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扶貧要同扶智、扶誌結合起來。多地黨(dang) 組織用好夜晚時間,通過開辦夜校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搭建學政策、學技術、賣產(chan) 品的平台,零距離精準培訓和貼心服務貧困群眾(zhong) ,幫助他們(men) 樹立“我要脫貧、我要發展”的信心,鼓足致富奔小康幹勁。
新疆阿克陶
牧民下山學知識
從(cong) 山上到山下,從(cong) 土房到樓房,從(cong) 牧民到居民,3年來,在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新疆阿克陶縣托依魯布隆村175戶易地搬遷貧困戶終於(yu) 入住昆侖(lun) 佳苑社區,實現了整村易地搬遷。麵對新世界,大家激動又惶恐、興(xing) 奮也不安。
“在山上生活的時候,牧民們(men) 腦袋裏隻有放羊,和新事物基本是與(yu) 世隔絕的,這種‘隱居生活’使大家思想閉塞、格局窄小,所以搬下來的第一件事情就要先‘扶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駐恰爾隆鄉(xiang) 托依魯布隆村第一書(shu) 記楊保忠說。
按照“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發展思路,工作隊利用昆侖(lun) 佳苑社區完善的基礎設施,在群眾(zhong) 文化活動中心開辦起了牧民夜校。夜校采取訂單式授課,內(nei) 容涵蓋國家通用語言、惠民政策、法律法規、大棚種植技術、牛羊養(yang) 殖,以及商鋪經營管理等知識。
“搞種植,別以為(wei) 就是簡單把種子種土裏就完事兒(er) 了,這裏學問大著呢!多虧(kui) 了工作隊平時開辦的夜校種植專(zhuan) 班,加上農(nong) 技專(zhuan) 家實地指導,我今年種的豇豆喜獲豐(feng) 收,刨去成本還淨賺了7000多元,這可比我在山上放羊掙得多多了。最近,我還學會(hui) 了甜瓜和西紅柿的種植管理技術,感覺自己頭腦富足了、心情愉悅了,更重要的是錢包也鼓了!”麥麥提·尼亞(ya) 孜笑著說。
“每次開課,我們(men) 都會(hui) 先在教室裏學習(xi) 理論知識,然後工作隊會(hui) 組織我們(men) 到棚圈裏去,請養(yang) 殖專(zhuan) 家給我們(men) 答疑解惑教秘訣。掌握方法後,我家2頭奶牛產(chan) 奶量增加了不少,每個(ge) 月能產(chan) 奶500公斤,收入2500元,家裏20隻羊再過2個(ge) 月也能育肥賣出了,想起兩(liang) 個(ge) 月後一家人坐在一起數錢的樣子,我就興(xing) 奮得不行。”阿依西·依布拉依木笑得合不攏嘴。
貴州錦屏
特色課堂富腦袋
“仔豬應設有保溫箱或保溫室,並在保溫箱底或距保溫室底30—40厘米處掛一隻250瓦的紅外線燈泡……”近日,在貴州錦屏縣啟蒙鎮八裏村農(nong) 民夜校,黑毛豬養(yang) 殖大戶楊通平正在給群眾(zhong) 講解黑毛豬養(yang) 殖保溫防壓、吃足初乳等知識。
近些年來,錦屏縣在全縣196個(ge) 行政村全麵開辦農(nong) 民夜校,包括“技術課堂”“金融課堂”等特色課堂,積極向村民宣傳(chuan) 時事政策、法律法規、技術技能、文明新風、文化科普等知識,強化農(nong) 民群眾(zhong) “智誌雙扶”教育,最大限度激發群眾(zhong) 脫貧致富內(nei) 生動力。
“病草種子是病根,處理不好苗病生;3月以前草用完,種子消毒才放心;石灰水高三四寸,浸泡2天不翻身;栽秧以前藥浸秧,30分鍾日下悶……”今年水稻病蟲害防治關(guan) 鍵時節,銅鼓鎮嫩寨村微信群轉載的《水稻主要病蟲害識別與(yu) 防治——順口溜》在朋友圈裏炸開了鍋,並以此作為(wei) 輔導課件在農(nong) 民夜校傳(chuan) 授。
“為(wei) 進一步豐(feng) 富農(nong) 民夜校的教學內(nei) 容和形式,我們(men) 銅鼓鎮結合村情民意,由工作站這邊為(wei) 每一期‘農(nong) 民夜校’都製定了專(zhuan) 門主題以及特色活動。這樣的講課方式得到了群眾(zhong) 的普遍歡迎。”銅鼓鎮黨(dang) 建工作站負責人譚元鈺說。
在做好傳(chuan) 統室內(nei) 教學的基礎上,錦屏縣將農(nong) 民夜校的教室“搬”到產(chan) 業(ye) 發展基地、村民院壩,組織黨(dang) 員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we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進行現場模擬、親(qin) 身示範,讓群眾(zhong) 足不出戶就能接受農(nong) 民夜校培訓。“不僅(jin) 如此,農(nong) 民夜校的授課內(nei) 容要緊密結合當地群眾(zhong) 實際需求,群眾(zhong) 需要什麽(me) ,我們(men) 就培訓什麽(me) 。”錦屏縣委組織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
“原來隻要把這些材料交到信用社,我們(men) 就可以辦理信用貸款了,以前都不曉得。”“我辦了個(ge) 養(yang) 殖場,但還差點錢,信用社能貸點給我嗎?利息怎麽(me) 算?”以上問答發生在新化鄉(xiang) 一場特殊的“金融課堂”上,每次夜校授課結束後,總能聽到諸如此類的問答,學員有朝氣、學習(xi) 有活力,以“零距離”傳(chuan) 遞知識,解決(jue) 農(nong) 民群眾(zhong) 信息“零認識”。
經過夜校學習(xi) ,村民的思想變了,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提高了。三江鎮令衝(chong) 村龍章壽通過上夜校,萌發了擴大橘子種植增收致富的念頭;啟蒙鎮黑毛豬養(yang) 殖大戶楊通平說要繼續上好課,帶動群眾(zhong) 增收致富;銅鼓鎮高柳村的向必忠說要搞好環境衛生,爭(zheng) 取達到“齊、淨、美”的標準……參加夜校培訓的村民不僅(jin) 了解了政策,掌握了技能,還懂得了文明禮儀(yi) ;更重要的是“我要脫貧、我要發展”的勢頭和信心更足了。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