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仲平:千磨萬擊還堅勁——抗疫鬥爭鑄就偉大精神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堅決(jue)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丁零零——”

  菁菁校園裏,久違的上課鈴聲再次響起。9月1日晚,“開學第一課”如期而至。“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登上“雲(yun) 講台”,帶領孩子們(men) 重溫中國剛剛走過的那段非凡曆程。

  “這就是我們(men) 的國家,首先抓住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我一定要為(wei) 我們(men) 的病人、為(wei) 我們(men) 的城市、為(wei) 我們(men) 的國家築起一道生命的長城!”“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深情的講述,有力的話語,讓更多人在這個(ge) 特殊課堂裏,感受到使命的召喚、精神的激蕩。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曆程,是人類與(yu) 疾病鬥爭(zheng) 史上的奇跡,更是人類精神所演繹的動人篇章。一場可歌可泣的抗疫鬥爭(zheng) 證明,英雄的中國、偉(wei) 大的人民,堅不可摧、不可戰勝!

  以生命至上匯聚合力,以舉(ju) 國之力對決(jue) 疫魔。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自指揮、親(qin) 自部署,黨(dang) 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jue) 策,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眾(zhong) 誌成城、全力以赴,取得了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大戰略成果。今天的中國,城市車流如織、鄉(xiang) 村穀米滿倉(cang) ,校園書(shu) 聲琅琅、工廠機器轟鳴,960多萬(wan) 平方公裏的大地上湧流著不竭的生機與(yu) 活力。

  “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展現的負責任大國形象,得到國際社會(hui) 高度讚譽。”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全國各族人民風雨同舟、和衷共濟,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廣為(wei) 弘揚,湧現出大批英雄模範,鑄就起團結一心、眾(zhong) 誌成城的強大精神防線,充分展示了加強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弘揚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重大意義(yi) ,充分展示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強大力量。”

  千磨萬(wan) 擊還堅勁,越是艱險越向前。從(cong) 寒冬到金秋,從(cong) 武漢到全國,這是對每個(ge) 人的考驗,也是每個(ge) 人的戰鬥。一次逆行,一種職責,一腔熱忱,一份心意……無數雙手握在一起,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在這場嚴(yan) 峻鬥爭(zheng) 中,中國人民不僅(jin) 贏得了重大勝利,更以億(yi) 萬(wan) 人團結一心的奮鬥,凝聚起一個(ge) 民族的精神偉(wei) 力。

  (二)“令出如山”“生死阻擊”“堅強防線”……最近,6集紀錄片《同心戰“疫”》播出。從(cong) 平地驚雷到山川肅靜,從(cong) 八方馳援到同向同行,從(cong) 曙光乍現到山河無恙,一個(ge) 個(ge) 畫麵,一幕幕場景,鐫刻著一個(ge) 民族的風雨無阻,烙印著一段歲月的蕩氣回腸。

  回顧抗疫曆程,這樣的鏡頭感人至深——

  “本來想是讓大家過個(ge) 好年。現在疫情形勢緊急,不得不把大家召集起來,一起來研究部署這個(ge) 問題。”1月25日,農(nong) 曆正月初一,中南海懷仁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召開會(hui) 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表情凝重,“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

  “我相信,通過這次抗擊疫情鬥爭(zheng) ,武漢必將再一次被載入英雄史冊(ce) !”3月10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武漢東(dong) 湖新城社區,“中國加油!”“武漢加油!”的聲音此起彼伏。

  “我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你們(men) 是湖北6000萬(wan) 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5月24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hui) 議湖北代表團審議,現場掌聲如雷。

  ……

  心係荊楚大地,統籌戰疫大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疫情防控作為(wei) 頭等大事來抓,截至5月底,主持召開了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4次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等會(hui) 議,因時因勢調整防控策略,進行全麵部署;突出強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確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隨時作出重要指示和重要批示,對保護關(guan) 心愛護醫務人員、軍(jun) 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等提出要求;在北京就社區防控、抗疫科研攻關(guan) 等進行考察,親(qin) 臨(lin) 武漢一線視察慰問指導,給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科技工作者和廣大幹部職工送去關(guan) 懷和溫暖;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hui) 等國際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與(yu) 多個(ge) 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通電話,表達中國防控疫情的決(jue) 心和信心、與(yu) 各國攜手戰疫的責任和擔當……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時刻牽掛著人民、牽掛著患者,時刻關(guan) 注著疫情發展、指揮著戰疫進展,真摯的為(wei) 民情懷、堅定的必勝信念、勇毅的意誌品質、科學的決(jue) 策部署、寬廣的世界胸懷,激發了億(yi) 萬(wan) 人民強勁的士氣、昂揚的鬥誌,打響了一場氣壯山河的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

  回顧抗疫進程,這樣的話語激蕩人心——

  “把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wei) 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

  “人民生命重於(yu) 泰山!隻要是為(wei) 了人民的生命負責,那麽(me) 什麽(me) 代價(jia) 、什麽(me) 後果都要擔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jia) 。”

  ……

  一切以挽救生命為(wei) 重,一切為(wei) 挽救生命讓路。這樣一組數字讓人震撼:作為(wei) 全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和決(jue) 勝之地,武漢確診患者總體(ti) 治愈率達94%,湖北成功治愈3000餘(yu) 位80歲以上、7位百歲以上患者;全國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過15萬(wan) 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療費用幾十萬(wan) 元甚至上百萬(wan) 元,全部由國家承擔……有國外學者由衷感歎,“這是地地道道的人道主義(yi) ”。不放棄一名患者,不放棄任何希望,正是這樣珍惜生命、愛護生命、尊重生命的追求,創造出一個(ge) 又一個(ge) “生命奇跡”。

  真誠關(guan) 懷每一個(ge) 生者、衷心尊重每一個(ge) 生命、全力拯救每一個(ge) 病患,中國抗疫鬥爭(zheng) 閃耀的人性光輝,在病毒肆虐之時,喚起了團結的願望,傳(chuan) 遞著溫暖的力量。在這場艱苦鏖戰中,人們(men) 看到了一個(ge) 政黨(dang) “視民如傷(shang) ”的熾熱情懷,看到了一個(ge) 國家“人民至上”的價(jia) 值堅守,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顯著優(you) 勢,看到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應對風險挑戰的堅強領導能力。

  (三)3月5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dong) 院。上海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生劉凱在護送病人做檢查途中,讓住院近一個(ge) 月的87歲老先生欣賞久違的落日。誌願者甘俊超用手機拍下這一幕:那指向暖陽的手,標注的是希望;那相互依靠的背影,代表的是堅強。

  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那感動無數人的身影,匯入萬(wan) 千英雄的人民,共同托舉(ju) 起生生不息的春天。武漢,這座屈原留詩、嶽飛屯兵、辛亥首義(yi) 的城市,以危難時刻爆發出的不屈力量,成為(wei) 中國抗疫鬥爭(zheng) 的精神坐標。

  曆史前行的每一步,無不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動。往古,歲月長河凝結下民族精神,讓中華文明傳(chuan) 承數千年而不絕、縱橫上萬(wan) 裏而不散,日新又新、亙(gen) 古亙(gen) 今;今來,百年滄桑砥礪著家國情懷,讓中華民族穿越戰爭(zheng) 的烽火硝煙、走過創業(ye) 的篳路藍縷、曆經改革的大潮澎湃,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當生命遭遇寒冬,當民族陷入危難,總有這樣一種精神,在大難中生根,在苦難中磨礪,在艱難中成長,激勵我們(men) 不斷奮起、勇毅前行。麵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國上下步調一致,億(yi) 萬(wan) 人民攜手並肩,展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凝結成不屈的民族精魂。

  這是一種什麽(me) 樣的精神?是滿頁的紅手印旁,寫(xie) 下“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鏗鏘與(yu) 豪邁;是84歲的鍾南山院士臨(lin) 危受命,逆行趕往武漢的堅毅與(yu) 剛強;是“鐵人”張定宇不顧身患漸凍症,奔忙在戰疫一線的無私與(yu) 無畏;是方艙醫院裏,病人靜靜看書(shu) 和翩翩起舞的從(cong) 容與(yu) 樂(le) 觀;是大雪紛飛時,基層工作人員全身皆白依然堅守崗位的責任與(yu) 擔當……

  鬥爭(zheng) 越是艱險,精神就越顯偉(wei) 大。各級黨(dang) 組織和廣大黨(dang) 員、幹部衝(chong) 鋒在前、頑強拚搏,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shang) 、醫者仁心,人民子弟兵忠於(yu) 黨(dang) 、忠於(yu) 人民,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誌願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武漢人民堅韌不拔、高風亮節,全國人民眾(zhong) 誌成城、頑強拚搏……這是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英雄本色,這是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這是勇於(yu) 擔當、甘於(yu) 奉獻的崇高品格,這是把握規律、崇尚科學的求實態度,這是開放合作、命運與(yu) 共的寬廣胸懷。這一切,匯聚成疫情防控中的偉(wei) 大精神,構築起中華民族的又一座精神豐(feng) 碑。

  (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信心百倍地打好這一場阻擊戰、總體(ti) 戰,打好這一場人民戰爭(zheng) 。我們(men) 一定要樹立信心!一定會(hui) 勝利的!”麵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防控鬥爭(zheng) ,中國人民展現出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英雄本色,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每一個(ge) 麵孔,都折射醫者仁心;每一個(ge) 眼神,都閃耀人性光輝”。麵對攝影師的鏡頭,馳援武漢的4.2萬(wan) 多名白衣戰士們(men) 脫下口罩、綻放笑容,留下最打動人心的肖像。這些被口罩勒出印痕磨破皮的臉,如春風一樣和煦,如陽光一樣燦爛,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力量。疫情防控中,他們(men) 同時間賽跑,與(yu) 病魔較量,頑強拚搏、日夜奮戰。8月19日中國醫師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情點讚廣大醫務工作者為(wei) 抗擊疫情付出了艱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貢獻,“彰顯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贏得了黨(dang) 和人民高度評價(jia) ”。

  英雄者,國之幹。“直接上,沒有多的話說,就是上”“我們(men) 真的沒有想過成為(wei) 英雄,隻是希望每個(ge) 人都好”……紀錄片《生死金銀潭》,連續跟拍武漢金銀潭醫院36個(ge) 日夜的生死時刻,呈現疫情風暴點的緊張與(yu) 焦灼,記錄醫務人員的大醫精誠、仁術仁心。“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ti) 做研究攻克病毒”,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95後”護士李慧如此義(yi) 無反顧;“病人將生命托付於(yu) 我們(men) ,我們(men) 一定要全力以赴、奮戰到底”,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成立“插管”“護心”“護肝”等8支救治小分隊,誓言“決(jue) 不負生命之托”……勇往直前以赴之、殫精竭慮以成之、舍生忘死以從(cong) 之,在這個(ge) 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廣大醫務人員點亮了生的希望、愛的明燈。

  天花、鼠疫、非典、埃博拉、新冠肺炎……人在疫病麵前或許顯得渺小與(yu) 脆弱,但恰恰是永不言敗的精神,成就了人的偉(wei) 大與(yu) 崇高。8月28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國家級表彰擬表彰對象公示,1500名個(ge) 人、500個(ge) 集體(ti) ,標注著中國人民麵對病毒時的精神高程。沒有後退隻有衝(chong) 鋒,沒有妥協隻有戰鬥,這就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這就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所屈服的大無畏革命氣魄。

  (五)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打贏疫情防控這場人民戰爭(zheng) ,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zhong) ”。麵對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鬥爭(zheng) ,中國人民展現出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yi) 、集體(ti) 主義(yi) 精神。

  這樣的數字讓人震撼——400多萬(wan) 名城鄉(xiang) 社區工作者,織密65萬(wan) 個(ge) 城鄉(xiang) 社區防控網;7955.9萬(wan) 名黨(dang) 員自願捐款83.6億(yi) 元支援疫情防控工作,396名黨(dang) 員幹部因公殉職;今年上半年,169名民警、86名輔警犧牲在崗位上;來自全國各地的4萬(wan) 名建設者晝夜奮戰,隻用了短短十多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每當有大災大疫襲來,團結一致、共渡難關(guan) 總是發自內(nei) 心的共同信念,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總是成為(wei) 義(yi) 無反顧的集體(ti) 行動。

  這樣的場景讓人感動——北京龍澤苑社區居委會(hui) 8名工作人員,敲門核實5700多名居民,每天查驗出入證2000多人次;蘇州的袁傳(chuan) 偉(wei) 一個(ge) 人扛起一整條生產(chan) 線,咬牙堅持16天,生產(chan) 完成200套消毒設備;美國洛杉磯的幾位年輕僑(qiao) 胞,湊錢買(mai) 了8.5萬(wan) 隻手套、1000個(ge) N95口罩捐贈武漢,被告知國內(nei) 清關(guan) 必須留名後,他們(men) 留下4個(ge) 字:“中華兒(er) 女”……微光點點,聚而成炬;累土不輟,丘山崇成。每一個(ge) 普通的個(ge) 體(ti) ,都成為(wei) 抗擊疫情的戰士!

  困難麵前,每個(ge) 人都是同舟者。我們(men) 同心同德、和衷共濟,展現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深沉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協同作戰、對口幫扶,華夏大地上湧動著的,是同氣連枝的人間大愛;南下北上、東(dong) 行西進,將舉(ju) 國上下擰成一股繩的,是患難與(yu) 共的家國情懷。詩人吉狄馬加寫(xie) 道:“讓我們(men) 用成千上萬(wan) 個(ge) 人的意誌/凝聚成一個(ge) 強大的生命,在穹頂/散發出比古老的太陽更年輕的光”。無數個(ge) “我”組成“我們(men) ”、無數個(ge) “小家”組成“大家”,集聚起團結如一人的強大合力,書(shu) 寫(xie) 了氣勢磅礴的戰疫篇章。

  2月1日晚,一個(ge) 父母都是新冠肺炎患者的新生兒(er) ,在武漢協和醫院降生。醫生給他取了個(ge) 乳名——“小北龍”,因為(wei) 是湖北和黑龍江兩(liang) 地醫生並肩作戰,才讓他健康誕生。“小北龍”第一聲響亮的啼哭,見證生命的生生不息,更見證風雨同舟的中國精神、守望相助的中國力量。

  (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生命重於(yu) 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麵對這場保衛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的嚴(yan) 峻鬥爭(zheng) ,中國人民展現出勇於(yu) 擔當、甘於(yu) 奉獻的崇高品格,彰顯了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革命英雄主義(yi) 精神。

  讓我們(men) 由衷致敬湖北和武漢人民!壯士斷腕,浴火重生,76天“封城”,這座江城交織著多少悲壯和光榮、犧牲與(yu) 奉獻,“武漢不愧為(wei) 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wei) 英雄的人民”。6萬(wan) 餘(yu) 名武漢醫務工作者與(yu) 病魔殊死較量,4.45萬(wan) 名黨(dang) 員幹部職工下沉到1.38萬(wan) 多個(ge) 社區網格,1.9萬(wan) 名民警晝夜值守,3.6萬(wan) 名“城市美容師”堅守崗位,千萬(wan) 武漢人民識大體(ti) 、顧大局,每扇緊閉的門窗背後,都是特殊的戰鬥!

  讓我們(men) 由衷感佩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防控人員!疫情防控期間,有人拍到一張“藥袋人”的照片:武漢江岸區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feng) 楓,幫社區居民拿了近100份藥,箱子裝不下,就把藥袋子串起來掛在身上。測體(ti) 溫、搞消殺、清垃圾,上門排查、電話詢訪、健康登記,代買(mai) 藥品、保障生活、心理疏導……麵對千家萬(wan) 戶、千頭萬(wan) 緒,廣大社區工作者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築起了抵禦疫情的嚴(yan) 密防線。

  讓我們(men) 由衷感謝奮戰在抗疫各個(ge) 崗位的每一位普通勞動者!一家外媒發布“抗疫群像”時,中國的外賣騎手高治曉登上封麵,報道稱這些外賣騎手有“非凡的使命感”。點點星光,點亮銀河。紮根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生產(chan) 的工人,主動捐獻血漿的新冠肺炎康複者,參與(yu) 疫苗臨(lin) 床試驗的誌願者……為(wei) 國為(wei) 民,大疫之中有大義(yi) ;一片丹心,無私奉獻顯崇高。

  有病人離世,一位年輕醫生哭著說,“是不是我們(men) 不夠努力,在哪個(ge) 環節犯了錯誤才這樣?”有護士被感染,暗自落淚,同為(wei) 護士的吳靜寫(xie) 道:“姑娘別哭,我們(men) 是‘提燈者’,腳下一直會(hui) 有光明。”擔當起自己的擔當、肩負起自己的肩負、奉獻出自己的奉獻,搏擊病魔的中國人民、舍生忘死的中國人民、勇敢堅定的中國人民,每個(ge) 人都是“提燈者”。

  (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越是麵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麵對這場人類同重大傳(chuan) 染性疾病的鬥爭(zheng) ,中國人民展現出把握規律、崇尚科學的求實態度,彰顯了中華民族的科學精神。

  8月31日,一件特殊的藏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健康碼係統的第一行代碼。時間撥回到2月5日淩晨5點,首版健康碼誕生後,就開始了每半小時一次迭代的優(you) 化。從(cong) 最初的掃碼填報,到之後的自動生成,再到現在的掃碼登記,從(cong) 第一行代碼開始,科技成了中國抗疫的利器。在抗擊疫情的鬥爭(zheng) 中,我們(men) 秉持科學態度、尊重科學規律、堅守科學認知、實施科學舉(ju) 措,讓科學精神的陽光穿透疫情陰霾的籠罩,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堅實力量。

  要戰勝疫情,必須科學地防、科學地控、科學地治、科學地管。我們(men) 以巨大勇氣和決(jue) 心,果斷關(guan) 閉離漢離鄂通道,遏製病毒擴散;我們(men) 以強大的動員能力,紮牢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網;我們(men) 集中隔離收治“四類人員”,確保應收盡收、不漏一人;我們(men) 以令世人驚歎的速度建設專(zhuan) 門醫院、改建方艙醫院,實現從(cong) “人等床”向“床等人”的轉變;我們(men) 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臨(lin) 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從(cong) 控製傳(chuan) 染源、救治被感染者,到切斷傳(chuan) 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再到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我們(men) 一步步摸索傳(chuan) 染病防控規律,將科學精神、科學方法落實到疫情防控方方麵麵。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zheng) 有兩(liang) 條戰線,一條是疫情防控第一線,另一條就是科研和物資生產(chan) ,兩(liang) 條戰線要相互配合、並肩作戰。”疫情防控期間,一係列應急科研攻關(guan) 迅速展開。從(cong) 研究病毒來源和傳(chuan) 播特點,到製定優(you) 化臨(lin) 床救治方案;從(cong) 以創紀錄短的時間甄別出病原體(ti) ,到率先研製出核酸檢測試劑;從(cong) 先後8次更新診療方案,到新冠疫苗進入臨(lin) 床試驗;從(cong) 科學分析疫情傳(chuan) 播規律及影響因素,到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加強人員排查、監測……眾(zhong) 多“硬核”科研成果,為(wei) 贏得疫情防控鬥爭(zheng) 提供了有力支撐。

  “這是一個(ge) 需要事實而不是恐懼的時刻,是需要科學而不是謠言的時刻”,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這樣描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科學技術是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類戰勝大災大疫離不開科學發展和技術創新。尊重科學、相信科學,依靠科學、運用科學,人類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就能越燃越亮。

  (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當前,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國際社會(hui) 最需要的是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chuan) 染性疾病的鬥爭(zheng) ”。麵對這場疫情防控的全球阻擊戰,中國人民展現出開放合作、命運與(yu) 共的寬廣胸懷,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國際主義(yi) 精神。

  青山一道同雲(yun) 雨,明月何曾是兩(liang) 鄉(xiang) 。我們(men) 不會(hui) 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yan) 重的時候,俄羅斯飛機載著救援物資飛抵武漢,巴基斯坦捐出全國醫院庫存口罩,蒙古國向中國捐贈3萬(wan) 隻羊……我們(men) 不會(hui) 忘記,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築點亮“中國紅”為(wei) 湖北、為(wei) 武漢祈福,來自不同國度、擁有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men) ,表達共同心願:“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世界幫助中國,中國也回饋世界;中國感謝世界,世界也感謝中國。麵對這場全人類與(yu) 病毒的戰爭(zheng) ,中國克服自身巨大困難,為(wei) 國際社會(hui) 雪中送炭。從(cong) 與(yu) 180個(ge) 國家、10多個(ge) 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經驗,到派出30多支醫療專(zhuan) 家組,向150多個(ge) 國家和國際、地區組織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從(cong) 承諾待中國新冠疫苗研發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wei) 全球公共產(chan) 品,到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yi) 應急倉(cang) 庫和樞紐;從(cong) 建立30個(ge) 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製,到落實“暫緩最貧困國家債(zhai) 務償(chang) 付倡議”,中國強力的舉(ju) 措、英勇的付出、巨大的犧牲、艱難的探索,維護了本國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也為(wei) 全人類作出了貢獻。

  對一些基於(yu) 傲慢與(yu) 偏見的雜音,中國從(cong) 容豁達、以德報怨,體(ti) 現了中華文化孕育的君子之風和大國氣度。中國行動、中國力量,展現出一個(ge) 大國的國際主義(yi) 情懷,展現出中華民族的人道主義(yi) 擔當。在這個(ge) 命運與(yu) 共的“地球村”,“文明與(yu) 病毒之間,隻隔了一個(ge) 航班的距離”。麵對人類共同的危機,秉承什麽(me) 樣的理念、采取什麽(me) 樣的行動,至關(guan) 重要。中國人民深知“人類是休戚與(yu) 共的命運共同體(ti) ”,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戰勝這一公共衛生安全挑戰,“隻要我們(men) 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夠徹底戰勝疫情,迎來人類發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道不孤,人類必勝。比利時鋼琴家尚·馬龍為(wei) 武漢創作的公益歌曲《黎明的編鍾聲》裏,有這樣一句中文獨白:“夜走了,天亮了,天空和鍾聲一同醒來了,櫻花在溫暖的春風中飛揚,武漢,我們(men) 在等你”。今天,疫情的陰霾仍未散去,讓我們(men) 一起等待醒來的鍾聲在這個(ge) 藍色的星球敲響。

  (九)3.2%,由負轉正!7月16日,一份亮眼的“半年報”,勾勒出中國經濟V型反彈的曲線,相比一季度,二季度增速提高了10個(ge) 百分點。穿越風雨,鏖戰病魔;山河無恙,人間平安。“中華民族曆史上經曆過很多磨難,但從(cong) 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cong) 磨難中奮起”。當此之際,正需要我們(men) 從(cong) 抗疫鬥爭(zheng) 中凝聚精神力量,激發萬(wan) 眾(zhong) 一心向前進的奮鬥偉(wei) 力,去滌蕩一切陰霾、去戰勝各種困難、去實現既定目標。

  讓我們(men) 激揚這堅強的意誌,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2020年,這個(ge) 極不平凡的年份,注定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鐫刻下深刻的印記。如期全麵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是我們(men) 黨(dang) 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yan) 承諾。“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現在正是咬緊牙關(guan) 的時候,正是屏息聚力的時候,正是比拚意誌的時候。若幹年後,當人們(men) 回望2020年這場抗擊疫情鬥爭(zheng) ,一定會(hui) 震撼於(yu) 我們(men) 戰風鬥雨的鋼鐵意誌、勇往直前的頑強鬥誌、錨定目標的堅定決(jue) 心。就是在武漢封城整整一個(ge) 月之後的2月23日,黨(dang) 中央召開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部署會(hui) 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拿下脫貧攻堅最後的堡壘,奪取全麵小康最終的勝利,路在我們(men) 腳下延伸。把抗擊疫情的精神轉化為(wei) 埋頭苦幹、艱苦奮鬥的實際行動,轉化成萬(wan) 眾(zhong) 一心、攻堅克難的堅定信心,我們(men) 留給後人的,將不僅(jin) 是一個(ge) 繁榮發展的國度,更是一個(ge) 民族不屈不撓的奮鬥。

  讓我們(men) 發揚這豪邁的氣概,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中大步向前。一個(ge) 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不僅(jin) 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在抗擊疫情中鍛造的精神風貌、涵養(yang) 的精神氣質,必將成為(wei) 我們(men) 駕馭複雜局麵、戰勝困難挑戰的精神財富。眺望民族複興(xing) 航船的“桅杆尖頭”,此時此刻,我們(men) 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船到中流、人到半山”的艱險。對於(yu) 今天的中國來說,向民族複興(xing) 的每一步邁進,都是一次知重負重的艱難攀爬,都是一次披荊斬棘的闖關(guan) 奪隘。我們(men) 已走過千山萬(wan) 水,但仍需跋山涉水。從(cong) 苦難的土壤裏汲取經驗和智慧、在自強的信念中凝聚勇氣和力量,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隻要緊緊依靠人民,我們(men) 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凝結崇高的價(jia) 值追求,積蓄強大的精神能量,億(yi) 萬(wan) 人民向著未來出發。我們(men) 深信,中國終將徹底戰勝疫情,這是確定無疑的;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決(jue) 戰脫貧攻堅,這是一定會(hui) 勝利的;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這是必定要實現的!

  (十)“致敬從(cong) 未被苦難馴服的我們(men) ”。前不久,集納66封書(shu) 信的《戰“疫”書(shu) 簡》出版發行,留存尺素中的深情,照見寸心間的大愛。

  “為(wei) 了千千萬(wan) 萬(wan) 家庭歲月靜好,該你扛事兒(er) 的時候,就得去扛。”這是山東(dong) 母親(qin) 陳虹對援鄂兒(er) 子的囑托。“我實在不能在這關(guan) 鍵的時候放棄我的團隊當個(ge) 逃兵。”這是社區工作者張穎潔對獨自在家兒(er) 子的歉疚。“武漢,我的江城。我要你在自此之後的漫長歲月裏,平安,歡喜。”這是重慶援鄂醫生王越對英雄城市的表白……無數這樣的舍與(yu) 得、這樣的情與(yu) 義(yi) 、這樣的淚與(yu) 汗,凝結成不屈的精神,留存於(yu) 黃鶴樓頭的白雲(yun) 悠悠、珞珈山上的芳草萋萋,留存於(yu) 大江大河的奔湧、日升月落的永恒。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guan) ”。奔向大海的河流,跨越高山險關(guan) 、曆經衝(chong) 波逆折,但奔騰向前的勢頭不變。中國人民無畏,中華民族無懼,在民族困厄之際,曆史會(hui) 記住每一朵翻騰的浪花,會(hui) 記住每一條血性的江河,會(hui) 記住他們(men) 曾經怎樣在呐喊中奔流向前。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精神是一個(ge) 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ge) 民族才能在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一個(ge) 民族能承受多少苦難,她的未來就會(hui) 有多麽(me) 壯麗(li) 。無私、無畏、無悔,大勇、大愛、大義(yi) ……中華民族在經受巨大考驗時迸發出的偉(wei) 大精神,豐(feng) 富著中國精神、民族精神的內(nei) 涵,必將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澎湃勢能。在抗疫中寫(xie) 下不朽篇章的中國人民,也必將在前進道路上創造新的更大輝煌!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7日 07:13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