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的偉(wei) 大勝利,將永遠銘刻在中華民族史冊(ce) 上!永遠銘刻在人類正義(yi) 事業(ye) 史冊(ce) 上!”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3日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5周年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在社會(hui) 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傳(chuan) 承弘揚偉(wei) 大抗戰精神,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創造,鍥而不舍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奮鬥。
銘記曆史 珍愛和平
9月3日上午,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5周年向抗戰烈士敬獻花籃儀(yi) 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舉(ju) 行。
在儀(yi) 式現場,紀念館副館長董立新難掩激動心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等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出席紀念儀(yi) 式,深切緬懷抗戰英烈,讓我們(men) 深受鼓舞。作為(wei) 抗戰紀念館的工作人員,我們(men) 更應堅守愛國主義(yi) 陣地,把抗戰精神傳(chuan) 承好,讓更多的人從(cong) 革命先烈事跡中汲取營養(yang) 和力量。”
14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築長城、以前仆後繼赴國難,譜寫(xie) 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
“在這個(ge) 特殊日子裏,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向參加過抗日戰爭(zheng) 的老戰士等致以崇高的敬意,我聽了非常感動。”今年93歲高齡的劉健芝老人十多歲時就在老家山東(dong) 招遠參加了八路軍(jun) ,經曆了抗戰的烽火歲月。
“正如總書(shu) 記所說,全體(ti) 中華兒(er) 女為(wei) 國家生存而戰、為(wei) 民族複興(xing) 而戰、為(wei) 人類正義(yi) 而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是先烈們(men) 用鮮血換來的,我們(men) 一定要銘記曆史、珍愛和平。”劉健芝老人說。
在座談會(hui) 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北京市通州區於(yu) 家務回族鄉(xiang) 仇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村委會(hui) 主任王書(shu) 信印象最深的是“五個(ge) 絕不答應”。
“‘五個(ge) 絕不答應’擲地有聲,特別提氣。我們(men) 黨(dang) 和人民之間的血肉聯係堅如磐石,今後不管麵對任何困難和挑戰,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一定會(hui) 獲得勝利。”王書(shu) 信說。
在座談會(hui) 現場發言的老戰士代表王恩田說:“我們(men) 一定要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加快建設一流軍(jun) 隊,堅決(jue) 捍衛抗戰勝利成果,絕不讓任何國家、任何人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步伐。”
賡續精神 薪火相傳(chuan)
“從(cong) 人民大會(hui) 堂回來到現在,內(nei) 心依然非常澎湃,剛剛還和同事們(men) 通過視頻交流著對抗戰精神的感悟和體(ti) 會(hui) 。”在座談會(hui) 現場聆聽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後,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馮(feng) 秀軍(jun) 的內(nei) 心久久不能平靜。馮(feng) 秀軍(jun) 說,在曆史積澱和錘煉中形成的抗戰精神是永恒的,我們(men) 在新時代傳(chuan) 承好抗戰精神,才能在民族複興(xing) 的征途中一往無前。
對革命先烈最好的致敬,就是賡續他們(men) 的精神。
位於(yu) 湖南芷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勝利受降紀念館,完好地保存著侵華日軍(jun) 向中國軍(jun) 隊投降的舊址,收藏著數千件抗戰和受降文物。
“愛國主義(yi) 是我們(men)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同心同德、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館長吳建宏說,文物是曆史的見證,紀念館將充分挖掘好、整理好、研究好抗戰曆史資料,向廣大青少年講述抗戰英烈的英雄事跡,讓抗戰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我們(men) 回望曆史,不僅(jin) 要警示世人勿忘國恥,還要以更寬廣的視野麵向未來,擔當起新的曆史使命。”學習(xi) 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後,遼寧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館長範麗(li) 紅說。
在範麗(li) 紅看來,偉(wei) 大抗戰精神展示了天下興(xing) 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將不斷激勵各族人民匯聚起磅礴力量,向著美好未來繼續前進。
“作為(wei) 一名高校教師,我們(men) 有義(yi) 務也有責任上好抗戰精神這一課,將愛國主義(yi) 教育貫穿整個(ge) 課堂,將偉(wei) 大抗戰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的血液之中。”湖南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郭輝說。
迎難而上 接續奮鬥
山東(dong) 鄆城縣唐廟鎮胡莊村過去是個(ge) 貧困村、軟弱渙散村。在山東(dong) 省教育廳派駐胡莊村第一書(shu) 記劉天華等黨(dang) 員幹部努力下,如今胡莊村已躋身先進村行列,貧困戶全部脫貧,集體(ti) 收入明顯提高。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與(yu) 人民生死與(yu) 共,打響了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決(jue) 戰決(jue) 勝階段,我們(men) 更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促進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劉天華說。
“脫貧攻堅、實現全麵小康勝利在望,這是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帶領全體(ti) 人民共同奮鬥的成果。”中建三局西安奧體(ti) 中心體(ti) 育館項目經理時廣輝說,作為(wei) 一名建設者,要在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敢於(yu) 攻堅克難,勇於(yu) 擔當作為(wei) ,用心雕琢精品工程,為(wei) 人民美好生活添磚加瓦。
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關(guan) 鍵時期,改革發展正處在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在前進道路上,我們(men) 麵臨(lin) 的重大鬥爭(zheng) 不會(hui) 少。
“我們(men) 要汲取偉(wei) 大抗戰精神所蘊含的豐(feng) 富精神養(yang) 料,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毅勇敢,在披荊斬棘中開辟天地,在攻堅克難中創造業(ye) 績,做敢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有血有肉有骨氣的新時代中國青年。”參加了座談會(hui) 的青年學生代表錢菱瀟說。
熊熊烈火在一代代青年心中燃燒,抗戰精神在一代代青年身上傳(chuan) 承。
“抗日戰爭(zheng) 的偉(wei) 大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前赴後繼、爭(zheng) 取民族獨立道路上的豐(feng) 碑。身處革命聖地延安,更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學生董陽說,廣大青年學子要做新時代的奮進者,立身為(wei) 公,學以致用,繼承和弘揚偉(wei) 大抗戰精神,把無數先烈開創的偉(wei) 大事業(ye) 推向前進。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舉(ju) 行座談會(hui)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5周年 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習(xi) 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5周年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