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xie) 文稿的人要讓學習(xi) 走在工作前頭。人腦和電腦一樣,都得先輸入很多東(dong) 西才能運作。如果平時不注重學習(xi) 和積累素材,一旦來了急活兒(er) ,必然作難。
有一個(ge) 許多人都熟知的笑話,一個(ge) 秀才做文章痛苦得不得了,坐在那裏唉聲歎氣。他夫人看到後問:“看你為(wei) 難的,難道比我生孩子還難?”秀才說:“比你生孩子難多了。你生孩子雖難,但有孩子可生,我是肚子裏沒孩子也得生啊。”
這個(ge) 秀才遇到的情況,在機關(guan) 文稿工作中並不罕見。可見,平時的學習(xi) 積累至關(guan) 重要。那麽(me) ,日常工作中,應該怎樣“多存芝麻”呢?
重點學習(xi)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yi) 經典理論著作。這是我們(men) 做好本職工作的看家本領,也是我們(men) 提高文稿寫(xie) 作能力的強大工具。學習(xi) 馬克思主義(yi) 理論,首先要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的最新成果。要深入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比如《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三卷等,重點領會(hui) 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提高辯證思維能力。
重點學習(xi) 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符合黨(dang) 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這是起草文稿應當遵守的第一項基本要求,因此必須熟悉政策和法律法規相關(guan) 內(nei) 容。這裏所說的“熟悉”,並不限於(yu) 條條框框的熟記,而是要吃透精神、領會(hui) 實質,在問題的提出、分析與(yu) 解決(jue) 中,貫徹落實其內(nei) 容。
重點學習(xi) 做好本職工作所需的知識。要堅持“幹什麽(me) 學什麽(me) 、缺什麽(me) 補什麽(me) ”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學習(xi) 掌握履行崗位職責必備的各種知識,多讀與(yu) 本職工作相關(guan) 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能、新規則的書(shu) 刊,努力使自己成為(wei) 行家裏手。
清楚了努力方向,又該如何把學習(xi) 轉化為(wei) 實踐,“好打出油”呢?
一是加強調查。人的正確思想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頭腦裏固有的東(dong) 西,一切真知灼見都要從(cong) 社會(hui) 實踐中來。
清朝學者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滄州的南麵有一座臨(lin) 河寺廟,山門倒塌,門前的一對石獸(shou) 沉沒在河中。時隔10多年,重修山門,僧人們(men) 想把河裏那對石獸(shou) 打撈上來。但是,河道很長,上哪兒(er) 尋找?人們(men) 沿河下遊尋找了10餘(yu) 裏,沒有找到。一個(ge) 講學者在寺廟裏教書(shu) ,聽了這件事後笑著說:“你們(men) 這些人不懂得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怎麽(me) 能被湍急的河水衝(chong) 走呢?石性堅硬而沉重,沙性鬆軟而浮動,石頭埋在沙中,越沉越深罷了。沿河尋找石獸(shou) ,太荒唐了。”大家對他的話很信服。
一位老河兵聽說了這件事,又笑著說:“凡是落入水中的石獸(shou) ,都應當到河的上遊尋找。石性堅硬沉重,沙性鬆軟浮動,水流不能衝(chong) 走石頭,但水流的反衝(chong) 力量,必定會(hui) 在石頭下麵迎著水流的地方衝(chong) 刷石麵形成坑洞。越衝(chong) 越深,衝(chong) 到石頭底部一半時,石頭必定倒在坑洞裏。像這樣又衝(chong) 擊,石頭再轉。不停翻轉,石獸(shou) 反而逆流而上了。”人們(men) 照著他的話去尋找,果然在上遊幾裏遠的地方,把那對石獸(shou) 找到了。
這個(ge) 例子說明,天下事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凡事不可主觀臆斷,實踐才能出真知。這就提醒我們(men) ,寫(xie) 材料必須從(cong) “象牙塔”、故紙堆裏走出來,務必加強調查研究工作,“鍵對鍵”永遠代替不了“麵對麵”。
實用性是機關(guan) 文稿的重要特征。衡量文稿的優(you) 劣,一條重要標準就是看能否解決(jue) 實際問題、推動工作開展。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隻有眼睛向下,到一線實踐中深入調查研究,做到真知、親(qin) 知、深知,才能廣泛掌握真實、鮮活的一手材料,才能研究出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才能寫(xie) 出好文稿。
二是深入研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寫(xie) 材料所需素材來源途徑增多,某些領域的素材是海量的。哪些是重點,哪些是精華,需要鑒別。鑒別材料的能力從(cong) 哪裏來?隻能從(cong) 實際工作中來。因此,起草文稿的人對本單位的相關(guan) 工作既要了解和熟悉,更要深入研究。要了解其發展沿革和有關(guan) 曆史,熟悉方方麵麵工作所處的現狀,還要把握有關(guan) 工作的前進方向和著力點。尤其是黨(dang) 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上級機關(guan) 的部署要求,基層麵臨(lin) 的情況問題,兄弟單位的創新做法和新鮮經驗,都要融會(hui) 貫通、兼收並蓄。
三是勤做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把書(shu) 讀懂、讀透,單憑記憶是不夠的。讀書(shu) 不做筆記,就像雨落大海沒有蹤跡。學習(xi) 的時候多動筆墨,既抄錄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又寫(xie) 寫(xie) 心得體(ti) 會(hui) 。一則有利於(yu) 深入思考;二則有利於(yu) 把所需資料和線索留存備用;三則有利於(yu) 增強記憶、加深理解。
我們(men) 要做個(ge) 文稿寫(xie) 作的有心人,見縫插針,多讀書(shu) 、多調查、多研究,並把自己看到的好文章、有用的知識以及本人的感悟,隨時記錄下來,“多存芝麻好打油”。這個(ge) 習(xi) 慣養(yang) 成了,日久天長,就會(hui) 從(cong) 中受益,乃至獲益終生。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