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在大戰大考中詮釋軍魂——全軍部隊堅決執行疫情防控任務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4月,軍(jun) 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悄然撤離武漢。撤離前,隊員們(men) 認真地進行了物資清點、資料歸檔、醫院移交等工作,留下了一塵不染的醫院、隊列般整齊的醫療器械……

  “實踐再次證明,人民軍(jun) 隊始終是黨(dang) 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jun) 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全軍(jun) 部隊堅決(jue) 貫徹黨(dang) 中央、中央軍(jun) 委和習(xi) 主席決(jue) 策號令,聞令而動、勇挑重擔,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wei) 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作出了突出貢獻。

  除夕夜,一張紅衣小女孩淚別“迷彩媽媽”的照片刷屏網絡。

  軍(jun) 內(nei) 某醫科大學醫生吳婭利接到出征武漢的通知。7歲的女兒(er) 知道吳婭利馬上要去“戰場”,一把抱住她哭了起來。吳婭利摟緊女兒(er) ,不知道怎麽(me) 安慰她。女兒(er) 哭了一會(hui) ,抹了抹眼淚說:“媽媽,那你答應我,一定要平安回來。”

  吳婭利欣慰地點了點頭。

  這個(ge) 除夕夜,和吳婭利一樣,來自天南海北的450名軍(jun) 隊醫護人員,放棄假期安排,火速馳援武漢,進駐感染患者病例多、醫護力量迫切需要加強的地方醫院。他們(men) 的到來,給焦慮中的武漢市民,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軍(jun) 隊共派出4000餘(yu) 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駐金銀潭醫院、漢口醫院、武昌醫院,進駐火神山醫院、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穀院區……一個(ge) 個(ge) “第一時間”,見證著分秒必爭(zheng) 的“軍(jun) 隊速度”。隊員們(men) 來自解放軍(jun) 各軍(jun) 兵種和武警部隊,具有豐(feng) 富的防控治療傳(chuan) 染性疾病經驗,不少隊員還執行過小湯山醫院抗擊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抗擊埃博拉疫情等任務。此外,駐武漢地區的軍(jun) 隊醫療單位也積極投身抗疫鬥爭(zheng) 。

  軍(jun) 隊的白衣戰士奮戰在最前線,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可以托付生命的人。武漢金銀潭醫院,一名年長的患者問醫療隊員劉麗(li) :“你們(men) 是解放軍(jun) 吧?”身著防護服,劉麗(li) 說不出話,隻能點點頭,比了一個(ge) “OK”的手勢。這名患者一下眉頭舒展了。看見這樣的場景,劉麗(li) 意識到:絕對不能辜負他們(men) 的信任。

  驚濤駭浪從(cong) 容渡,越是艱險越向前。醫療隊隊員馬淩許下誓言:“在疫情麵前,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誓死不退,一定護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

  一蔬一飯,心係冷暖。疫情發生後,家住武漢市江岸區的李霞,除了擔心家人安危外,最惦記的莫過於(yu) 家裏“口糧”是否斷供。後來,餐桌依舊保持四菜一湯,李霞的心也安定了下來。

  李霞和千萬(wan) 武漢市民餐桌不斷供的背後,是一群駐鄂部隊官兵在接力保障市民的“菜籃子”和“米袋子”。

  為(wei) 解決(jue) 離漢通道管控之後的民生物資運輸難題,駐鄂部隊組成運力支援隊。2月2日起,該運力支援隊集中居住、封閉式管理,根據地方配送中心的每日需求,派遣人員車輛裝載物資,送往武漢三鎮100多個(ge) 配送點位。

  2月17日,滿載醫療隊隊員和抗疫物資的軍(jun) 用運輸機呼嘯而至,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一張藍底白字、印有二維碼的“運—20登機牌”,溫暖了全國民眾(zhong) 。

  “昆侖(lun) 雄鷹全體(ti) 官兵向您致敬,祝您平安,期待您早日凱旋!”幾個(ge) 小時後,登機牌的掃碼內(nei) 容被網友齊刷刷複製到留言區。中部戰區空軍(jun) 航空兵某團政委任強感慨:“此刻,全國人民與(yu) 我們(men) 在一起,都成了昆侖(lun) 雄鷹的一員!”

  除了白衣天使勇擔重任,這些擔負組織協調、運輸投送、安保警戒、勤務保障等任務的部隊官兵,也是日夜值守、全力保障。他們(men) ,共同鑄就了疫情防控的堅強後盾。

  9月1日晚,《開學第一課》節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軍(jun) 事科學院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陳薇分享了關(guan) 於(yu) 新冠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yu) 團隊在抗疫前線與(yu) 病毒作戰的經曆。

  陳薇說,第一批疫苗在生產(chan) 線下線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在收到生日祝福信息後,她回複了八個(ge) 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學技術。麵對疫情,陳薇科研團隊領銜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繼獲批啟動展開臨(lin) 床試驗後,於(yu) 4月12日開展二期臨(lin) 床試驗。世界衛生組織官網公布,這是全球首個(ge) 進入二期臨(lin) 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

  軍(jun) 隊科技工作人員以過硬的技術實力向人們(men) 展示了“中國速度”。疫情防控中,軍(jun) 隊科研人員迎難而上、爭(zheng) 分奪秒,全力以赴展開應急科研攻關(guan) ,為(wei) 疫情防控提供堅強有力科技支撐。

  1月26日晚,軍(jun) 事醫學專(zhuan) 家組飛抵武漢。當時,武漢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需求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檢測量。短短24小時內(nei) ,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迅速搭建起來。前線的軍(jun) 隊科研人員們(men) ,開啟了緊張的檢測工作。

  他們(men) 搭建了全自動核酸提取平台,利用軍(jun) 事醫學研究院自主研製的試劑盒,將近百份樣本從(cong) 處理到檢測完成的時間壓縮到4小時以內(nei) ,單日標本檢測能力最高達到1000人份。

  “軍(jun) 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人民軍(jun) 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軍(jun) 部隊和廣大官兵是一場大戰和大考,執行疫情防控任務全體(ti) 人員,以堅定信念、過硬能力、頑強作風、犧牲奉獻,詮釋了人民軍(jun) 隊絕對忠誠的不變軍(jun) 魂,交出了一份圓滿答卷。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8日 07:15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