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疆和田市古江巴格鄉(xiang) 紅星村夜市,炊煙嫋嫋,人聲鼎沸。
“廖書(shu) 記幫村裏建了夜市,我們(men) 在家門口就有收入,這個(ge) 月已經賺了3000元……”村民玉蘇甫·艾比布拉說。
村民口中的廖書(shu) 記是新疆自治區審計廳、新疆工程學院、和田市公安局駐村第一書(shu) 記廖臣君。自2018年駐村以來,他聚焦總目標,帶隊伍強基礎,抓黨(dang) 建促脫貧,惠民生美鄉(xiang) 村,帶領村民向著幸福生活邁進。
帶隊伍突出“強”字
“希望大家暢所欲言,說說心裏話,擺擺真問題……”駐村伊始,為(wei) 了更好開展工作,廖臣君組織村幹部、黨(dang) 員、村民代表召開了座談會(hui) ,鼓勵大家為(wei) 村級事務管理建言獻策。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ge) 好支部。針對村民反映村“兩(liang) 委”組織力、戰鬥力不強,村幹部工作能力弱等問題,廖臣君組織黨(dang) 員、村幹部認真學習(x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農(nong) 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指導村“兩(liang) 委”落實“三會(hui) 一課”“四議兩(liang) 公開”等製度,嚴(yan) 格按製度辦事、用製度管人。同時,統籌工作隊員與(yu) 村幹部結成幫扶對子,工作隊員指導幫帶,村幹部具體(ti) 落實,不斷提高村幹部綜合素質。
好作風帶來新變化。隨著村“兩(liang) 委”凝聚力越來越強,主動向黨(dang) 組織靠攏的村民越來越多。廖臣君指導村黨(dang) 支部重點從(cong) 返鄉(xiang) 大中專(zhuan) 學生、優(you) 秀務工青年等群體(ti) 中發展黨(dang) 員,進一步壯大黨(dang) 員隊伍。目前,已有45名村民遞交入黨(dang) 申請書(shu) ,確定入黨(dang) 積極分子23人,發展對象8人。
“以前,村幹部對工作隊依賴性強,工作畏首畏尾。在廖書(shu) 記和工作隊員幫帶下,村幹部工作能力有了長足進步,服務意識也越來越強,村民滿意度更高了。”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阿不都哈力克·塔力甫自豪地說。
惠民生突出“實”字
“以前堆著雜物,不美觀還有安全隱患。廖書(shu) 記帶領工作隊員、村幹部幫我家改造庭院,種上了各種蔬菜,已經賣了3000多元……”站在幹淨整潔的庭院裏,村民艾比拜·卡斯木高興(xing) 地說個(ge) 不停。
近些年,在黨(dang) 和政府關(guan) 懷下,村民生產(chan) 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為(wei) 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廖臣君爭(zheng) 取派出單位支持,硬化村委會(hui) 地麵900平方米,建起百姓大舞台,添置長椅、花箱、灑水車等,在閑置地上種花種草種葡萄,村委會(hui) 大院煥然一新。以村莊環境整治為(wei) 突破口,修建葡萄長廊、休閑涼亭、風車等建築,安排專(zhuan) 人定期打掃,美化村容村貌,村民休閑娛樂(le) 也有了好去處。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改造庭院是重中之重。廖臣君與(yu) 村“兩(liang) 委”研究,統籌工作隊員、村幹部、黨(dang) 員組成誌願者服務隊,按照生活區、養(yang) 殖區、種植區分離的原則,挨家挨戶督促幫助村民改造庭院。部分村民資金有限,廖臣君爭(zheng) 取派出單位支持,免費給村民提供水泥、地磚等材料,安裝電熱水器350台。
“我家庭院建了畜圈,有了菜地,家裏安裝了電熱水器和衝(chong) 水馬桶,換上了新家具,過上了和城裏人一樣的生活。感謝廖書(shu) 記。”說起家裏的變化,村民庫爾班·阿卜杜拉豎起了大拇指。
助增收突出“準”字
紅星村是深度貧困村,廖臣君牢牢把握黨(dang) 建主業(ye) 與(yu) 脫貧攻堅主責互推互促原則,指導村“兩(liang) 委”在產(chan) 業(ye) 帶動上下功夫,鞏固成果。
紅星村臨(lin) 近市區、交通便捷。廖臣君和村“兩(liang) 委”研究,打造產(chan) 業(ye) 孵化基地,開辦夜市、農(nong) 家樂(le) 、超市、服飾店、烤肉店……帶動20名村民就業(ye) 創業(ye) ,人均年增收5萬(wan) 餘(yu) 元。為(wei) 幫助更多村民就業(ye) ,他指導村“兩(liang) 委”爭(zheng) 取項目,引進廢舊金屬加工廠、汽車冷凍液加工廠,建設倉(cang) 儲(chu) 物流倉(cang) 庫、冷庫,35名村民穩定就業(ye) ,每年村集體(ti) 收入增加19萬(wan) 元。
“我的服裝店變成了服裝公司,一台縫紉機增加到了15台。這都是廖書(shu) 記和工作隊的功勞。”村民阿紮提古麗(li) ·買(mai) 圖爾蓀有服裝設計手藝,起初開了一家縫紉店,廖臣君指導她成立服裝設計公司,擴大生產(chan) 規模,生意紅火,已帶動27名村民就業(ye) 。
目前,在廖臣君和村“兩(liang) 委”努力下,全村782名村民就近就地轉移就業(ye) ,就業(ye) 一人增收一戶。
“下一步,我們(men) 將探索推進共享農(nong) 莊扶貧機製創新,把紅星村打造成集創意農(nong) 業(ye) 、農(nong) 事體(ti) 驗、民宿服務於(yu) 一體(ti) 的觀光農(nong) 業(ye) 旅遊村,帶動更多村民就業(ye) ,讓村民有更多收入。”說起村裏的發展方向,廖臣君心裏已經有了一本賬。(作者單位:新疆和田地區“訪惠聚”辦公室)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