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雷神山醫院。從(cong) 今年2月8日接收首批患者,到4月15日休艙,運行67天,累計收治患者2011人。
來自遼寧、上海、廣東(dong) 、武漢等地的16支醫療隊、3000餘(yu) 名醫護人員決(jue) 戰雷神山醫院並贏得最後勝利,在庚子之春的武漢寫(xie) 下英雄篇章。
神速集結:打通生命通道
回憶7個(ge) 月前元宵節那次出發,遼寧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醫療隊總指揮、大連醫科大學校長徐英輝仍熱血澎湃:“一聲號令,盡銳出戰。”
2月8日14時,遼寧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任務,組建1000人的醫療隊參戰武漢雷神山醫院。以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科大學為(wei) 主,全省14個(ge) 市醫療機構全部參與(yu) 的遼寧醫療隊1013人,4個(ge) 小時即完成集結;從(cong) 命令發出到全員抵達武漢完成部署接收17個(ge) 病區,僅(jin) 用不到24小時。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士陳彥竹接到任務時,丈夫叢(cong) 慶偉(wei) 正奮戰在發熱門診,她沒有猶豫,把女兒(er) 交給父母就出發了。臨(lin) 行前,她來到發熱門診外,隔著玻璃窗和丈夫揮了揮手。她說,盡管當時有萬(wan) 般不舍,但作為(wei) 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黨(dang) 員,一定要衝(chong) 上去。
隨著雷神山醫院各病區逐個(ge) 開放,“隔離區”和“非隔離區”、病區與(yu) 醫院行政中心信息互通不暢的問題暴露出來。已退休的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楊延宗教授立即帶著“醫療音視頻實時互聯係統”晝夜兼程趕到武漢,加班加點為(wei) 雷神山醫院安裝實時互聯係統,使醫院實現了多點、多地“無接觸、無障礙、不間斷”交流。
2月9日,遼寧隊報到;2月15日,上海隊報到;2月18日,廣東(dong) 隊報到……全國16支醫療隊、3000餘(yu) 名醫務人員,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雷神山醫院聯手打通了搶救生命的綠色通道。
廣東(dong) 醫療隊領隊、廣東(dong) 中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鄒旭說:“我們(men) 在60小時內(nei) 完成病區驗收及開科準備,開科不到3小時48張床位全部收滿。”
中西醫結合:助力患者康複
在雷神山醫院收治的2011名患者中,重症患者899人、危重症患者179人。在搶救重症、危重症患者過程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
雷神山32個(ge) 病區中的絕大部分配備了中醫醫師,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發揮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優(you) 勢,以國家診療方案為(wei) “總舵”,一人一策、精準施治,助力患者康複。
81歲的吳阿婆入院時,血氧飽和度69%,CT顯示兩(liang) 肺彌漫性改變,隨時可能發生呼吸衰竭。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分隊立即對她製定個(ge) 性化綜合救治方案,除高流量吸氧、抗菌、抑製炎症風暴等西醫綜合治療外,還有中藥加針刺治療等。在團隊努力下,老人慢慢恢複到在不吸氧情況下血氧飽和度達到95%以上。當醫生告訴她可以出院時,她流著眼淚說:“家裏人都以為(wei) 我挺不過來,是你們(men) 給了我新生。”
“岐黃學者”、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說,醫療隊以急重症專(zhuan) 業(ye) 為(wei) 主的中西醫結合救治危重病人攻關(guan) 醫療小組,強化預警機製,全方位運用中醫治療危重症,體(ti) 現了中西醫結合特色。另外,醫療隊使用針灸等中醫藥治療手段減少或替代呼吸機治療,減少呼吸機待機時間,解決(jue) 患者呼吸機脫機困難,多名患者呼吸功能改善明顯。
不負期望:決(jue) 勝“最後戰場”
2月28日晚上,雷神山醫院舉(ju) 行了一場隻有十幾分鍾的婚禮。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肝移植監護室護士於(yu) 景海和消化科護士周玲億(yi) ,把防護服當婚紗,醫院作禮堂,在全國各醫療隊親(qin) 友團的見證下喜結連理。短暫儀(yi) 式後,這對新人立即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
於(yu) 景海、周玲億(yi) 原定於(yu) 今年2月14日情人節領證,2月28日舉(ju) 辦婚禮。疫情突如其來,2月19日,兩(liang) 人同時作為(wei) 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奔赴武漢。周玲億(yi) 說:“能夠在武漢一線並肩作戰,遠比一場婚禮、一次蜜月更值得銘記一生。”
回到上海已經6個(ge) 月了,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生樊民仍然忘不了那個(ge) 致謝軍(jun) 禮。
79歲的金老先生是一位重症患者,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後病愈。當樊民向他頒發出院證明時,這位有著30年軍(jun) 齡的老先生說:“醫生,我手抖,寫(xie) 不了感謝信,我給您敬個(ge) 禮吧!”說完,麵對著樊民神情肅穆地敬了一個(ge) 軍(jun) 禮。
在重症救治攻堅期,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等6家醫院、175名隊員組成的廣東(dong) 醫療隊,完成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支援任務後,立即接管雷神山醫院ICU病區,一直堅守到最後。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餘(yu) 納說:“我們(men) 到武漢就是來啃危重症患者救治這塊‘硬骨頭’的,那是最後的戰場,決(jue) 不能後退半步。現在可以自豪地說,我們(men) 沒有辜負期望!”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