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明媚而熱烈的陽光灑在吉林省琿春市春化鎮下草帽村的每個(ge) 角落。剛剛午睡醒來的老趙正張羅著給小雞添食,忙活完站在陰涼處,他一邊擦汗一邊打量著自己的家:新蓋的房子,玻璃被媳婦擦得鋥亮,院裏剛下完蛋的母雞正咯咯地叫著,牆角幾天前栽下的小花也開得正豔、芳香四溢……
“不該誰,不少誰,能過上這樣的日子真是知足。”這是老趙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wei) 下草帽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老趙一家曾過得十分窘困。老伴患有類風濕,常年離不開藥,作為(wei) 家裏主要勞力的他,又在幾年前查出了腦梗,不能外出打工,日子變得更加艱難。
從(cong) 外債(zhai) 纏身到脫貧致富,老趙家的這一切改變,還要從(cong) 村裏來的那個(ge) “服務員”說起。
2018年,吉林省琿春市草帽村迎來了駐村脫貧的第一書(shu) 記長春海關(guan) 所屬琿春海關(guan) 核查二科的周恩田。這位軍(jun) 人出身的漢子雷厲風行,來到下草帽村就開始走訪貧困戶,尋找產(chan) 業(ye) 脫貧之路。對像老趙家這種因病導致勞動能力弱的貧困戶,周恩田建議他們(men) 養(yang) 雞。
“周書(shu) 記每年春天給我們(men) 貧困戶買(mai) 來雞雛,我們(men) 隻管喂養(yang) ,成雞和雞蛋由周書(shu) 記全部按照土雞、土雞蛋的價(jia) 格包銷,我們(men) 貧困群眾(zhong) 一不需要投資買(mai) 雞雛,二不需要出家門,三不用操心賣,每年除掉成本最少能賺2000元。”老趙高興(xing) 地表示,自從(cong) 有了周恩田這個(ge) 貼心的“服務員”,他們(men) 真是啥也不用操心了。
鍋台舊了,周恩田派人幫他們(men) 搭;碗櫥壞了,周恩田開車去城裏給他們(men) 買(mai) ;吊天棚、修房簷、砌煙筒……隻要村裏的百姓家有活兒(er) ,周恩田總是會(hui) 立即到場幫忙。貧困戶剛開始養(yang) 雞銷路還沒打開時,為(wei) 了兌(dui) 現包銷的承諾,周恩田就發動所有的親(qin) 朋好友購買(mai) ,有時實在銷不出去,就拿回家自己吃。就在琿春市土雞蛋價(jia) 都降到1元錢一個(ge) 時,他還2元錢一個(ge) 地往家拎,妻子常常調侃他是個(ge) 賠本“銷售員”。
“下草帽村是距離琿春市區最遠的貧困村,交通不便又地處高寒區,脫貧攻堅難度非常大。”周恩田說,“來的時候我就給自己立下了‘軍(jun) 令狀’,不脫貧不離村。我要盡我所能,即便自己搭錢,也要讓老百姓看到脫貧的希望。”成功幫助村民建立起養(yang) 雞項目的同時,周恩田還帶動了下草帽村村民發展了木耳栽培、黃牛養(yang) 殖、光伏發電等扶貧產(chan) 業(ye) 。
看著村子的發展一天天變好,很多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都選擇留在村中發展,葛誌勇就是其中的一個(ge) 。“看到不少貧困戶在周書(shu) 記幫助下從(cong) 養(yang) 雞項目中賺錢,今年年後我沒有外出打工,投資了3萬(wan) 塊,也養(yang) 起了雞。”葛誌勇介紹,他共飼養(yang) 400隻雞,目前都長勢良好,很快就可以投入市場。“為(wei) 了增加銷路,最近周書(shu) 記正和我商量著入駐電商平台呢。”葛誌勇高興(xing) 地說著。
有信心、有奔頭,是下草帽村民給人最直觀的印象。“種糧有補貼、看病有補貼、脫貧有產(chan) 業(ye) ,你說他們(men) 能不感到幸福嗎?”春化鎮政府扶貧辦主任薑藏榮開心地分享著下草帽村的脫貧成績:“我們(men) 收入最低的貧困戶人均收入達到國家脫貧標準的兩(liang) 倍,11戶貧困戶經精準識別後退出了貧困戶行列,2019年正式摘掉了貧困村帽子……“多虧(kui) 了周恩田這個(ge) 第一書(shu) 記啊!是個(ge) 好‘服務員’。”
走著、看著,不知覺間夜幕降臨(lin) 。伴隨著廣場上歡快的音樂(le) 聲,村裏柏油大路旁的路燈次第亮起,結束一天勞作的男女老少紛紛走出家門,跳舞、唱歌、閑話家常……一個(ge) 無限活力的下草帽村正在延邊大地不斷舒展升騰。(作者單位:吉林日報社)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