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熟人文化”帶來的泄密隱患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熟人文化”在中國有深厚的曆史淵源。有的人遇到棘手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找“熟人”解決(jue) 問題。在保密管理中也時常上演這一幕:遇到“熟人”討要涉密文件或資料的情況,二話不說隨手就給、點擊就傳(chuan) ,“熟人”的麵子給足了,卻給國家秘密安全埋下了隱患。

  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熟人文化”帶來的泄密隱患的三起典型案例。

  上述三起案件,從(cong) 表麵看都是“熟人”惹的禍,當事人有著“雷同”的說辭:如果不是“熟人”,不會(hui) 這麽(me) 做,也不會(hui) 受處分。這樣看,好像幫了“熟人”卻把自己害了,其實還沒有真正從(cong) 自身找原因。一個(ge) 人犯錯除客觀原因外,主觀原因是起決(jue) 定作用的。這樣看來,三起泄密案件的根源主要是:人情麵前不講紀律,人情麵前不守規矩,保密工作監管不力。

  涉密載體(ti) 管理因“熟人”關(guan) 係而帶來失泄密隱患的問題,應引起各級保密委員會(hui) 的高度重視,各機關(guan) 、單位要履行好保密工作主體(ti) 責任,抓好涉密人員的教育、涉密載體(ti) 管理和日常保密檢查。

  首先,保密教育要做實。在設計教育培訓方案時,要把保密法律法規學習(xi) 與(yu) 失泄密典型案例以及本機關(guan) 、本單位保密管理存在的問題相結合,既要講清保密法律法規和製度剛性的要求,也要通過失泄密典型案例,提醒大家保密是義(yi) 務、是職責,失泄密是違法、是代價(jia) 。

  其次,涉密載體(ti) 管理要閉環。製定符合本機關(guan) 、本單位保密工作實際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涉密載體(ti) 管理製度,有效規範涉密人員在處理、使用、傳(chuan) 遞、複印、銷毀等方麵的行為(wei) ;采取保密技術防範措施,加大涉密載體(ti) 輸出管控,實現涉密載體(ti) 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抓好涉密人員保密提醒。

  最後,保密檢查要常態。抓好機關(guan) 單位保密自查自評工作,緊盯涉密載體(ti) 各環節;定期或不定期對涉密載體(ti) 進行清理,督促清退已經辦結和使用完畢的涉密文件資料;規範涉密載體(ti) 的保密管理,嚴(yan) 格履行審查審批製度,嚴(yan) 禁個(ge) 人違規操作;開展經常性檢查,重點檢查涉密人員保管的涉密載體(ti) 、使用的辦公設備。

  讓我們(men) 深刻汲取泄密案例中的教訓,警惕“熟人文化”帶來的泄密隱患,自覺遵守保密法律法規,築牢保密思想防線,規範保密行為(wei) ,進一步紮實做好保密工作。

工作實務學習(xi) 專(zhuan) 欄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30日 07:19 來源:“秘書工作”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