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年:群眾聯名請他連任

廣西賀州昭平縣委組織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不脫貧,不收隊!我要堅守陣地打贏這最後一場收官戰,請組織批準!”

  今年年初,在組織找李北年談心談話時,55歲的他毅然選擇了留任,選擇了堅守在武陽村,不懼長久,不辭辛苦。

  廣西賀州市昭平縣武陽村是“十三五”國定貧困縣貧困村,下轄13個(ge) 村民小組共357戶1406人,“十三五”貧困戶105戶422人,貧困發生率達30%。2015年10月,時任廣西賀州市昭平縣統計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的李北年主動請纓,到昭平縣五將鎮武陽村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經過李北年多年努力,2018年,武陽村實現了脫貧摘帽,2019年底武陽村貧困發生率已經降至0.3%。

  他連續5年堅守在那裏,是全縣在村留任最久的第一書(shu) 記,也是群眾(zhong) 聯名請求留任的“老黃牛”書(shu) 記。

  黨(dang) 建實,堡壘強

  一枚黨(dang) 徽,一本黨(dang) 章。整齊地擺放在李北年宿舍的書(shu) 桌上。

  每天早晨起來,李北年都會(hui) 先把黨(dang) 徽佩戴在左胸,然後讀上一段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扶貧工作重要論述或一章黨(dang) 章內(nei) 容,開始忙碌的一天。

  為(wei) 了建強武陽村的黨(dang) 支部,讓村“兩(liang) 委”能成為(wei) 帶領村民們(men) 脫貧致富的核心,李北年對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對黨(dang) 員創業(ye) 致富人員進行能人培養(yang) ,武陽村已經連續兩(liang) 年獲得自治區四星級村級黨(dang) 組織榮譽稱號、扶貧攻堅先進集體(ti) 稱號。

  “鄉(xiang) 親(qin) 們(men) ,微黨(dang) 課開講啦!”為(wei) 了讓村民們(men) 更加了解國家的惠民利民扶貧政策,幹起事業(ye) 來更有激情,李北年創新推行“移動微黨(dang) 課堂”,把“微黨(dang) 課”開到群眾(zhong) 庭院、田間地頭、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等,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宣傳(chuan) 扶貧政策,讓群眾(zhong) 愛聽,也能聽得進去。

  近年來,李北年開設“移動微黨(dang) 課堂”共100多場次,直接受益黨(dang) 員群眾(zhong) 5000餘(yu) 人次。

  “李書(shu) 記到武陽村後,我們(men) 村發生了新變化,村民們(men) 特別愛聽他的‘微黨(dang) 課’,覺得聽完以後幹起事來目標會(hui) 更加清晰,也更加帶勁兒(er) 。我們(men) 在他屆滿時還聯名請求他留任。”提起李北年,武陽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唐欽貴自豪地說道。

  產(chan) 業(ye) 興(xing) ,群眾(zhong) 富

  “補齊發展短板,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最重要的還是因地製宜,盤活山地資源,實現產(chan) 業(ye) 帶動。”李北年說。

  他結合武陽村山地資源豐(feng) 富的實際,提出“山上種兩(liang) 茶(油茶、茶葉)、田裏養(yang) 螺蝦”的產(chan) 業(ye) 發展思路,成立了武陽山油茶種植、生態田螺養(yang) 殖等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建立起茶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通過示範帶動油茶、茶葉、田螺“三大”特色產(chan) 業(ye) ,強力打造武陽“兩(liang) 茶一螺”區域產(chan) 業(ye) 品牌,目前全村的茶螺產(chan) 業(ye) 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全村產(chan) 業(ye) 覆蓋率達98%,每戶農(nong) 戶可實現年增收約1萬(wan) 元,跑出了致富“加速度”。

  “李書(shu) 記就是我們(men) 的‘致富書(shu) 記’,他引導我種茶養(yang) 螺,每年純收入有3萬(wan) 元,過上了好日子。”昭平縣五將鎮武陽村六組貧困戶鄒萬(wan) 廉激動地說。自從(cong) 村裏來了李書(shu) 記,帶領大家發展產(chan) 業(ye) ,大家的口袋都鼓了起來。

  在疫情防控、複工複產(chan) 之際,李北年發起“不串門、勤勞動、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號召,組織村“兩(liang) 委”幹部入戶宣傳(chuan) 產(chan) 業(ye) 獎補新政策,鼓勵貧困群眾(zhong) 利用春耕這一寶貴時節,搶時機擴大種茶規模,再大幹一番。這一幹,今年全村又新種茶葉120餘(yu) 畝(mu) 、油茶230餘(yu) 畝(mu) 、中草藥100多畝(mu) 。

  為(wei) 了促進村級集體(ti) 經濟多元化增收,李北年還在村裏興(xing) 建了現代化養(yang) 豬場,力爭(zheng) 在年內(nei) 出欄肉豬5000頭,預計投入生產(chan) 後將為(wei) 村級集體(ti) 經濟新增4萬(wan) 元以上收入。

  如今,武陽村實現了從(cong) “空殼村”到“明星村”的華麗(li) 轉變,村級集體(ti) 收入近10萬(wan) 元。

  設施好,鄉(xiang) 村美

  產(chan) 業(ye) 興(xing) ,設施好,鄉(xiang) 村美。李北年深知,隻有把武陽村建設好了,基礎設施完善了,人居環境優(you) 美了,才能把人留住。

  每年年初,李北年忙得不可開交。他常常一個(ge) 人騎著摩托車、拎著公文包,到縣裏有關(guan) 部門“找”資金、“搶”項目、“挖”人才、“學”技術,經常“空袋子去滿袋子回”。

  他用了近4年的時間,先後建起交通便民橋3座,鋪設通屯水泥路13條、產(chan) 業(ye) 路3條,硬化水利渠道4條共1000多米,建起了20千瓦光伏發電站。他還為(wei) 6個(ge) 村民小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搭建了村標準化戲台、球場、兒(er) 童家園,修建了覆蓋全村的飲水工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如今,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武陽村民選擇了回鄉(xiang) 創業(ye) 、回鄉(xiang) 發展。“現在村裏道路寬敞了,路燈亮了,產(chan) 業(ye) 發展了,家家戶戶喝上了幹淨的自來水,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ye) ,我也要留在家裏跟著李書(shu) 記養(yang) 螺種茶,既能掙錢又能照顧家裏,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說。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1日 08:1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