願軍(jun) 某部6連頑強阻擊敵軍(jun) ,125名官兵凍僵後仍持槍俯臥戰壕,凝固成永恒的冰雕。
於(yu) 是,麵對“能夠融化鋼鐵的密集轟炸”,誌願軍(jun) 某部堅守在狹窄的鐵原地區阻擊敵軍(jun) 13個(ge) 晝夜。完成任務後,“一個(ge) 師隻剩一個(ge) 團”“鐵原變成了‘血原’”。
於(yu) 是,黃繼光壯烈犧牲10天後,接任他的班長呂慕祥再次演繹了撼天動地的壯舉(ju) ——多處負傷(shang) 後,他拉響手雷撲向敵人地堡……在那場戰鬥中,拉響手榴彈、爆破筒與(yu) 敵同歸於(yu) 盡,舍身炸碉堡、堵槍眼的英雄,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
“我們(men) 向誌願軍(jun) 忠烈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今年9月27日上午,搭載第七批在韓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的空軍(jun) 運-20運輸機飛行員與(yu) 機場塔台的空中對話,代表了全國人民的熾烈情感。
2014年以來,我國先後迎回7批716位在韓誌願軍(jun) 烈士遺骸,安葬於(yu) 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在那場戰爭(zheng) 中,197653名中華兒(er) 女在開滿金達萊花的土地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一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史詩。兩(liang) 年零九個(ge) 月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誌願軍(jun) 湧現出近6000個(ge) 功臣集體(ti) 和30多萬(wan) 名英雄功臣。
“峻極高山齊仰止,誓將紙虎化為(wei) 塵。”在這場較量中,誌願軍(jun) 將士以巨大的犧牲捍衛了新生共和國的安全、保衛了人民和平生活的環境,把擁有先進陸海空軍(jun) 和原子彈的美國人打到了談判桌邊。
英雄的誌願軍(jun) ,改變了整個(ge) 世界注視中國的眼神,也使中國贏得了對手的尊敬。
美軍(jun) 第2師有個(ge) 團長叫保羅·弗裏曼,在二戰時期曾在中國當過武官。當《芝加哥日報》的記者問及他誌願軍(jun) 與(yu) 當年國民黨(dang) 軍(jun) 隊的區別,弗裏曼愣怔了半晌,說出一句話——“他們(men) 不再是同一批中國人了!”
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個(ge) 國家的勃興(xing) ,聳峙的是風骨。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五)
1958年,誌願軍(jun) 第20兵團從(cong) 朝鮮凱旋,竟然神秘地在西方情報網上“消失”了。
今日向何方?直指昆侖(lun) 山下。
這支征塵未洗的大軍(jun) 開進西北戈壁,開始建設中國自己的核試驗基地。
殘酷的戰爭(zheng) ,自有它無法變更的規律和法則。輝煌的戰績,是熱血和犧牲寫(xie) 就的,背後隱藏著誌願軍(jun) 裝備技術與(yu) 對手存在代差的現實。在硬碰硬的對決(jue) 和較量中,誌願軍(jun) 深刻認清了對手,也深刻認清了自己。
在抗美援朝戰爭(zheng) 中,中央軍(jun) 委係統地總結同高度現代化裝備的美軍(jun) 作戰的經驗,適應現代化戰爭(zheng) 的要求,邁開了建設強大的正規化、現代化軍(jun) 隊的曆史步伐。
1952年6月6日,朝鮮戰場前線激戰正酣,一紙電令卻將誌願軍(jun) 代司令員兼代政治委員陳賡召回了北京。這位滿身硝煙的戰將被委以重任——組建軍(jun) 事工程學院,為(wei) 我軍(jun) 培養(yang) 高素質裝備技術人才。
在戰爭(zheng) 中學習(xi) 戰爭(zheng) ,在戰爭(zheng) 中學會(hui) 辦校。誌願軍(jun) 副司令員楊得誌,回國後進入軍(jun) 事學院學習(xi) ,並兼任戰役係主任。學習(xi) 期間,他被任命為(wei) 誌願軍(jun) 司令員。
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成為(wei) 中國軍(jun) 隊走向現代化的引擎,國防和軍(jun) 隊現代化建設進入快車道。兵種,從(cong) 單一走向合成;裝備,從(cong) 落後走向先進。戰法,轉入協同;戰將,宛如群星。
朝鮮戰場勝利的號角猶在耳畔,世界又被一聲聲東(dong) 方巨響所震撼。以“兩(liang) 彈一星”為(wei) 核心的國防尖端科技成就,宣告了中華民族捍衛發展權利、自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的決(jue) 心,成為(wei) 新中國興(xing) 旺發展的標誌。
用勝利奠基和平,用強大鞏固和平,是一支軍(jun) 隊對使命最好的回答。
難怪,“聯合國軍(jun) ”最後一任總司令克拉克曾經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men) 的失敗,在於(yu) 我們(men) 沒有打敗對方,甚至對方更強大。
一切早已開始,一切遠未結束。
如果長眠的誌願軍(jun) 英烈在天有靈,他們(men) 會(hui) 含笑九泉——
他們(men) 熱愛的和平,被一代代中國軍(jun) 人記在心頭、捧在手心;他們(men) 盼望的強大,被一代代英雄傳(chuan) 人視為(wei) 使命、熱血踐行。
21世紀的人民軍(jun) 隊,已經成為(wei) 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強大軍(jun) 隊,正沿著中國特色強軍(jun) 之路,向著實現黨(dang) 在新時代的強軍(jun) 目標、把人民軍(jun) 隊全麵建成世界一流軍(jun) 隊闊步前進。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改革重塑的人民軍(jun) 隊體(ti) 製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麵貌一新:充實、合成、多能、靈活的部隊編成逐步形成,戰略預警、遠海防衛、戰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戰力量得到充實加強,國產(chan) 航母、新型戰機、先進導彈、新一代戰車等裝備部隊並形成作戰能力……
昨天,誌願軍(jun) 將士用勝利創造了數十年繁榮安定的和平環境。
今天,我們(men) 必須為(wei) 了新的勝利,開始新的出發。
環顧寰宇,當今的我們(men) 並不是生活在一個(ge) 和平的世界,而是有幸生活在一個(ge) 和平的國家。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舊的冷戰思維暗流湧動,霸權主義(yi) 、強權政治卷土重來,我國國家安全的隱憂不斷加大,“黑天鵝”“灰犀牛”可能不期而至。
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men) 要和平,我們(men) 要發展,我們(men) 要穩定,我們(men) 要複興(xing) ,但有些勢力卻蓄意搗亂(luan) 、羈絆掣肘、醜(chou) 化打壓、抹黑訛詐、威脅恫嚇……
這樣的伎倆(lia) ,中國早就見識過。這樣的圖謀,中國早就粉碎過。“任何外國不要指望我們(men) 會(hui) 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們(men) 會(hui) 吞下損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軍(jun) 事手段,始終是維護國家安全的保底手段。我們(men) 必須強化憂患意識,提高打贏能力,回答好新時代的“勝戰之問”“價(jia) 值之問”“本領之問”,時刻保持盤馬彎弓、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忠實履行好“四個(ge) 戰略支撐”的神聖使命,決(jue) 不允許祖國疆土有半寸丟(diu) 失,決(jue) 不允許民族複興(xing) 進程被擾亂(luan) 打斷。
過去,槍響之後,我們(men) 能夠打贏戰爭(zheng) 讓槍聲不再響起。
今天,槍響之前,我們(men) 要能遏製戰爭(zheng) 讓敵人不敢開槍。
(六)
黑雲(yun) 壓,城欲摧。
一張老照片令人扼腕歎息:1900年八國聯軍(jun) 進攻北京,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圍觀,有的竟幫著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張老照片則使人歡欣振奮:凱旋的誌願軍(jun) 英雄被群眾(zhong) 簇擁在中間,臉上掛著自信和驕傲的軍(jun) 民在為(wei) 勝利歡呼……
民族覺醒,全民抗爭(zheng) ,是戰勝一切侵略的首要條件。抗美援朝戰爭(zheng) 所激發的中華民族自尊、自信和強烈的愛國主義(yi) 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動中華民族走向複興(xing) 的巨大動力。
這是一場真正全民參與(yu) 的正義(yi) 之戰。毛澤東(dong) 意味深長地說:“帝國主義(yi) 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半個(ge) 世紀歲月流轉。很多人都沒有想到,曾經一盤散沙的古老民族,麵貌竟然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舊社會(hui) “抓丁拉伕”的惡習(xi) 無影無蹤,全國城鄉(xiang) 到處出現父母送兒(er) 女、妻子送丈夫、兄弟爭(zheng) 相入伍的感人場麵,“征兵就像挑女婿”,“最可愛的人”成了人人向往、人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敵”這樣親(qin) 痛仇快的現象被掃入曆史垃圾堆,“成千成萬(wan) 的鐵路職工、汽車司機和民工紛紛到朝鮮前線去擔任戰地的各種運輸與(yu) 勤務工作,保證了戰鬥任務的勝利進行”。
——“妥協退縮”的思潮早已成“過街老鼠”,知識分子為(wei) 支援前線的愛國事業(ye) 鼓與(yu) 呼,醫務工作者組織大批醫療隊奔赴前線,“為(wei) 最可愛的人購買(mai) 飛機大炮”的捐款熱潮席卷了每一個(ge) 社會(hui) 層麵、每一個(ge) 社會(hui) 角落……
28歲的豫劇演員常香玉帶領劇社,踏遍半個(ge) 中國,通過178場義(yi) 演,捐獻了一架價(jia) 值15億(yi) 舊幣的米格-15戰鬥機。
一年兩(liang) 個(ge) 月後,常香玉隨第二屆赴朝慰問團到戰場慰問演出。此時,由祖國各行各業(ye) 捐贈的戰機,正在他們(men) 的頭頂飛翔。
這是令人震驚的捐款數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國捐款總額達55650.6億(yi) 元舊幣,可購買(mai) 戰鬥機3710架!
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誌願軍(jun) 老兵朱憲臣回憶,在部隊分發炒麵時,分到他手裏的炒麵袋上,竟赫然寫(xie) 著中央首長鄧子恢的名字。為(wei) 了這場戰爭(zheng) 的勝利,周恩來總理也曾帶頭動手、揮汗如雨地炒麵。中國人民的領袖毛澤東(dong) 主席,則為(wei) 這場戰爭(zheng) 貢獻了長子……
“湘水之岸,英木蒼蒼。身在異域,魂歸故鄉(xiang) 。鳳凰涅槃,人天共仰。為(wei) 國舍命,日月同光。”
彭德懷在戰爭(zheng) 總結報告中寫(xie) 道:抗美援朝運動所引起的祖國麵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變以及人民政治覺悟和組織性的空前高漲,又轉而成為(wei) 鼓舞全軍(jun) 勇氣百倍、愈戰愈強的最重要的力量。
從(cong) “男女老少齊動手,家家戶戶做炒麵”,到工人兄弟喊響“工廠即戰場、機器即槍炮”的戰鬥口號,開展愛國主義(yi) 勞動競賽;從(cong) 一封封如雪片般飛往前線的慰問信,到一個(ge) 個(ge) 裝滿純真童心的儲(chu) 錢罐……
習(xi) 主席曾感慨地說:“正是由於(yu) 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才形成了同仇敵愾、戰勝一切困難和強大敵人的無窮力量,才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勝利。”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yi) 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強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隻要在東(dong) 方一個(ge) 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占一個(ge) 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複返了!”
一個(ge) 擁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時間,付出難以想象的巨大犧牲,蕩滌了舊世界的汙泥濁水,使飽經磨難的東(dong) 方古國煥發了氣衝(chong) 霄漢的熱情,展現出萬(wan) 眾(zhong) 一心的團結,“聯合為(wei) 一支巨大的洪流,衝(chong) 破了一切困難,把抗美援朝鬥爭(zheng) 引向偉(wei) 大的勝利”,這就是響當當的正義(yi) 。
一個(ge) 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僅(jin) 僅(jin) 用了70多年的時間,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團結億(yi) 萬(wan) 人民胼手胝足、共同奮鬥,不僅(jin) 創造了人類發展奇跡,更讓發展成果惠及全球,這就是響當當的正義(yi) 。
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弘揚和光大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人民軍(jun) 隊的革命精神,鍛造出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yu) 一切、為(wei) 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yan) 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yi) 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yi) 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le) 觀主義(yi) 精神,為(wei) 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wei) 了人類和平與(yu) 正義(yi) 事業(ye) 而奮鬥的國際主義(yi) 精神。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70年過去,這些精神已經深深融入幾代中國人的血脈靈魂,成為(wei) 中華民族直麵挑戰、敢於(yu) 鬥爭(zheng) 、戰勝一切困難和敵人的寶貴精神財富。
新中國不是被嚇大的,“偉(wei) 大的擔子要由偉(wei) 大的人民一起挑”。
如欲奮一戰而勝萬(wan) 戰,必須聯萬(wan) 心而作一心。
(七)
世界編年史上,出現了一個(ge) 意味深長的疊印。
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打響了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第一次戰役;21年後的同一天——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了在聯合國一切合法權利。
看似巧合的曆史,實則有它必然的邏輯。
透過曆史的細節,往往能看到人心向背,能看到大勢所趨。
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直到晚年還清晰記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1950年10月,他正在東(dong) 歐參加“保衛世界和平大會(hui) ”,當誌願軍(jun) 收複平壤的消息傳(chuan) 來,幾千名各國與(yu) 會(hui) 代表邊鼓掌邊高呼“新中國萬(wan) 歲”,時間竟長達十餘(yu) 分鍾。
從(cong) 世界格局的走向去觀察、從(cong) 人類和平的進程去考量,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勝利,“極大提高了我國國際地位,極大鼓舞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人民爭(zheng) 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義(yi) 事業(ye) ,極大推進了世界和平與(yu) 人類進步事業(ye)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正義(yi) 戰爭(zheng) 必然會(hui) 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的鼎力支持。
誌願軍(jun) 入朝作戰不久,伍修權率領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大會(hui) ,譴責美軍(jun) 的一係列侵略暴行,成為(wei) 當時“世界頭號新聞”,美國各地同情者“送來的鮮花堆滿了房間”。
1952年初,美軍(jun) 在朝鮮和中國東(dong) 北地區實施細菌戰,引起全世界進步人士的強烈反對。世界和平理事會(hui) 、世界工會(hui) 聯合會(hui) 、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hui) 等國際性組織先後發表聲明,堅決(jue) 抗議美軍(jun) 進行細菌戰的罪行。
蘇聯及廣大社會(hui) 主義(yi) 國家積極支持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zheng) 。僅(jin) “一五”期間,蘇聯就援助中國156個(ge) 重點工程,東(dong) 歐國家援助中國108個(ge) 大型工程,這些項目奠定了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ye) 化的基礎,有力地支援了朝鮮前線的對敵鬥爭(zheng) 。
正義(yi) 必將戰勝邪惡,真理必將戰勝強權——這是一條人類社會(hui) 的公理,也是中國軍(jun) 人為(wei) 之奮鬥的信念。
2016年7月10日,南蘇丹首都朱巴市朱巴山腳下,中國維和步兵營戰士李磊、楊樹朋在哨位上壯烈犧牲。消息傳(chuan) 回,人們(men) 在悲痛之餘(yu) 發現,他們(men) 的部隊有一個(ge) 光榮的名字——“楊根思連”。
1950年11月29日,該連連長楊根思和戰友連續打退敵人8次進攻後彈盡糧絕,毅然引爆炸藥包與(yu) 40多個(ge) 敵人同歸於(yu) 盡。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新時代“楊根思連”的官兵,依然銘記著老連長的誓言。
時間的風雨洗刷著昨天的記憶,曆史的車輪已將昔日彈坑輾壓平整。誌願軍(jun) 先輩為(wei) 正義(yi) 而戰、為(wei) 和平犧牲的血性擔當依然在中國軍(jun) 人的血脈中流淌:“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今天,從(cong) 地中海畔的黎巴嫩到西非馬裏,從(cong) 紅海沿岸的蘇丹到中非剛果(金),中國維和官兵暫別安寧的環境和摯愛的親(qin) 友,直麵異國他鄉(xiang) 紛飛的戰火和肆虐的疾病,履行大國擔當、捍衛世界和平。
從(cong) 中國海軍(jun) 護航編隊幫助德國、日本、巴基斯坦等國僑(qiao) 民撤離也門,到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助力沿線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從(cong) 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到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zhai) 務償(chang) 付倡議”……
一個(ge) 個(ge) 務實的行動,讓世界感受到什麽(me) 是大國擔當,也生動詮釋著什麽(me) 是人類情懷。
一個(ge) 曆經苦難、浴火重生的國家,以新的理念、新的構想,為(wei) 我們(men) 這個(ge) 聯係更加緊密的世界描繪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天下一家”的願景。
今天的世界,每一秒都是馬克思所說的“世界時間”。今天的中國,早已是世界之中國。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我們(men) 始終與(yu) 世界人民真誠相處、守望相助,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積極為(wei) 世界和平發展作貢獻,努力維護全人類和諧相處、共享繁榮的安定局麵——
“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八)
2020年9月17日,威海劉公島。
這天,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號”一塊鐵甲出水,喚起了人們(men) 對126年前那場失敗戰爭(zheng) 的慘痛回憶——它的手足兄弟“鎮遠”,曾被擄到日本作為(wei) 戰利品展示。
那一敗,華夏陸沉,痛徹心扉。
兩(liang) 天後的9月19日,一級戰鬥英雄、空軍(jun) 原司令員王海上將的追悼會(hui) 在北京舉(ju) 行。
老英雄魂歸雲(yun) 天,他當年擊落擊傷(shang) 9架敵機的米格-15戰機依然陳列在中國人民革命軍(jun) 事博物館內(nei) ,記錄著70年前“中國仿佛一夜之間成為(wei) 空軍(jun) 強國”的傳(chuan) 奇。
那一勝,醒獅揚威,舉(ju) 國振奮。
千裏流淌的鴨綠江,目睹了兩(liang) 支不同時代軍(jun) 隊的成敗,也見證了一個(ge) 民族在不同時代的榮辱。
1953年9月12日,毛澤東(dong) 在聽取抗美援朝工作報告後指出:抗美援朝的勝利是偉(wei) 大的,是有很重要的意義(yi) 的……美帝國主義(yi) 並不可怕,就是那麽(me) 一回事。我們(men) 取得了這一條經驗,這是一條了不起的經驗。
鑒往事,知來者。既往的曆史由一次次戰爭(zheng) 相連而成,和平隻是兩(liang) 次戰爭(zheng) 的間歇。
攸關(guan) 國運的戰爭(zheng) 往往是曆史的拐點:勝,則向上提升、昌明繁盛;敗,則向下沉淪、內(nei) 憂外患。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zheng) 後,中國與(yu) 列強的“和約”越簽越多,和平卻離中國人越來越遠,戰亂(luan) 頻仍,積貧積弱……人民夢想和平,如大旱之中渴盼甘霖。
止戈為(wei) 武,能戰方能止戰。重大曆史事件,曾被哲學家比作劃過天際、切割時空的閃電,它往往會(hui) 在消失時留下一道分野,並重新定義(yi) “閃電之前”與(yu) “閃電之後”的世界格局。
“以鬥爭(zheng) 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沒有鬥爭(zheng) ,就沒有勝利,就沒有今天的一切。
2020年10月19日,習(xi) 主席在參觀“銘記偉(wei) 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yi) ——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jun)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時指出:“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勝利,是正義(yi) 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
這一偉(wei) 大勝利告訴我們(men) :一個(ge) 覺醒了的、敢於(yu) 為(wei) 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鬥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這一偉(wei) 大勝利啟示我們(men) :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要振興(xing) ,就必須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
70年前的昨天,保衛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維護區域和世界和平,就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yi) 事業(ye) 。
7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蓬勃發展、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就是合乎邏輯、順應潮流的正義(yi) 事業(ye) 。
“正義(yi) 的事業(ye) 是任何敵人也攻不破的。” 70年前,我們(men) 為(wei) 了保衛勝利果實,為(wei) 了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為(wei) 了中國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生活,能夠在那麽(me) 艱難的條件下打敗強大的敵人,今天我們(men) 同樣有信心有決(jue) 心有能力保衛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維護人民安寧和世界和平。
“凡是危害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各種風險挑戰,隻要來了,我們(men) 就必須進行堅決(jue) 鬥爭(zheng) ”,毫不動搖,毫不退縮,直到取得勝利。
一唱雄雞天下白。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的那天起,就再也不會(hui) 屈服於(yu) 任何強權勢力。今天,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dong) 方,怎麽(me) 可能被霸權主義(yi) 的無理施壓和訛詐嚇唬住?今天的中國人民,又怎麽(me) 會(hui) 在強權政治的蠻橫霸淩麵前低頭?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了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
今日何日,今夕何夕?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剝奪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沒有任何力量能夠磨滅中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日新月異的新時代中國,是對為(wei) 奪取抗美援朝戰爭(zheng) 勝利而獻出生命的英烈,為(wei) 保衛祖國、維護和平作出貢獻的先輩最好的告慰。
忠烈千秋,一襟晚照。當年投身抗美援朝戰爭(zheng) 的那批年輕人,如今已漸入人生暮年。那段曆史,對於(yu) 他們(men) 而言,是一段青春的華彩;對於(yu) 國家民族而言,那是一段奮發圖強的家國記憶。
一支軍(jun) 隊對英雄最好的紀念,就是英雄輩出!
一個(ge) 國家對曆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曆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