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紀念日。回望曆史,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中國人民以血肉之軀築起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yan) 的鋼鐵長城,用生命和鮮血譜寫(xie) 了中華民族曆史上抵禦外侮的偉(wei) 大篇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在多次講話中深情講述中華民族的抗戰史和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勝利紀念日來臨(lin) 之際,《天天學習(xi) 》欄目特別推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講過的“英雄的故事”係列,與(yu) 您一起緬懷英烈、砥礪初心。
長征,就是一部反映軍(jun) 民魚水情深的曆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jun) 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lin) 走時,把自己僅(jin) 有的一條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麽(me) 是共產(chan) 黨(dang) ?共產(chan) 黨(dang) 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2016年10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紀念紅軍(jun) 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hui) 上,曾經深情講述了“半條被子”的故事。
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廣場上的“半條被子”雕塑。
“半條被子”的精神何以感人至深?因為(wei) 它是軍(jun) 民魚水情的縮影。
1934年11月上旬,中央紅軍(jun) 在長征途中來到湘贛邊界的湖南省汝城縣進行休整,其中一支部隊進入了沙洲村。不少村民見狀都躲到了山裏。可是大家發現,這次來的部隊和以往隻會(hui) 搶東(dong) 西的白軍(jun) 不同。
進村後,有些紅軍(jun) 看見門口有柴火就幫村民劈柴,有些看見水桶裏沒有水了就去挑水。
當時34歲的徐解秀因為(wei) 裹了小腳,又背著剛一歲的兒(er) 子,沒來得及走遠。看到這一幕,她又回到了家中。
那段時間,不少紅軍(jun) 戰士都是在村民的屋簷下或者場院裏和衣而睡。看到紅軍(jun) 這麽(me) 艱苦,徐解秀就讓3名女紅軍(jun) 住到了家裏。
那時天氣雨雪交加,紅軍(jun) 衣服都濕了,徐解秀就趕快燒起熱水給她們(men) 洗腳、洗澡,燒好水後又煮飯給她們(men) 吃。
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保留著當年三名女紅軍(jun) 與(yu) 徐解秀同住的老屋與(yu) 小床。
因為(wei) 家裏窮,當時徐解秀家的床上隻鋪了稻草和破棉絮。晚上,三名女紅軍(jun) 就和徐解秀睡一張床,蓋一條行軍(jun) 被。徐解秀的丈夫就睡在門口的草垛上。
白天,紅軍(jun) 戰士們(men) 和徐解秀一起幹活,講進步道理,還幫她帶孩子,徐解秀則幫紅軍(jun) 戰士們(men) 煮飯。
一轉眼,紅軍(jun) 要開拔了,看到徐解秀家連一條像樣的被子都沒有,其中一名女紅軍(jun) 就用剪刀將自己的行軍(jun) 被剪開,將半條被子留給了徐解秀。
女紅軍(jun) 對徐解秀說:“我們(men) 以後解放了和平了還會(hui) 到這來看你們(men) ,買(mai) 床新的被子給你們(men) 。”
這一等就是幾十年。直到鄧穎超看到這個(ge) 故事的報道後,在全國發起尋找三位女紅軍(jun) 的活動,並聯合15位老紅軍(jun) ,委托他人於(yu) 1991年農(nong) 曆臘月給徐解秀家人送去一條被子。遺憾的是那三位女紅軍(jun) 一直沒有音信。
在湖南省汝城縣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溫暖”專(zhuan) 題陳列館裏展出的“半條被子”故事場景。
一條棉被,剪成兩(liang) 半,見證著深厚的軍(jun) 民魚水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說:“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80多年前的長征路上,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的無條件支持是長征取得最終勝利的堅強後盾,80多年後的今天,隻有加快建成全麵小康社會(hui) ,才能不負人民重托。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與(yu) 人民群眾(zhong)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這也是我們(men) 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延伸閱讀
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jun) 委舉(ju) 行座談會(hui)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zheng) 勝利75周年 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