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shu) 記,我家房子漏水了。”“劉書(shu) 記,有企業(ye) 把汙水排到了我的田裏。”這幾年,江西省大餘(yu) 縣新城鎮分水坳村的群眾(zhong) 形成了一個(ge) 共識:遇到困難就找劉書(shu) 記。村裏的貧困學生在作文裏寫(xie) 道,“劉書(shu) 記不僅(jin) 幫我們(men) 家渡過了難關(guan) ,還帶領全村人民一起致富,長大後我也要做像他這樣的人。”
這位“劉書(shu) 記”,就是江西省贛州市委政法委派駐大餘(yu) 縣新城鎮分水坳村第一書(shu) 記劉光輝。駐村扶貧4年多來,他已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大人物”,村民遇到大小事情,第一個(ge) 想到的就是他。
“困難越大,我們(men) 越要迎難而上”
2016年3月,劉光輝到村任職,縣裏幾位同事就給他打“預防針”:“你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這個(ge) 村基礎不太好。”在村裏,他馬不停蹄,深入群眾(zhong) 走訪調研,了解村情民情,發現情況確實不容樂(le) 觀。
分水坳村是名副其實的“空殼村”,沒有集體(ti) 收入,山林田地也全部分包到戶。
村內(nei) 基礎設施欠賬大,7個(ge) 小組農(nong) 田灌溉困難,2個(ge) 小組沒有通村公路,1個(ge) 小組安全飲水問題尚未解決(jue) 。
貧困戶80%以上為(wei) 因病因殘致貧,貧困程度深,發展能力不足。村“兩(liang) 委”班子戰鬥力不強,2014年曾被列為(wei) 軟弱渙散村黨(dang) 組織。
麵對這一情況,劉光輝堅定地說:“困難越大,我們(men) 越要迎難而上!”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分水坳村的扶貧工作,決(jue) 不能僅(jin) 限於(yu) 物質上的幫扶,必須統籌推進脫貧攻堅、精神文明建設、平安建設和基層黨(dang) 建等各項工作。從(cong) 此,他立定腳跟,吃住在村,帶領基層幹部群眾(zhong) 打響了脫貧攻堅戰。
“要解決(jue) 村裏的問題,先解決(jue) 集體(ti) 收入問題”
“寧找有錢的富裕戶,不找沒錢的村支部。”這是一些群眾(zhong) 私下的玩笑話。但在劉光輝看來,這些玩笑話直接影響了黨(dang) 在基層群眾(zhong) 中的威信,長期放任不管會(hui) 影響黨(dang) 在基層的執政基礎。
說幹就幹,先從(cong) 發展集體(ti) 經濟入手。
他深入市場調查行情,了解政策走向,聽取群眾(zhong) 意見,著力解決(jue) 資金難題,籌集280萬(wan) 元,興(xing) 建了一座裝機容量為(wei) 400kW的光伏扶貧電站,並網運行至今已產(chan) 生發電收益150多萬(wan) 元。在新城工業(ye) 小區興(xing) 建一棟占地1000平方米、建築麵積2000平方米的村級標準廠房,項目建成後,每年可產(chan) 生租賃收益16萬(wan) 元。
這兩(liang) 個(ge) 項目產(chan) 權均歸村集體(ti) 所有,2020年前產(chan) 生的收益用於(yu) 幫扶貧困戶脫貧。全麵建成小康後,授權村集體(ti) 經營管理,所得收益用於(yu) 發展村級公益事業(ye) ,鞏固脫貧成效。
“大家都把腰杆挺起來,堂堂正正奔小康”
劉光輝剛駐村那會(hui) 兒(er) ,幾乎每天不到上班時間,村部門口就圍了一群人,要求納入貧困戶、辦理低保或者臨(lin) 時救助。有的人抱怨:“別人開小車,住洋房都能吃低保,我為(wei) 什麽(me) 不可以。”有的懷疑村幹部偏私,認為(wei) 裏麵一定有“貓膩”。劉光輝注意到,在討要低保的人當中,竟然還有不少壯勞力,而當時村幹部麵對群眾(zhong) 質疑,竟習(xi) 以為(wei) 常,並沒有多作解釋。
“等、靠、要思想一定要扭轉,我們(men) 的工作也要敢於(yu) 曬出來,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大家都把腰杆挺起來,堂堂正正奔小康。”劉光輝耐心向群眾(zhong) 宣講政策,專(zhuan) 門安排時間、地點接待群眾(zhong) 來訪,回應群眾(zhong) 質疑。每年組織村“兩(liang) 委”班子兩(liang) 次述職,公開接受群眾(zhong) 監督。建立民主評議人員庫,對涉及群眾(zhong) 切身利益的事項,由村務監督員隨機抽取村民代表參加,並吸納群眾(zhong) 旁聽,決(jue) 策過程和結果全程公開,給群眾(zhong) 一個(ge) 明白。
對一些內(nei) 生動力不足的貧困戶,劉光輝總能想到辦法,鼓勵、引導他們(men) 積極從(cong) 事勞動生產(chan) ,通過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如今,村裏的紅黑榜評選、感恩勵誌宣講會(hui) 已成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比拚的舞台,爭(zheng) 當貧困戶、搶著吃低保的現象已成為(wei) 曆史,群眾(zhong) 向幹部“炫”得最多的是,“我今年多種了2畝(mu) 辣椒,新冠疫情影響不了我們(men) 今年的收入。”“兒(er) 子下半年畢業(ye) ,單位已經落實好了,又多了一份收入。”等。
4年多來,分水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班子強、產(chan) 業(ye) 興(xing) 、村容美、鄉(xiang) 風淳、治安好、民生惠,分水坳村成為(wei) 大餘(yu) 縣第一批整村脫貧退出的“十三五”省定貧困村,被評為(wei) 全縣精準扶貧先進村、平安模範村居、黨(dang) 建工作先進村,劉光輝也連續多年被評為(wei) 贛州市、大餘(yu) 縣優(you) 秀駐村第一書(shu) 記。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