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赴湖南考察調研。他來到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ang) 沙洲瑤族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zhuan) 題陳列館、村服務中心和衛生室、沙洲現代農(nong) 旅示範基地、文明瑤族鄉(xiang) 第一片小學,以及村民家中,了解當地開展紅色教育、發展扶貧產(chan) 業(ye) 、鞏固脫貧成果等情況。
7年前十八洞村論“精準扶貧”,4年前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湖南代表團審議,兩(liang) 年前在嶽陽君山華龍碼頭察看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複綠、濕地修複情況……三湘大地的發展,習(xi) 近平一直牽掛於(yu) 心。
“996138”部隊的精準扶貧對策
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地處武陵山脈腹地,曾是一個(ge) 藏在偏僻幽靜山穀中的苗族聚居貧困村。總書(shu) 記到十八洞村那年,全村貧困發生率高達57%。
2013年11月,習(xi) 近平在這裏首次提出“精準扶貧”。後來,他回憶道:“上次到湘西十八洞村視察,我感觸很深。爬那個(ge) 山爬了好遠,好不容易才到那裏。去了以後,一個(ge) 老太太見了我問,請問你貴姓,你是哪裏來的?她不認識我,因為(wei) 那兒(er) 比較偏遠,她不看電視,文化也不夠。”
“在深山老林裏搞工業(ye) 項目,沒人才,沒市場,成本又高,不容易發展起來。”習(xi) 近平強調,扶貧要實打實解決(jue) 問題,要實事求是、因地製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那次考察中,習(xi) 近平敏銳察覺出十八洞村的難題:偏僻,人不多,全是“996138”部隊,也就是老人、孩子、婦女。
扶貧不一定要搞大事業(ye)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根據貧困群眾(zhong) 的條件和能力,教他們(men) “打魚”的本領,也是一種實打實解決(jue) 貧困問題的方法。針對十八洞村的狀況,習(xi) 近平提出對策:“還是給你們(men) 搞‘幾條腿’來吧——一戶養(yang) 幾頭黑豬、一頭黃牛,再養(yang) 幾隻山羊,這總能辦得成。”這個(ge) 對策受到貧困群眾(zhong) 的一致歡迎,“老太太、老大爺聽了很高興(xing) ,說我就要這個(ge) 。”
扶貧工作正如習(xi) 近平所說,要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區別不同情況,做到對症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不搞大水漫灌、走馬觀花、大而化之。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ju) 在於(yu) 精準。隻有下好精準扶貧的“繡花功夫”,才能讓全麵小康的盛景綻放在中國大地的每一個(ge) 角落。
“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
湖南是農(nong) 業(ye) 大省。2016年3月8日,習(xi) 近平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湖南代表團的審議。當聽到代表從(cong) 環保科技角度談已經掌握治理鎘超標的核心技術時,總書(shu) 記細細詢問,並強調科技對於(yu) 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重要性。
農(nong) 業(ye) 出路在現代化,農(nong) 業(ye) 現代化關(guan) 鍵在科技進步。要以科技為(wei) 支撐走內(nei) 涵式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實現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給農(nong) 業(ye) 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有13億(yi) 多人口的大國,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習(xi) 近平殷殷叮囑。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作為(wei) 全國重要糧食生產(chan) 基地的湖南,在端好“中國飯碗”上承擔著重任。
審議中,對於(yu) 如何調整完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結構和產(chan) 品結構、走內(nei) 涵式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改革完善農(nong) 業(ye) 支持保護政策、發展農(nong) 業(ye) 適度規模經營,習(xi) 近平都作出明確指導。
糧食安全政策、耕地保護、農(nong) 田水利、農(nong) 機作業(ye) 配套建設……對於(yu)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方方麵麵的關(guan) 注和了解,體(ti) 現了總書(shu) 記對重農(nong) 固本的高度重視。
推廣以品種為(wei) 核心的關(guan) 鍵技術,推廣一批綠色高效、農(nong) 藝農(nong) 機結合、全程機械化生產(chan) 等水稻、旱雜糧新技術新模式,加強水稻機械化育插(拋)秧等技術推廣,提高糧食生產(chan) 綜合機械化水平……今年,湖南省《關(guan) 於(yu) 穩定發展糧食生產(chan) 的通知》對“藏糧於(yu) 地、藏糧於(yu) 技”作出了更明確的要求。湖南這個(ge) 農(nong) 業(ye) 大省,必將在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li) 的萬(wan) 裏長江”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qin) 河,中華民族發展的重要支撐;洞庭湖是三湘兒(er) 女的母親(qin) 湖。
洞庭湖流域麵積約占長江流域麵積的七分之一;洞庭湖4個(ge) 自然保護區的總麵積達3076平方公裏,占長江中下遊7省市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總麵積的三分之二。洞庭湖與(yu) 長江唇齒相依。
在長江經濟帶保護與(yu) 發展的大棋局中,湖南地處中遊,位置重要。習(xi) 近平高度重視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他一直關(guan) 注著湖南,關(guan) 注著洞庭湖。2018年4月,習(xi) 近平實地考察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實施情況時,前往湖南省嶽陽市君山華龍碼頭,察看了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複綠、濕地修複情況。
華龍碼頭地處長江幹流河灘。過去,這裏常年砂石亂(luan) 堆、汙水橫流,給周邊生態造成嚴(yan) 重破壞,並直接影響汛期行洪。2017年,嶽陽全麵實施長江岸線專(zhuan) 項整治、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對沿長江岸線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個(ge) 非法砂石碼頭全部取締,並開展複綠工作。2018年,習(xi) 近平考察之時,華龍碼頭的麵貌已煥然一新。
考察中,在洞庭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展板前,習(xi) 近平駐足良久。“修複長江生態環境,是新時代賦予我們(men) 的艱巨任務,也是人民群眾(zhong) 的熱切期盼。”習(xi) 近平的話,是鞭策,也是鼓勵。
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加大力度,修複長江生態環境也要擺在壓倒性位置。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jue) 於(yu) 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能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更不能對立起來。
“絕不容許長江生態環境在我們(men) 這一代人手上繼續惡化下去,一定要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條清潔美麗(li) 的萬(wan) 裏長江!”考察中,習(xi) 近平的囑托字字千鈞。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湖南重任在肩。隻要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長江沿岸必將成為(wei) 生態更優(you) 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製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