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扶貧見真功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近年來,各地各級人社部門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強化責任擔當,加大精準扶貧力度,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人社力量。

  青海:讓人才招得來 留得住 用得好

  近年來,青海省人社廳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打好脫貧攻堅戰,關(guan) 鍵在人;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長期穩定致富,都需要人才”的重要論述,緊盯艱苦邊遠地區人才缺口,精準施策,力促人才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開通基層招攬人才“快車道”。持續加大對事業(ye) 單位招聘的支持力度,放寬開考比例、雙語、戶籍等優(you) 惠政策,調整優(you) 化基層中小學教師、衛生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崗位管理製度和結構比例,鼓勵優(you) 秀人才向基層聚集。明確6個(ge) 藏族自治州事業(ye) 單位每年拿出招聘崗位總數的5%定向招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ye) 生,其他事業(ye) 單位優(you) 先招聘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畢業(ye) 生。2019年至今,全省事業(ye) 單位共招聘7000多人,有效解決(jue) 了艱苦地區招人難問題。

  實行基層職稱評審“雙定向”。2019年,青海在省內(nei) 6個(ge) 藏族自治州農(nong) 牧、水利、林草行業(ye) 啟動基層職稱“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工作,通過下放評審權限、放寬專(zhuan) 業(ye) 和科研成果、論文限製、單獨劃定部分職業(ye) 資格考試分數線、參照高海拔工齡折算政策計算服務年限等措施,為(wei) 基層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開通了第二條職稱晉升之路,讓6個(ge) 自治州“自己評、自己聘”。全年,6個(ge) 藏族自治州195名基層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通過“雙定向”拿到了職稱、兌(dui) 現了待遇,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到基層、留基層、為(wei) 基層”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點燃脫貧攻堅“智力引擎”。開展博士後科技服務、專(zhuan) 家基層服務、海外赤子為(wei) 國服務等活動,邀請生態農(nong) 牧業(ye) 、環保、醫療衛生領域高層次專(zhuan) 家聚集“三區三州”“六盤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開展技術指導和帶教幫扶。2019年以來,共邀請高層次專(zhuan) 家43名,對接技術項目70餘(yu) 個(ge) ,有力促進了智匯三江源、助力新青海工作常態化開展。在省優(you) 秀專(zhuan) 家、優(you) 秀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選拔中,對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和非公經濟組織給予名額傾(qing) 斜。2019年,8名艱苦邊遠地區、基層一線人員和3名非公經濟組織人員入選。

  配製人才紮根基層的“定心丸”。持續加大對貧困地區工資政策傾(qing) 斜力度,通過提高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標準,建立高海拔折算工齡補貼動態增長機製,完善鄉(xiang) 鎮工作補貼製度,落實四類及以上地區高定工資等政策,確保人才留得住。首次開展事業(ye) 單位脫貧攻堅專(zhuan) 項獎勵,777名個(ge) 人、183個(ge) 集體(ti) 獲得嘉獎。為(wei) 100個(ge) 深度貧困村配備100名扶貧專(zhuan) 員,提供待遇保障。

  四川:為(wei) 脫貧攻堅提供人力資源服務支撐

  近年來,四川人社廳聚焦涼山彝區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充分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職能優(you) 勢和專(zhuan) 業(ye) 優(you) 勢,積極為(wei) 促進穩就業(ye) 保就業(ye) 、決(jue) 戰決(jue) 勝脫貧攻堅提供堅實有力的人力資源服務支撐。

  精心部署,高位推進助脫貧工作。研究製定《關(guan) 於(yu) 加快構建“4+6”現代服務業(ye) 體(ti) 係推動服務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提升工程,發揮人力資源服務穩就業(ye) 作用。製定《關(guan) 於(yu) 做好7個(ge) 未摘帽貧困縣勞動力外出務工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將人力資源服務行業(ye) 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等納入就業(ye) 扶貧、技能扶貧、社保扶貧和人才扶貧係統推動。不斷深化東(dong) 西部扶貧勞務協作,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420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參與(yu) 組織開展勞務輸出,全省上半年轉移輸出2380.1萬(wan) 人次。

  精準對接,持續拓寬貧困人口就業(ye) 渠道。組織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chan) 業(ye) 園、人瑞人才等按月收集篩選省內(nei) 外適合深貧地區貧困勞動力實際的崗位信息,做實做細“崗位需求”“崗位供給”兩(liang) 張清單,通過“四川公共招聘網”“四川e就業(ye) ”“微信公眾(zhong) 號”等廣泛發布空崗信息。廣元、樂(le) 山、達州、宜賓、涼山等地因地製宜、因人施策,積極開展靈活就業(ye) 、“上門送崗”“進村送崗”“院壩招聘”,有效促進貧困勞動力轉移。依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聚焦本地受疫情影響較重、用工量大、擔任重大項目的重點企業(ye) ,分區域分行業(ye) 開展用工監測、製度保障、聯絡專(zhuan) 員等“點對點”服務,大幅提高招工用工精準度、勞動力資源利用效度。截至目前,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000餘(yu) 家參與(yu) 疫情防控、參與(yu) “點對點”複工,“點對點”輸送務工人員60萬(wan) 餘(yu) 人次。

  精細服務,不斷優(you) 化貧困地區人力資源供給。針對深度貧困地區貧困勞動力文化素質不高、不通漢語等實際情況,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與(yu) 地方合作,采取雙語教學、配備藏彝語翻譯等方式,大力開展培訓,全麵提升貧困勞動力綜合素質。上海外服、四川全盛、祥能人力、瑞人雲(yun) 等10餘(yu) 家服務機構為(wei) 阿壩、涼山、甘孜州提供精準的人力資源服務,先後組織200餘(yu) 家單位提供就業(ye) 崗位1.07萬(wan) 個(ge) ,達成意向2700人。

  新疆阿克蘇地區

  “五個(ge) 精準”推進就業(ye) 扶貧

  近年來,新疆阿克蘇地區推進精準化就業(ye) 助力脫貧攻堅。截至目前,全區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100%就業(ye) ,就業(ye) 穩定率達99.33%。

  精準識別就業(ye) 對象。地、縣、鄉(xiang) 、村四級人社部門聯動,逐村、逐戶、逐人摸清貧困戶勞動力就業(ye) 意願、轉移就業(ye) 方向、基本技能,分類統計,建立實名製台賬。

  精準開發就業(ye) 崗位。按照貧困家庭勞動力年齡、性別等因素推送就業(ye) 扶貧崗位。統籌庫車經濟技術開發區和阿克蘇紡織工業(ye) 城開發區崗位,推動35歲以下勞動力在企業(ye) 就業(ye) ;統籌全地區農(nong) 業(ye) 用工崗位,為(wei) 45歲左右勞動力提供棉田管理和棉花采摘等崗位;針對難以轉移勞動力,通過發展“衛星工廠”,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實現轉移就業(ye) 困難人員就近就地就業(ye) 。

  精準實施就業(ye) 培訓。開展基本勞動素質培訓、紡織服裝企業(ye) 崗前培訓、短期技能培訓。轉移就業(ye) 前,充分發揮農(nong) 民夜校等村級陣地作用,算清經濟收入賬、社會(hui) 保障賬和教育賬,開展轉變觀念培訓,提升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積極性;轉移至企業(ye) 後,采取適應性崗位培訓、師帶徒、名師傳(chuan) 承等方式,提升轉移就業(ye) 人員崗位技能。今年以來,實用技術、致富帶頭人、勞動力轉移就業(ye) 等各類培訓已超萬(wan) 人,培訓後就業(ye) 96.3%。

  精準提供就業(ye) 服務。選送必須從(cong) 貧困家庭轉移就業(ye) 人員儲(chu) 備中來,培訓結束後直接進入工作崗位穩定就業(ye) 。幹部帶隊駐廠管理,工業(ye) 園區建立轉移就業(ye) 人員服務站;定期對轉移就業(ye) 貧困家庭勞動力進行隨訪談心,架設員工、企業(ye) 、輸出地、輸入地之間的溝通橋梁,確保“輸得出、穩得住”。

  精準跟蹤就業(ye) 軌跡。組織專(zhuan) 人不打招呼實地入戶走訪,真實掌握貧困勞動力就業(ye) 狀態、工資收入、困難需求。每周兩(liang) 次調度縣市轉移就業(ye) 數據,對貧困勞動力就業(ye) 情況進行全方位監測、分析,督促縣市及時更新務工時間、工資薪酬等信息,做到賬實相符。堅持轉移就業(ye) 人員信息係統管理、轉移就業(ye) 實名製台賬、就業(ye) 扶貧培訓實名製台賬、就業(ye) 扶貧檔案“四統一”,杜絕紙上扶貧和數字扶貧,提升就業(ye) 扶貧質量。

  湖北宜昌市人社局工作人員戰疫扶貧兩(liang) 不誤,化身社區藥品“代購員”,幫助貧困群眾(zhong) 、獨居老人等困難群體(ti) 平安度過疫情。圖為(wei) 工作人員正在代購藥品。 李豔萍 攝影報道

  近年來,湖南通道縣發揮職業(ye) 教育“扶智、扶技”作用,通過訂單培養(yang) 、工學推薦等方式,讓貧困學生擁有一技之長,走上創業(ye) 致富的新路子。圖為(wei) 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在學習(xi) 汽車電機運用和維修技術。 劉強 攝

  山東(dong) 濟寧市任城區人社局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nong) 戶”產(chan) 銷一體(ti) 化合作模式引導貧困農(nong) 戶建設特色瓜果種植大棚,圖為(wei) 近日,該局駐村第一書(shu) 記(中)幫助農(nong) 戶進行田間管理。 盧林 攝

  人社扶貧大事記

  2018年8月

  人社部印發《打贏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扶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進一步發揮人社部門職能作用,加大就業(ye) 創業(ye) 、技能培訓、社會(hui) 保險、人事人才扶貧工作力度。

  2018年8月

  人社部辦公廳印發通知,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

  2018年9月

  人社部與(yu) 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通知,在全國開展深度貧困地區技能扶貧行動,提升職業(ye) 技能培訓促進轉移就業(ye) 脫貧效果。

  2019年1月

  人社部和國務院扶貧辦聯合下發《關(guan) 於(yu) 深入推進技能脫貧千校行動的實施意見》,以技工院校和職業(ye) 培訓機構為(wei) 主要工作載體(ti) ,麵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應、往屆“兩(liang) 後生”和具備勞動能力人員,大力開展技工教育和職業(ye) 技能培訓,實施“造血式”扶貧。

  2019年2月

  人社部啟動職稱“定向評價(jia) 、定向使用”工作,麵向“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單獨組織職稱評審,為(wei) “三區三州”專(zhuan) 技人才打通職稱晉升通道。

  2019年3月

  人社部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的通知》,引導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勞務輸出、精準對接等行動,全方位助力脫貧攻堅。

  2019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要求加大對貧困勞動力和貧困家庭子女技能扶貧工作力度,深入推進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和深度貧困地區技能扶貧行動。

  2020年3月

  人社部辦公廳、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貧困勞動力返崗複工“點對點”服務的通知》,確保貧困勞動力優(you) 先返崗複工。

  2020年3月

  人社部、國務院扶貧辦召開大力推進就業(ye) 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hui) 議,進一步部署做好就業(ye) 扶貧工作。

  2020年4月

  人社部啟動實施2020年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助力脫貧攻堅行動,聚焦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52個(ge) 未摘帽貧困縣,進一步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提高勞務組織化程度、助力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發布時間:2020年10月16日 14:4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