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在哪裏?今天我們(men) 要到老年人的生活裏找找。當時針不停轉動,他們(men) 無懼年齡,隨心而行,他們(men) 是時尚潮人,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他們(men) 蓬勃向上,積極擁抱生活;他們(men) 退休不退崗,似乎越活越年輕。他們(men) 的晚年生活多姿多彩,他們(men) 在盡情展現自我中,實現了人生價(jia) 值,收獲了最純粹的快樂(le) 。
浙江諸暨陶朱街道城西社區居民斯月英:我叫斯月英,今年67歲。我們(men) 社區有很多老人,有的行動不方便,有的有殘疾。我們(men) 大家誌願給他們(men) 送飯。我老公也很支持的,我兒(er) 子媳婦都說好的,我們(men) 年紀這麽(me) 大了,還能夠為(wei) 社會(hui) 做點貢獻。
浙江諸暨陶朱街道城西社區居民斯月英:給老年人燒飯嘛,油、鹽這方麵也很有講究的,年紀大的人嘛一般性都有三高,燒菜的時候嘛我們(men) 盡量燒得清淡一點。
浙江諸暨陶朱街道城西社區居民蘇國珍:我腳不方便,我老媽也年紀大了,但不管大雨刮風,天天送給我們(men) ,都燒得很好的。
六十而已 誌願服務裏幫助別人快樂(le) 自己
老了,從(cong) 哪裏找到快樂(le) ?在浙江諸暨的陶朱街道,斯月英老人和她的老夥(huo) 伴們(men) 給出的是不一樣的選擇。當一名誌願者。服務更老的老人,發揮自己的餘(yu) 熱。用自己半輩子的人生經驗,幫鄰裏解決(jue) 矛盾,在上下班高峰疏導小區交通;和獨居、殘疾老人結對子。誰說這些事兒(er) 隻能年輕人來做?60歲的他們(men) ,依然可以給人帶來快樂(le) 。
浙江諸暨陶朱街道城西社區居民斯月英:我們(men) 幫助到的人很快樂(le) ,我們(men) 自己也跟著快樂(le) ,我覺得這個(ge) 就是小康生活。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王巨強:我叫王巨強,今年70歲了。我是南京路社區老年手機課堂的學員,手機課堂裏學了不少知識,交電話費,還有一係列手機上的功能。製作小視頻是我最喜歡的,每天這個(ge) 雲(yun) 台打開之後,然後把手機擱上。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王巨強:這個(ge) 有剪輯、有編輯,對吧,這有一把小剪子,老年人不好記,這剪輯就出現了這個(ge) 畫麵,認為(wei) 滿意了,點上這有一個(ge) 保存。
記者:那您能給我們(men) 展示兩(liang) 個(ge) 你之前拍過的作品嗎?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王巨強:好的,這我昨天拍的。
記者:大家在這兒(er) 看這個(ge) 展覽呢?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王巨強:對,在看展覽,這我在拍的時候都沒告訴他們(men) 。
七十正好 古稀歲月裏的新課堂
六十而已,退休不退崗。七十正好,有大把的時間學習(xi) 新鮮事物。老人們(men) 踴躍參加的手機課堂,是社區辦的培訓班,至今已經創辦12年了,為(wei) 的就是讓老年人通過不斷的學習(xi) ,跟上生活的腳步。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張玉潔:老年人了是吧,也得緊跟形勢,要不然就把我們(men) 淘汰了。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賈鳳霞:我原來是對電腦攝影,這都是一竅不通的,從(cong) 我學習(xi) 呢基本上也是掌握一些了。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孔祥鴻:出門帶個(ge) 手機連乘車卡也不用了。買(mai) 米買(mai) 麵,還得自己提,這用手機都送到家裏來了。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劉惠珍:我們(men) 確實人生觀不一樣了,也特別樂(le) 觀了。
如今,像這樣的手機課堂,在天津每個(ge) 社區都有一個(ge) 。手機學累了,再報個(ge) 太極拳、舞蹈、或書(shu) 法班,十多種課程,隻要想學,總有一款適合您老。愛上手機視頻的王巨強老人,如今在社交媒體(ti) 上收獲了3700多個(ge) 粉絲(si) ,5.7萬(wan) 個(ge) 讚。宣傳(chuan) 大美天津的進步,這位古稀老人的熱情不輸給任何人。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社區居民 王巨強:過去我認為(wei) 小康生活就是吃好了、喝好了。可是通過拍小視頻以後,我認為(wei) 不然了,我把吃喝放在次位了。 為(wei) 什麽(me) 呢?主要從(cong) 精神層麵要提高自己,通過拍小視頻展示我們(men) 天津人快樂(le) 、幸福的生活。
"90後"的詩和遠方 他們(men) 也能乘風破浪
浙江杭州市民薑莉:不服老是她的一個(ge) 長處。
浙江杭州市民汪譜安:她是我們(men) 的老大姐,是我們(men) 的榜樣。
浙江杭州市民郭素敏:你看她八十好幾,(她九十好幾啦)我是八十好幾,九十好幾啦,真不錯。
這位看不出年紀的老人叫周玲,今年92歲了,90後的“詩和遠方”什麽(me) 樣,看看她就知道了。在老年大學裏,周玲老人報名了古詩詞研修班。
浙江杭州市民周玲:開始第一個(ge) 學期,我一首也沒寫(xie) 。為(wei) 什麽(me) 呢?因為(wei) 不會(hui) ,還沒有學透。我就把老師發來的課本從(cong) 頭翻到尾,我那本書(shu) 讓我翻爛。哎呀,古詩詞太美了,我覺得它可以給我帶來快樂(le) 。
能寫(xie) 複古的詩詞,也能時髦地使用智能手機,愛拍照、愛打扮的周玲老人還給自己取了個(ge) 網名叫“摩登老太”。
浙江杭州市民周玲:我愛好比較廣泛,喜歡跟朋友們(men) 聚會(hui) ,喜歡出去旅遊。
周玲老人說,年輕時工作忙,沒時間也沒條件享受生活。如今退休了,住在養(yang) 老院,養(yang) 老金也年年漲。“說走就走”的旅行,銀發族也能做到。
浙江杭州市民 周玲:我打開給你看,這都是我硬盤存的東(dong) 西。這是從(cong) 2011年到2018年照片,另外單獨一個(ge) 歐洲八國遊的(文件夾),動物園、多瑙河之夜。哪比中國好,我還沒有感覺到,我就覺得我們(men) 中國現在到處都建設得很不錯。多少高鐵架起來,多少直達飛機(路線),交通非常方便,說走就走。
退休後的這些年,周玲老人幾乎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她說一路上感受到暖心,到旅遊景點老年卡一亮,就能免費遊覽。很多陌生人、景點的工作人員,碰到像她這樣年紀大的人,都會(hui) 非常尊重和照顧。
浙江杭州市民 周玲:國慶今年是不準備外出了。我喜歡到西湖邊上去拍照片,而且每年都要去拍這個(ge) 荷花,拍花的時候必須逆光,逆光從(cong) 正麵拍過去,花是透明的。就有一種美的感覺
浙江杭州市民 周玲:年輕的時候隻顧工作,不會(hui) 生活。現在走在了小康的寬廣的大路上麵,我要把我的青春找回來。
荷塘猶燦,煙雨朦渺彌其間,我等乘風前往,登上瓊樓環宇,群聚論秋寒。起舞伴聲樂(le) ,歡笑蕩亭軒。但願晚晴久,誠摯惜情緣。
打造銀絲(si) 下的春天
“但願晚晴久,誠摯惜情緣”,這是一位92歲老人的樸素願望,更道出了億(yi) 萬(wan) 老年人的共同心聲。小康,不隻是生活上的優(you) 渥,還包括精神上的富足。從(cong) 練書(shu) 法,到寫(xie) 詩詞;從(cong) 愛上攝影,到製作短視頻……老年人緊跟時代節拍,煥發青春風采,這是熱愛生活的生動注腳,更是小康內(nei) 涵的深刻詮釋,正是“莫道桑榆晚,為(wei) 霞尚滿天。”為(wei) 數以億(yi) 計的老年人送來政策與(yu) 製度的春風,在物質上給予老年人充足保障,在精神上為(wei) 他們(men) 提供廣闊舞台,就能“打造銀絲(si) 下的春天”。小康在哪裏?在“休將白發唱黃雞”的達觀中,在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安、老有所為(wei) 的製度設計中,在越來越健全的社會(hui) 保障中。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