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文偉:當個鄉村“銷售郎”

鄧全生 熊江波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一車貨4萬(wan) 元,這油門踩得帶勁!”見到應文偉(wei) 時,他剛給客戶送完一車板鴨、鴨蛋、菜籽油回來,滿臉笑容。應文偉(wei) 是江西省南昌縣畜牧獸(shou) 醫局副局長,也是南昌縣南新鄉(xiang) 九聯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由於(yu) 在自己的私家車身噴著“九聯村電商平台”廣告,車窗貼著“脫貧攻堅”的鴨蛋海報,在村民口中,他還有另一個(ge) 稱呼——“銷售郎”。

當好村情“調查員”

  2018年初,南昌縣提出用兩(liang) 年時間全麵消滅“空殼村”的目標任務。同年10月,應文偉(wei) 被派往貧困村、軟弱渙散村、重點難點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來到了南昌縣南新鄉(xiang) 九聯村,他迅速轉變身份,每天走村入戶,了解九聯村的村情,尋找出脫貧致富出路。

  九聯村地處鄱陽湖畔,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資源單一,半數以上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裏的村民收入來源基本是種水稻、養(yang) 鴨,村集體(ti) “一貧如洗”,是“十三五”省級貧困村,也是南昌縣的“空殼村”。應該怎樣提高村民收入,改變落後貧困的麵貌的問題,一直縈繞在應文偉(wei) 腦海中。

  2018年11月,九聯村楊家三組養(yang) 鴨戶楊少春來到村委會(hui) ,稱鴨蛋行情不好,每斤隻能賣4.3元,連5元的成本價(jia) 都不到,希望村幹部能夠幫忙找銷路。楊少春家的鴨子都是散養(yang) 在農(nong) 田裏的,鴨蛋品質既好又穩定。隨後,應文偉(wei) 又了解到,在九聯村周邊,這樣的養(yang) 鴨戶有很多,情況也大抵相同,最頭疼的還是銷路問題。他敏銳察覺到這個(ge) “痛點”,決(jue) 定把幫助村民銷售滯銷農(nong) 產(chan) 品與(yu) 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結合起來,走出一條符合九聯村實際的產(chan) 業(ye) 扶貧道路。

變身產(chan) 品“推銷員”

  為(wei) 破解農(nong) 特產(chan) 品銷售難的問題,應文偉(wei) 和村幹部商量,組建合作社,在電商平台上售賣農(nong) 特產(chan) 品,這樣既可以幫助村民打開農(nong) 產(chan) 品銷路,又能發展村集體(ti) 產(chan) 業(ye) 。在南新鄉(xiang) 黨(dang) 委政府和南昌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1月,九聯村建立了電商平台。

  應文偉(wei) 結合自身經驗,對鴨蛋進行包裝,通過電商平台和微信宣傳(chuan) 鴨蛋的散養(yang) 品質,很快,滯銷的鴨蛋就以6元每斤的價(jia) 格銷售一空。這次成功的嚐試,不僅(jin) 解決(jue) 了楊少春鴨蛋賣不出去的問題,而且幫他增收了2萬(wan) 多元。

  一炮打響後,2019年1月,應文偉(wei) 指導村裏成立了南新宏鷹綜合種養(yang)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與(yu) 鄉(xiang) 裏的味蛋加工、大米加工、菜籽油壓榨等作坊建立合作關(guan) 係,收購村民的鮮蛋、稻穀、油菜籽,加工後再賣出去。僅(jin) 一年時間,九聯村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額就達到56萬(wan) 元,實現利潤15萬(wan) 元,2019年10月,一舉(ju) 甩掉了“空殼村”的帽子。今天的九聯村已成為(wei) 帶動周邊村民增收的“火車頭”,合作社社員輻射了附近幾個(ge) 行政村,逐步形成鄉(xiang) 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產(chan) 業(ye) 新局麵。

主動擔任“送貨員”

  應文偉(wei) 這個(ge) 被派來“救火”的第一書(shu) 記,原定在2019年底任職期滿就要回原單位。2019年10月,南新鄉(xiang) 黨(dang) 委領導找到應文偉(wei) ,表達了希望他留任的想法,並轉交給他一封信。這是九聯村“兩(liang) 委”幹部和20多名村民代表向鄉(xiang) 黨(dang) 委申請讓他留任第一書(shu) 記的聯名信,看著信紙背麵村組幹部和村民的簽名,應文偉(wei) 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2020年,隨著九聯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銷路的打開,九聯村的鴨蛋銷售火爆,但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luan) 了這一切。麵對銷售渠道基本封死的情況下,應文偉(wei) 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銷售信息“疫情期間,買(mai) 100個(ge) 鴨蛋,送10斤新鮮蔬菜,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不到一天的時間,他就收到了6000枚鴨蛋的訂單。

  訂單是有了,但是在疫情期間送貨卻再次成了一道難題。關(guan) 鍵時候,應文偉(wei) 站了出來,“我是黨(dang) 員,更是村裏的第一書(shu) 記,這個(ge) 時候更應該衝(chong) 在前麵。”應文偉(wei) 拿出自己的全順汽車,卸掉後排座椅,改造成了九聯電商平台的“專(zhuan) 用車”,還當起了專(zhuan) 屬“司機師傅”兼“推銷員”,穿梭在南昌市各樓盤小區間。

嚐試成為(wei) “帶貨主播”

  為(wei) 了讓扶貧產(chan) 業(ye) 真正在九聯村紮下根,實現村級集體(ti) 經濟可持續發展,應文偉(wei) 積極奔走,在爭(zheng) 取到縣、鄉(xiang) 兩(liang) 級的支持後,占地1600平方米,投資金額225萬(wan) 元的九聯村扶貧車間項目已批準建設,將於(yu) 今年下半年交付使用。該項目將成為(wei) 集農(nong) 副產(chan) 品生產(chan) 、再加工、包裝於(yu) 一體(ti) 的綜合性車間。

  “現在的直播平台流量真的是太大了,扶貧幹部在埋頭苦幹的同時,也要積極將新技術與(yu) 脫貧攻堅相結合。”隨著扶貧車間項目的推進,應文偉(wei) 打算將直播技術引入車間,將九聯村農(nong) 副產(chan) 品從(cong) 原料到成品的生產(chan) 全過程,以直播的形式推向全國。

  九聯村扶貧產(chan) 業(ye) 的發展,得到了上級有關(guan) 部門認可。應文偉(wei) 先後被授予“新時代贛鄱先鋒” “三風榜樣人物”等榮譽。(供稿單位:江西省南昌市紅穀灘新區雄州路南昌市委組織部)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7日 08:5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