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天堂村的故事

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坪石鎮天堂村駐村第一書記兼扶貧隊長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2019年5月,廣東(dong) 省要選派一批政府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的幹部到貧困地區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當時,我在東(dong) 莞市清溪醫院任辦公室主任,懷著從(cong) 小在農(nong) 村長大的情懷,我自願申請到韶關(guan) 市樂(le) 昌市坪石鎮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兼扶貧隊長。

  到了樂(le) 昌市坪石鎮,我被分到該鎮麵積最大、最偏遠的天堂村。這是一個(ge) 麵積有73.18平方公裏的山村,海拔在600米以上,村民以種植黃薑、水稻以及高山水果為(wei) 經濟收入主要來源。駐村之後,我開始琢磨如何開展工作。作為(wei) 一名醫務工作者,之前從(cong) 未接觸過農(nong) 村基層工作,也沒有相關(guan) 的工作經驗。剛來到天堂村,我心裏沒底。在經曆過近一個(ge) 月的走訪後,我終於(yu) 進入駐村扶貧工作的狀態。

  健康扶貧,引導村民走向健康生活

  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天堂村不少村民患有風濕疾病,這與(yu) 這裏的高山氣候有很大關(guan) 係。一年當中,當地至少有4個(ge) 月是嚴(yan) 重的濃霧天氣,潮濕程度可想而知。由於(yu) 天氣嚴(yan) 寒和潮濕,不少村民有酗酒的習(xi) 慣。作為(wei) 一名醫務人員,我下定決(jue) 心,利用下戶的時間,向村民宣傳(chuan) 健康生活知識。打印健康知識宣傳(chuan) 冊(ce) 發給貧困戶和農(nong) 戶們(men) ,對那些患有基礎疾病和慢性病的村民,要求他們(men) 定期到鎮衛生院檢查,定期吃藥。同時,我還邀請自己單位——東(dong) 莞市清溪醫院的醫療專(zhuan) 家團隊,到天堂村開展義(yi) 診活動,為(wei) 貧困戶送醫送藥;對口幫扶的工作組清溪鎮衛健局每年也都會(hui) 組織1—2次大規模的義(yi) 診活動,村民的健康意識有了大幅度提升。

  修渠造路,解決(jue) 飲水、出行等民生問題

  天堂村地處粵北石灰岩地區,地表儲(chu) 水能力差,每到下半年,幹旱愈發嚴(yan) 重,尋找水源也成了村裏的頭等大事。我和村幹部一起,進入深山尋找到水源。克服重重困難,硬化了一條700多米長的高山水渠,解決(jue) 了天堂村呂家組周邊300多畝(mu) 水田的灌溉以及周邊3個(ge) 村民小組近600多人的飲水問題。

  在解決(jue) 灌溉、飲水的同時,我和村幹部一道,著手硬化村裏一條1.8公裏長的村道。該村道連接天堂村、新田村小組等4個(ge) 村民小組,原來是一條不足兩(liang) 米寬的泥土路,平時僅(jin) 能夠通行摩托車、拖拉機,其餘(yu) 的機動車輛無法通行,一到下雨天,更是所有車輛都無法通行。

  為(wei) 了硬化這最後的1.8公裏,我和村書(shu) 記一起找到當地的公路部門,多次向樂(le) 昌市和坪石鎮的領導反映,最後爭(zheng) 取到了硬化指標,由當地財政和東(dong) 莞扶貧資金各出資36萬(wan) 元,順利完成了該條村道的硬化,結束了村委會(hui) 下隊到新田等4個(ge) 村民小組需繞道臨(lin) 近鎮的曆史,來回一趟時間足足縮短了2個(ge) 小時。

  精準幫扶,助貧困戶找到人生價(jia) 值

  天堂村貧困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殘疾戶,勞動能力差,脫貧難度也更大。

  剛駐村時,我重點為(wei) 殘疾貧困戶製定了幫扶措施。其中有一戶聾啞殘疾戶鄧細根,他妻子也是無勞動能力的殘疾人,一家5口人蝸居在破舊的泥磚房裏,全靠鄧細根一人的種養(yang) 收入維持生計。

  有一次下戶時,我通過文字和鄧細根“溝通”,發現他之前上過聾啞學校,學會(hui) 了理發的手藝。當時,他家正在實行危房改造,我建議他把廚房從(cong) 中間隔開,外麵做理發室,裏麵做廚房。鄧細根采納了我的建議。今年2月份,鄧細根家的理發室正式開業(ye) ,每天都有十來個(ge) 村民前去理發,一個(ge) 月下來就有幾百元收入。自從(cong) 他開起理發室後,鄧細根的眼中有了希望,仿佛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jia) 值。

  消費扶貧,強化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意識

  天堂村盛產(chan) 西瓜、鷹嘴桃、黃金奈李等優(you) 質高山水果,在周邊地區享有一定的名氣。由於(yu) 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往年不愁銷路的水果麵臨(lin) 著滯銷的危險。我通過對口幫扶單位的清溪鎮扶貧辦、衛健局、清溪醫院等部門,加大天堂村的水果宣傳(chuan) 力度。在清溪鎮官微“最美清溪”推出商品銷售信息,發動清溪鎮對口幫扶的幹部積極購買(mai) 。

  當時,很多村“以購代捐”,以高於(yu) 市場的價(jia) 格購買(mai) 貧困地區的農(nong) 特產(chan) 品。在擬定價(jia) 格時,不少村民建議也采取這種模式,但是,我考慮到天堂村每年生產(chan) 的優(you) 質高山水果近百萬(wan) 斤,可以借助消費扶貧的機會(hui) ,按照市場的價(jia) 格,將水果銷往珠三角等發達地區,打響“天堂水果”的品牌,形成長效機製。最終,村民們(men) 采納了我的建議。天堂村的高山水果在銷售過程中大獲全勝,把疫情的影響降到了最低,確保了農(nong) 民的收入。

  截至2019年底,天堂村30戶貧困戶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12000元,是2016年建檔立卡時的3倍多;村集體(ti) 收入也超過了12萬(wan) 元,是2016年的4倍多,並在2019年底實現了貧困戶脫貧、貧困村摘帽。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9日 09:1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