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剛亮,席春波在鄉(xiang) 間小道上疾步如飛。“今天太忙了,邊走邊采訪可以嗎?”駐村兩(liang) 年多,個(ge) 子不高的他曬得黝黑,聲音洪亮。
2018年3月,席春波從(cong) 四川南充市西充縣來涼山彝族自治州越西縣任駐村幹部,報到第一句話便是“請派我去最窮的村!”就這樣,他在遠離縣城的保石鄉(xiang) 西吉村紮下了根。這個(ge) 鄉(xiang) 距縣城65公裏山路,車程兩(liang) 小時。西吉村又是深度貧困村,離鄉(xiang) 政府還有兩(liang) 小時山路,平均海拔2500米左右,人口分散,耕地不到千畝(mu) ,均為(wei) 山地。全村537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便有319人,貧困發生率近60%。
記者邊聽席春波介紹情況,邊隨他走進“西南馬脫貧奔康產(chan) 業(ye) 園”。“剛駐村時,很多村民住著土坯房,靠種糧食過活,特別揪心。”2019年,席春波跟村兩(liang) 委幹部、駐村工作隊隊員和村民代表幾經商議後,決(jue) 定成立西吉村種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吸引63戶貧困戶入股,養(yang) 殖西南馬。第一年,就養(yang) 了50多匹,總收入40萬(wan) 元,村集體(ti) 經濟增加收入5萬(wan) 多元。
一大早,十來個(ge) 村民已在牧場裏忙著打理牧草。收割、捆紮、搬運,大夥(huo) 兒(er) 忙得不亦樂(le) 乎。不遠處,幾十匹棕色駿馬正在吃草。
“西南馬性情溫馴,能吃苦。馱運兩(liang) 百斤的貨物,無論多陡峭的山路都能一口氣走完,不用歇腳。”席春波撫摸著馬背說。
“小席,你上回說的防疫問題已經解決(jue) 了,現在馬健康得很,今年的收益估計能翻番。”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沙馬偉(wei) 古說。“防疫問題一定大意不得,這些可都是‘金馬馬’,是村裏脫貧的指望,一定要‘伺候’好。”席春波笑說。
牧場裏,村民們(men) 有說有笑。“這活兒(er) 不累。一天工資100多元,我們(men) 都願意幹。村幹部說我今年就能‘摘帽’了,回頭我也買(mai) 兩(liang) 匹小馬駒養(yang) 在這裏。”村民阿由石衣日說。目前,這座產(chan) 業(ye) 園共帶動十餘(yu) 名村民就近務工,人均年增收3萬(wan) 多元。
離開產(chan) 業(ye) 園,席春波就趕回村委會(hui) ,和其他幹部商討後續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修路的進度慢了、有村民不會(hui) 修破了的雞舍、有的牛下崽了需要請獸(shou) 醫護理……問題逐一匯總、挨個(ge) 解決(jue) ,不知不覺,已近中午。簡單吃了點午飯,席春波便出發走訪村裏的養(yang) 羊大戶阿由洋木日。
阿由洋木日以前是貧困戶,夫妻倆(lia) 帶4個(ge) 孩子,生計就靠種點土豆、蕎麥、玉米。後來,村裏為(wei) 他爭(zheng) 取了公益性崗位,請他當護林員,每月工資500元,並送了5頭母羊,指導他養(yang) 羊致富。今年,阿由洋木日家裏養(yang) 了80多隻羊,年收入能達16萬(wan) 元,成了致富帶頭人。
山路崎嶇,下午兩(liang) 點半,席春波趕到阿由洋木日家,隻見一輛滿載磚塊的貨車停在路邊。原來,為(wei) 了幫助村民做大產(chan) 業(ye) ,席春波建議村委會(hui) 借助幫扶資金為(wei) 養(yang) 殖戶擴大圈舍。“等羊圈擴建好了,我要再多養(yang) 30隻羊。”阿由洋木日攤開擴建圖紙,高興(xing) 得不停地搓手。
席春波和村民們(men) 一起卸車,肩挑背扛。“老哥,你富了,可不能忘記其他鄉(xiang) 親(qin) ,多傳(chuan) 授傳(chuan) 授你的養(yang) 羊技術啊。”席春波邊幹活邊拉家常。阿由洋木日直點頭:“肯定肯定!大家相互幫,一起富起來。”
傍晚時分,席春波又去了兩(liang) 戶剛脫貧的村民家中走訪,“剛脫貧還不穩固,一定要排查‘風險點’。”回到村裏的宿舍時,天色已黑。席春波燒水煮麵條,燒水的間隙,他掏出工作本,寫(xie) 下第二天的安排。像這樣高強度、連軸轉的工作,從(cong) 今年3月四川開展脫貧督戰以來,席春波已堅持了整整半年。
“西充派了20多名幹部到涼山,大家你追我趕比著幹,幹不好,咋好意思回去?”席春波笑著說,“現在是決(jue) 勝脫貧攻堅的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也要不停歇地添勁加油,好早點讓群眾(zhong) 過上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