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世龍:扶貧路上“乘風破浪”

吉林日報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推開高世龍的辦公室大門,他正伏案勾畫著一張“思維導圖”。上麵遍布著有關(guan) 即將上線的“第一書(shu) 記代言”APP的林林總總。左手邊還堆著一遝厚厚的企劃書(shu) 、方案和圖紙。高世龍抬起頭,不好意思地說:“抱歉啊,也沒迎迎你們(men) ,快請進!我帶你們(men) 先參觀參觀協會(hui) 吧!”

  吉林省靖宇縣大北山村第一書(shu) 記高世龍,這個(ge) 一米八多、麵色黝黑的漢子,一手操持創建起來吉林省駐村第一書(shu) 記協會(hui) 。

  從(cong) 無到有,變“單打獨鬥”為(wei) “抱團取暖”

  指著辦公區門口醒目的協會(hui) 名稱,高世龍回憶起協會(hui) 創辦前後的光景。

  “在吉林省委組織部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和指導下,今年1月22日,協會(hui) 正式成立,大年初二就開始工作,當時就我一個(ge) 人一間屋。你們(men) 再看現在,這層樓的一半房間都是協會(hui) 所屬,更有116個(ge) 好夥(huo) 伴加盟助力!現在是周六上午,你們(men) 看不到那麽(me) 多人,因為(wei) 大部分工作人員都是從(cong) 下午一點開始直播到深夜淩晨,得輪班倒。”高世龍提起協會(hui) 的“大家庭”眉眼裏全是自豪。

  談到創辦第一書(shu) 記協會(hui) 的初衷,高世龍回憶起自己駐村扶貧的經曆。2016年1月,高世龍被吉林省廣播電視台選派到靖宇縣大北山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助農(nong) 扶貧的過程中,他與(yu) 工作團隊創新思路,克服困難,共同打造了“品牌+媒體(ti) +電商”的產(chan) 業(ye) 發展模式,形成了人參、天麻、靈芝、藍莓等七大產(chan) 業(ye) ,打造了“老農(nong) 夫”品牌。通過品牌引領,與(yu) 吉林省內(nei) 23家企業(ye) 達成合作發展聯盟,推出的係列產(chan) 品達到102個(ge) ,截至目前累計銷售額達到了2.1億(yi) 元,貧困戶和村集體(ti) 實現了4年連續分紅。

  2017年3月,為(wei) 了打通大北山村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線上銷售渠道,高世龍與(yu) 團隊在淘寶網開設了第一家村級淘寶店鋪,按照原產(chan) 地直銷的運營模式,保證了產(chan) 品從(cong) 田間地頭直遞到千家萬(wan) 戶。經過一年半的努力,“老農(nong) 夫”實現了銷售量過千萬(wan) ,每天平均發貨量在3000單以上,榮獲全國滋補品市場領軍(jun) 品牌。

  這段探索電商的寶貴實戰經驗,不僅(jin) 讓大北山村開拓了脫貧新路徑,也讓許多第一書(shu) 記“聞名”跑來向高世龍取經。大家普遍反饋的情況是:“我家有大米你家也有,我這產(chan) 木耳蘑菇你那也不少,都是東(dong) 北特色,都是吉林佳品,但就是賣不出去或者賣得不好,這可咋整?”這些“抱怨話”在高世龍的腦中迅速“發酵”,一個(ge) “從(cong) 分到統”的理論閃現腦海,“對啊,就這麽(me) 幹!”

  在高世龍的謀劃籌建下,全省1489名駐村第一書(shu) 記和1萬(wan) 名村書(shu) 記從(cong) “單打獨鬥”到“抱團取暖”,成立了吉林省駐村第一書(shu) 記協會(hui) ,打造了吉林省“第一書(shu) 記和村書(shu) 記”代言平台,在發展產(chan) 業(ye) 、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的道路上,聯合作戰、攜手前行。

  全麵升級,從(cong) 雲(yun) 直播到“第一書(shu) 記代言”APP

  “真品、真事、真實惠!歡迎各位新老朋友來到吉林省第一書(shu) 記代言官方直播間,今天,咱們(men) 一起來嚐嚐這個(ge) 藍莓幹與(yu) 別地兒(er) 有啥不一樣……”直播間裏一句句精彩的帶貨語搭配主播生動熱情地講解演繹,一會(hui) 兒(er) 工夫便有不少人下單購買(mai) 。

  從(cong) 第一書(shu) 記搖身變為(wei) 帶貨主播,這在吉林省第一書(shu) 記代言官方直播間裏,並非新鮮事。當天的主播是有著20多場直播經驗的原汪清縣雞冠鄉(xiang) 吉興(xing) 村第一書(shu) 記王縱鵬,現在他是第一書(shu) 記協會(hui) 的副會(hui) 長。“在協會(hui) 工作,我們(men) 大家擰成一股繩,力往一處使,都是盡自己努力為(wei) 咱們(men) 吉林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打call,幫助企業(ye) 、農(nong) 民破解發展難題。”王縱鵬說。

  協會(hui) 還主導開發了扶貧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綜合性全功能電商平台——“第一書(shu) 記代言”APP。目前,APP的技術開發工作已基本完成。

  不改初心,努力打通“造血式”幫扶新路徑

  在辦公區的一個(ge) 拐角處,一麵寫(xie) 著“悉心指導、貼心服務、 愛心助農(nong) 、盡心盡責”的紅緞錦旗讓高世龍講述起一個(ge) 小故事。“這是白城市通榆縣新興(xing) 鄉(xiang) 新茂村謝大娘送來的,這也是我們(men) 協會(hui) 收到的第一麵錦旗。”原來,當時因疫情,謝大娘家的雞蛋滯銷家中,她四處求人幫助銷售。謝大娘的求助信息得到了高世龍的迅速反饋,他派專(zhuan) 人上門收購雞蛋,提供便利服務,免費組織直播活動,快速解決(jue) 了謝大娘的難處。

  謝大娘拿到自己賣雞蛋的足額貨款,請人做了麵錦旗,特意讓同鄉(xiang) 捎到了長春。

  黑木耳、稻花香、玉米油、黃豆醬……林林總總的吉林特產(chan) 擺滿了協會(hui) 的貨架,產(chan) 品能否銷售好,關(guan) 乎農(nong) 民的生計。高世龍和第一書(shu) 記協會(hui) 響應國家扶農(nong) 助農(nong) 號召,開拓“電商助農(nong) ”新路子。一方麵,積極與(yu) 農(nong) 特產(chan) 品企業(ye) 合作,搭建直播帶貨、電商推廣、渠道對接平台;另一方麵,根據地方特色製定相應的營銷計劃,讓企業(ye) 、農(nong) 民有計劃地展開銷售,讓電商走進企業(ye) 、農(nong) 戶和消費者之間。

  新業(ye) 態、新經濟、新思路,拓開農(nong) 特產(chan) 銷售新局麵,高世龍在扶貧路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越走越堅定。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7日 09:0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