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泯:“三心”書記顯擔當

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大塘鎮咱刀村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貴州省黔東(dong) 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大塘鎮咱刀村,在2019年前是“出了名”的黨(dang) 組織建設後進村,黨(dang) 支部軟弱渙散,缺乏活力。同時,咱刀村還是大塘極貧鎮的深度貧困村之一,貧困發生率曾一度高達35.7%。

  如今,咱刀村不僅(jin) 實現整村脫貧出列,還圍繞著“旅遊+”打造民宿和特色種養(yang) 殖,昔日的“後進村”搖身一變成為(wei) 當地響當當的“先進村”。

  這可喜的變化,離不開貴州省委巡視辦派駐咱刀村第一書(shu) 記黃智泯的傾(qing) 情幫扶。

  潛心上好“初心”教育課 凝聚攻堅力量

  黃智泯剛來咱刀村時,大家都以為(wei) 他是一位臨(lin) 近退休的老幹部,可能是下來走走過場的吧,那時誰都不曾想到,他能沉下身子為(wei) 咱刀村帶來如此變化。

  “召集黨(dang) 員開會(hui) 、學習(xi) 都很困難,大部分黨(dang) 員紀律意識淡薄,無故不參加學習(xi) 、會(hui) 議等現象嚴(yan) 重,遲到更是常態,思想保守,沒有幹勁,黨(dang) 員的帶頭作用根本沒有得到發揮。”黃智泯回憶初到咱刀村時說道。

  支部是“堡壘”,黨(dang) 員就是“旗幟”。看到這種狀況,黃智泯認為(wei) 打開思想牢籠的關(guan) 鍵環節,就是要給黨(dang) 員講好“初心”課,把支部建強。除了按期組織“三會(hui) 一課”學習(xi) 和開展主題黨(dang) 日活動外,他與(yu)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石巍奇一起將黨(dang) 課搬到革命教育基地,學習(xi) 革命先烈無私奉獻的精神,提升黨(dang) 員的愛國情懷。

  農(nong) 忙季節,將黨(dang) 課搬到田間地頭,組織黨(dang) 員幫助貧困群眾(zhong) 抓生產(chan) 的同時,提升勞動技能,營造比、學、趕、超的氛圍;抗疫期間,將黨(dang) 課搬到疫情卡點,成立“疫情防控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把支部建到前線,守卡點,抗疫情,黨(dang) 員帶頭為(wei) 群眾(zhong) 守住健康,宣傳(chuan) 抗疫知識,增強黨(dang) 員的服務意識。

  就這樣,一步步打通了黨(dang) 員帶頭幹、示範幫的思想瓶頸,全麵提升了ky体育官方网管理整體(ti) 實效。

  “現在村黨(dang) 支部重新煥發活力,產(chan) 業(ye) 發展熱火朝天,眼看著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有黃書(shu) 記在,脫貧致富更有信心了。”咱刀村老黨(dang) 員石聲忠深情地說。

  真情上好“貼心”幫扶課 夯實振興(xing) 基礎

  “黃書(shu) 記,多謝您了!您給我孫女楊玉婷帶來這麽(me) 多關(guan) 心,她可以安心上學了。”每次黃智泯來入戶走訪,李乃當都會(hui) 緊緊握住他的手,久久不肯放開。

  楊玉婷是一個(ge) 11歲的小女孩,在父親(qin) 病逝和母親(qin) 改嫁的打擊下,原本開朗活潑的孩子一下子變得自卑、不愛說話,也沒心思上學。

  得知情況後,黃智泯帶頭為(wei) 楊玉婷捐贈1000多元的助學款,並為(wei) 她申請了臨(lin) 時救助,還耐心開導她放下包袱。在多方關(guan) 愛下,楊玉婷又開朗起來,還常常幫助奶奶李乃當做家務,成了懂事的孩子。

  除此之外,還有石榮金、李家祥、餘(yu) 鵬等特困戶都是黃智泯特別關(guan) 心的,他四處奔走,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就業(ye) 、收入等問題,使得咱刀村到2019年底圓滿完成“雙清零”目標。

  建黨(dang) 99周年,黃智泯自掏“腰包”2500元作為(wei) 慰問金,與(yu) 村黨(dang) 支部一起看望慰問4戶貧困戶和1名老黨(dang) 員,代表村黨(dang) 支部撰寫(xie) 慰問信,鼓勵困難群眾(zhong) “聽黨(dang) 話、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勤勞致富,與(yu) 全村一起奔小康。

  俯身上好“易心”基礎課 鑄牢脫貧成果

  如何突破咱刀村產(chan) 業(ye) 發展上的瓶頸,是黃智泯駐村以來一直掛心的難題。

  經過深入的調研走訪,黃智泯發現圍繞縣裏“旅遊+”打造民宿和特色種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能幫助當地群眾(zhong) 突破這個(ge) 瓶頸。

  萬(wan) 事開頭難。在咱刀村,當地群眾(zhong) 思想意識相對封閉,傳(chuan) 統習(xi) 俗觀念根深蒂固,一時不易改變。他們(men) 不許外麵客人在自家的房子裏留宿,怕影響風水,這種觀念嚴(yan) 重阻礙了民宿的發展。

  “必須打開突破口,徹底改變老百姓的保守觀念。”

  黃智泯帶著石巍奇等村幹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動員,在群眾(zhong) 中開展“易心”活動,一趟不行,就多跑幾趟。

  一次次的苦口婆心,終換來撥雲(yun) 見日。石聲忠和楊勝英2戶答應“試試看”。隨後,黃智泯協調上級部門,籌集資金55萬(wan) 元對房屋進行升級改造,並采取“村黨(dang) 支部+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所有民宿對外統稱“咱家客棧”,由村合作社統一管理運營。

  “黃書(shu) 記!今天接到一批客人了,得了1200元哦。”石聲忠激動地向黃智泯分享喜悅。石聲忠和楊勝英在家裏當起了老板,村民們(men) 看在眼中,羨在心中,參與(yu) 民宿打造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黃智泯說:“我們(men) 至少要打造20戶100間優(you) 質民宿,要讓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能就業(ye) 創收。”

  除了民宿,黃智泯還協調到150萬(wan) 元打造特色黑毛豬養(yang) 殖項目,提升改造閑置養(yang) 殖場,聘請2名養(yang) 殖能手負責管理,並聯係技術人員現場培訓,豐(feng) 富村集體(ti) 經濟的同時,還解決(jue) 了部分就業(ye) 。

  目前,存欄黑毛豬達到220頭,規模還在不斷擴大,預計今年能出欄200頭以上,收益100萬(wan) 元左右,隻此一項能使戶均增收5300元。

  看到“咱家客棧”的運營,黑毛豬的長勢喜人,想到疫情過後,旅遊業(ye) 回暖帶來的民宿和養(yang) 殖收益,石巍奇激動地說:“咱刀村今天幹群關(guan) 係的融洽,群眾(zhong) 觀念的轉變,產(chan) 業(ye) 的發展,都離不開我們(men) 黃書(shu) 記的辛勤付出!”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0日 07:1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