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1日,習(xi) 近平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
“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一個(ge) 時期如何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9月1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hui) ,就這個(ge) 問題聽取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的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jue) 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與(yu) 7位科學家代表就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推動科技創新和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習(xi) 近平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曆史責任,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jun) 。
“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廣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療、疫苗研發、防控等多個(ge) 重要領域開展科研攻關(guan) ,為(wei) 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出了重大貢獻。”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向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疫情發生以來,從(cong) 叮囑“依法科學有序防控至關(guan) 重要”,到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習(xi) 近平一直看重科技這個(ge) “最有力的武器”。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複工複產(chan) ,科技都為(wei) 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支撐!
△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公共衛生防疫專(zhuan) 題展區上,國產(chan) 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實物首次公開展示。
科學技術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cong) 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作為(wei) 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國內(nei) 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十四五”時期以及更長時期的發展對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了更為(wei) 迫切的要求。
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麵前,在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men) 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我國擁有數量眾(zhong) 多的科技工作者、規模龐大的研發投入,初步具備了在一些領域同國際先進水平同台競技的條件。在與(yu) 科學家座談時,習(xi) 近平直麵問題重點:“關(guan) 鍵是要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給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讓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湧現出來。”
創新決(jue) 勝未來,改革關(guan) 乎國運。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
2014年6月9日,習(xi) 近平在兩(liang) 院院士大會(hui) 講話中強調,推進自主創新,最緊迫的是要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技作為(wei) 第一生產(chan) 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
2015年8月,黨(dang) 中央、國務院出台《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實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項改革任務。在科技領域存在的多年來一直想解決(jue) 但沒有能解決(jue) 的難題方麵,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深化科研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完善戰略科學家和創新型科技人才發現、培養(yang) 、激勵機製,吸引更多優(you) 秀人才進入科研隊伍,習(xi) 近平要求為(wei) 廣大科技工作者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我在2016年就提出,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可以搞揭榜掛帥,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今年2月3日,習(xi) 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上這樣強調。
無論是“揭榜掛帥”,還是“誰有本事誰就揭榜”,都是要打破人才機製上的條條框框,深度激勵科技工作者勇於(yu) 攀登科技高峰。
科學成就離不開精神支撐。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指出,科學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長期科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精神財富。
習(xi) 近平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持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you) 秀品質,弘揚“兩(liang) 彈一星”精神,主動肩負起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去。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ge) 民族才能在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
在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曆史交匯之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再提及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抗戰精神、抗疫精神、老西藏精神、科學家精神、“兩(liang) 彈一星”精神……這些都是激勵我們(men) 鍥而不舍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不竭動力。
從(cong) 深入地方考察調研,到主持企業(ye) 家座談會(hui) 、經濟社會(hui) 領域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科學家座談會(hui) ,今年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頻頻聽取各方意見、建議,作出重要部署,為(wei) 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十四五”時期謀篇布局、把舵定航。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