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市區中山北路14號,坐落著一幢白色兩(liang) 層磚木樓房,桂北民居建築風格,氣質篤厚、安靜。這裏曾是一個(ge) 賣酒鋪子,佇(zhu) 立於(yu) 此已有八十餘(yu) 載,它見證了國共兩(liang) 黨(dang) 第二次合作,見證了桂林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運動。這座樓房還有一個(ge) 更為(wei) 令人矚目的身份——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舊址。
1938年10月,隨著廣州、武漢等城市的相繼淪陷,抗戰已轉入相持階段。1938年11月,在周恩來、葉劍英領導下,桂林設立八路軍(jun) 辦事處,這幢位於(yu) 中山北路的房子被租下作為(wei) 辦公用房,由李克農(nong) 任辦事處處長。
這裏對外是八路軍(jun) 在廣西的公開辦事機構,對內(nei) 則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個(ge) 秘密派出機關(guan) 。同時,辦事處還在桂林城北的路莫村租用民房,作為(wei) 軍(jun) 需物資轉運站、倉(cang) 庫、接待過往人員的招待所和抗日救亡工作室,並增設了機要電台。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領導的積極努力下,辦事處與(yu) 桂係地方實力派、國民黨(dang) 民主人士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guan) 係,大批愛國進步文化人士來到桂林,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運動。
上海、廣州淪陷後,國內(nei) 溝通海外的運輸線隻剩下經越南進入廣西這條通道。為(wei) 解決(jue) 八路軍(jun) 、新四軍(jun) 軍(jun) 需物資緊缺的困難,李克農(nong) 組織運輸人員,從(cong) 越南海防等地啟程,冒著日軍(jun) 飛機轟炸的危險,搶運軍(jun) 用物資。在辦事處成立後的兩(liang) 年時間裏,共運送汽油、汽車、毛毯、被服、電信器材和藥品等軍(jun) 需物資達100多車次,運送抗戰人員1000多人次,有力地支援了前線抗戰。
令人痛心的是,1941年1月,國民黨(dang) 反動派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掀起反共高潮,桂林政治形勢急劇惡化。1月20日,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被迫撤銷,工作人員撤離桂林。
硝煙散去,留給後人的是不能忘卻的曆史。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紀念館館長時建紅介紹,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在兩(liang) 年多時間裏出色地履行了使命,為(wei) 後來桂林地區抗日進步力量的繼續發展,以及抗日救亡文化運動在桂林的再度興(xing) 起,準備了條件,積蓄了力量。 1977年,桂林市建立八路軍(jun) 辦事處紀念館。如今,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舊址不但保存完好,還新建陳列館3820平方米,集展覽、研究、文物保管於(yu) 一體(ti) 。館內(nei) 陳列的“抗日烽火映桂林”展覽,展示曆史照片逾1300張、文物實物300餘(yu) 件。2019年,該紀念館還加入了全國“八辦”紀念館發展聯盟,整合“八辦”資源,深化曆史研究,樹立紅色教育品牌。
“近年來,隨著紅色旅遊的興(xing) 起,八路軍(jun) 桂林辦事處成為(wei) 網紅打卡點。”時建紅說,這裏已經成為(wei) 全國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許多黨(dang) 員幹部、學生、群眾(zhong) 來這裏,開展愛國主義(yi) 教育活動。
記者看到,為(wei) 了讓觀眾(zhong) 直接參與(yu) 、親(qin) 身感受,新陳列館還增設模擬電台發報、桂林保衛戰防線等項目,觀眾(zhong) 還可以向英雄烈士牆敬獻電子杜鵑花、映山紅等。此外,紀念館每年還送展上門,深入各縣區、學校、社區作巡回展,讓更多人熟知那段曆史,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
延伸閱讀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