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彬:文質彬彬的“猛書記”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2019年6月,貴州省安順市紫雲(yun) 自治縣板當鎮大地村獲得了先進示範村的稱號。大地村曾經幾乎年年年度目標考核倒數第一,直到王小彬的到來才扭轉了這一情況。

  2018年,時任貴州省安順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國防教育和協調保障科科長的王小彬,主動請纓到大地村擔任第一書(shu) 記、前沿作戰隊隊長。

  也許大家有感於(yu) 他的名字、氣質和業(ye) 績,不知不覺間,“文質彬彬的猛書(shu) 記”成了王小彬的代名詞。

  緊盯“症結”,猛抓黨(dang) 建提活力

  村委辦公室僅(jin) 僅(jin) 40平方米,值班室床上竟然有跳蚤;村幹部不懂電腦,怕事推事,工作忙時動不動鬧情緒搞辭職……一年前,提起大地村,鄉(xiang) 鎮領導直搖頭,老百姓心裏直冒火。

  “火車跑得快,須有車頭帶!”這是王小彬對大地村深入排查調研後的感慨,也是他對未來工作的決(jue) 心。

  王小彬充分發揮曾在市、縣組織部門長期工作的經驗優(you) 勢,強化村“兩(liang) 委”建設。

  他爭(zheng) 取到上級部門資金近50萬(wan) 元,迅速組織推動村委搬遷到500平方米的新辦公區,設置有8間小辦公室、2間會(hui) 議室、1間便民服務室,所有村幹部人均一台電腦,徹底改變了以前髒亂(luan) 差的辦公環境,一舉(ju) 補齊村幹部的辦公短板。

  “‘陣地’和‘武器’先進了,但‘隊伍’成員能力‘參差不齊’也無法打勝仗。”王小彬又馬不停蹄地抓班子建設。2019年10月,他組織全村退伍軍(jun) 人、致富能手、知識青年等80多人到安順市西秀區雙堡鎮大壩村、寧穀鎮寧哨村、七眼橋鎮金雞農(nong) 莊等地參觀學習(xi) 、座談交流,發現了一批適合擔任村組幹部的人選。

  一番精心醞釀後,40歲有大專(zhuan) 文化的吳彪接任了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當過兵的吳成勇擔任了村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計生信息員換了,民生監督員配齊了,還發展了3名村級後備幹部。

  王小彬常常與(yu) 24名村民小組長談心談話,竭盡全力幫助他們(men) 解決(jue) 困難。2020年,8名年紀大、不識字的小組長主動讓位年輕人,各村民小組的小組長全部配齊配強。

  “‘隊伍齊整’了,還必須訓練有素。”王小彬不斷規範支部學習(xi) 活動,要求黨(dang) 員幹部帶著問題學、擺出問題議,堅決(jue) 杜絕搞形式走過場,為(wei) 村裏的許多事務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法。潛移默化中,班子的政治素養(yang) 和幹事創業(ye) 的本領都明顯提升。

  “小彬書(shu) 記的‘三板斧’太猛了,現在整個(ge) 攻堅隊伍的精氣神真大不一樣了。”村民小組長馬寧有感而發。

  緊抓“七寸”,猛補短板聚民心

  “因為(wei) 矛盾協調不了,甲柱組到朗袍組的主幹路網僅(jin) 4公裏2年多未修通。”“姨媽坡組沒有水源點,全組飲水不安全。”……

  在小彬書(shu) 記的帶領下,副支書(shu) 吳成勇、村民小組長楊興(xing) 忠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挨家挨戶走訪後了解到的工作堵點。

  捕蛇要抓“七寸”。土生土長、有5年農(nong) 村工作經曆的小彬書(shu) 記深知農(nong) 村人的所期所盼。他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liang) 委”迅速開始了停滯工程矛盾的排查協調工作。從(cong) 修路需要解決(jue) 拆房糾紛,到修建飲水工程需要解決(jue) 村民小組間的水源爭(zheng) 執……他們(men) 共協調解決(jue) 基礎設施建設矛盾100餘(yu) 起。

  全力疏通堵點的同時,小彬書(shu) 記還到市政府金融辦、市委軍(jun) 民融合辦協調資金一千餘(yu) 萬(wan) 元,完成主幹路網建設3條9公裏,通組路建設3條7.5公裏,24個(ge) 村民組實現“組組通”;完成串戶路建設653條6750平方米、庭院硬化620戶15200平方米;實施集中供水工程2個(ge) ,新建及維修人飲工程水池20餘(yu) 個(ge) ,更換破損水管主管2萬(wan) 餘(yu) 米,動員上百家農(nong) 戶自行安裝水管分管,家家戶戶用上了“小康水”。小彬書(shu) 記還自行籌資17萬(wan) 元購買(mai) 了24個(ge) 垃圾箱及垃圾清運車,安裝路燈800餘(yu) 盞。

  一番“猛如虎”的操作後,大地村徹底羽化蝶變。“一年來,大地村村容村貌的改變,在我們(men) 全板當鎮都是數一數二的。”村民張全妹說。

  緊咬目標,猛幹產(chan) 業(ye) 促脫貧

  “整村推進展新貌,產(chan) 業(ye) 扶貧促增收”,是大地村村委會(hui) LED顯示屏上的一條標語,也是小彬書(shu) 記對全體(ti) 村民的承諾。大地村共907戶3973人,貧困戶308戶1434人,是兩(liang) 個(ge) 行政村合並的大村,長期以自給自足的玉米、水稻種植為(wei) 主,村級主導產(chan) 業(ye) 為(wei) 零,是板當鎮唯一沒有產(chan) 業(ye) 基礎的村。

  小彬書(shu) 記到任後,立足村情,提出成立村集體(ti) 合作社,實施一片蔬菜種植、打造一個(ge) 龍頭產(chan) 業(ye) 、推進一個(ge) 支撐項目“三個(ge) 一”產(chan) 業(ye) 發展計劃及其它有效發展模式。

  他充分利用派出單位及自身人脈優(you) 勢,全力以赴協調到產(chan) 業(ye) 發展資金300萬(wan) 元。2019年9月,大地村流轉連片土地350畝(mu) ,全部種植甘藍,帶動100餘(yu) 名貧困戶及村民務工;2020年5月,新增流轉土地150畝(mu) ,連片種植紅辣椒500畝(mu) ,帶動100餘(yu) 名貧困戶及村民務工。

  此外,王小彬還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建成6個(ge) 養(yang) 蜂點,養(yang) 殖中華蜂600箱,成為(wei) 板當鎮林下蜂養(yang) 殖龍頭村;采取“集中+分散”方式發展肉牛飼養(yang) ,80頭肉牛集中養(yang) 殖項目正在該村黑馬慶組推動實施,並利用產(chan) 業(ye) 精準扶貧資金24萬(wan) 元購買(mai) 肉牛發放給具備飼養(yang) 條件的24戶農(nong) 戶飼養(yang) ,做足“合作社+農(nong) 戶”發展肉牛養(yang) 殖文章。

  2019年以來,通過發展產(chan) 業(ye) 幫助大地村貧困戶及村民增收近百萬(wan) ,同時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已累計達10萬(wan) 餘(yu) 元。

  “小彬書(shu) 記的特點是‘猛’。到大地村短短一年,強班子、補短板、興(xing) 產(chan) 業(ye) ,樣樣風生水起。”村支書(shu) 吳彪說。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9日 09:0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