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踏實肯幹,是一頭默默耕耘的老黃牛;有人說,他敢闖敢試,是一頭有闖勁韌勁的老黃牛;還有人說,他一直把村民放在心上,是一頭有擔當的老黃牛……他就是大連市旅順口區駐瓦房店市閻店鄉(xiang) 黨(dang) 委第一副書(shu) 記,兼大東(dong) 村第一書(shu) 記黃宏鑫。
2018年5月,當黃宏鑫踏上大東(dong) 村的土地,就一頭紮進村子裏搞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通過調研,黃宏鑫對大東(dong) 村有了深刻了解:村黨(dang) 組織缺乏凝聚力和號召力,村集體(ti) 經濟沒有收入來源,村民靠天吃飯,主要經濟來源靠種植地瓜,全村低保戶有40戶之多。怎樣把黨(dang) 員聚起來,讓村子家底厚起來,讓百姓奔小康……“老黃牛”書(shu) 記黃宏鑫埋頭苦幹,迎接挑戰。
廣化緣,讓黨(dang) 員有一個(ge) 溫暖的“家”
“村黨(dang) 組織活動陣地就是黨(dang) 員的家,隻有把這個(ge) 家建設好,才能把黨(dang) 員聚在一起。” 黃宏鑫和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開會(hui) 時,提出了這個(ge) 觀點。要把黨(dang) 員活動陣地給建起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資金問題,要建設一個(ge) 標準化的黨(dang) 員活動陣地,起碼需要15萬(wan) 元的資金,這成為(wei) 擺在黃宏鑫麵前的第一個(ge) 難題。
就在他為(wei) 資金發愁的時候,從(cong) “娘家”傳(chuan) 來了好消息,旅順口區委決(jue) 定給旅順選派的每名“第一書(shu) 記”10萬(wan) 元的駐村幫扶資金,用於(yu) 所在鄉(xiang) 村開展扶貧和黨(dang) 建工作,聽到這個(ge) 消息,黃宏鑫喜出望外。對於(yu) 剩下的資金缺口,他決(jue) 定向企業(ye) “化緣”。在大連道橋建設承包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辦公室,他把紮根農(nong) 村的初心和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計劃,向公司領導進行了介紹,懇請得到幫助。公司領導被他的真誠所打動,到大東(dong) 村進行了實地考察後,決(jue) 定讚助大東(dong) 村10萬(wan) 元,並達成一些長期幫扶的項目。
從(cong) 村黨(dang) 組織活動陣地的設計到施工,黃宏鑫都全程參與(yu) 。在施工階段,為(wei) 了節省開支,他帶領村“兩(liang) 委”幹部扛水泥、刷塗料、打掃衛生,髒活累活他都搶著去幹。為(wei) 了讓村黨(dang) 組織活動陣地早日完工,他幹脆把午餐和晚餐搬到施工現場來吃,有時候一個(ge) 麵包、一包鹹菜就搞定一頓飯。“黃書(shu) 記不僅(jin) 有想法,還踏實,定下的事情馬上落實,一點不拖泥帶水。”村幹部王振利感慨地說。
經過一個(ge) 多月的緊張施工,大東(dong) 村的黨(dang) 組織活動陣地以嶄新的麵貌,呈現在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的麵前。陣地裏議事中心、服務中心、活動中心、學習(xi) 中心、黨(dang) 建中心一應俱全。尤其是在黨(dang) 建中心的一角,他特別設計了一個(ge) 照片展示牆,把為(wei) 村子做出過貢獻的老幹部、老黨(dang) 員的照片放在了顯著位置。“這個(ge) 陣地搞得好哇,在這兒(er) 看到我們(men) 的照片,說明組織沒有忘記俺們(men) 喲!”老黨(dang) 員徐汝侃眼含淚花地說道。
陣地建設讓黨(dang) 員有了家的感覺,參與(yu) 村務的積極性也高了,黨(dang) 員參會(hui) 人數由原來不足40人增加到80多人,也讓黨(dang) 員有了歸屬感。
闖市場,為(wei) 村集體(ti) 賺來第一桶金
閻店鄉(xiang) 地瓜很出名,但對外銷路多年沒有起色。“怎麽(me) 既讓瓜農(nong) 賣上好價(jia) 錢,又讓增加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這是黃宏鑫一直思考的問題。2018年6月25日,他向鄉(xiang) 黨(dang) 委書(shu) 記匯報了籌建村集體(ti) 經濟組織的想法。“宏鑫,隻要是為(wei) 了村子好,為(wei) 了百姓好,我支持你闖出一條路來!”說幹就幹,在鄉(xiang) 黨(dang) 委的支持下, 2018年7月正式成立了村集體(ti) 經濟組織——大連東(dong) 汪商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
公司成立後,黃宏鑫帶領種植戶把精力投入到地瓜改良、新品種培育上。他們(men) 從(cong) 山東(dong) 引進脫毒二代地瓜芽——黃金蜜薯,請專(zhuan) 家進行技術指導,研究科學種植、綠色培育。黃宏鑫對地瓜套袋包裝,按照2.5公斤、5公斤、10公斤三個(ge) 重量級別進行分箱,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
公司成立之初,黃宏鑫既當負責人,又當銷售員。為(wei) 了打開銷路,他幾乎走遍了遼寧每個(ge) 地級市。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努力,公司先後與(yu) 大連九洲假日酒店、莎妮進出口超市等簽訂購銷協議;與(yu) 大連正源供熱有限公司、旅順口區委黨(dang) 校等10家企事業(ye) 單位簽訂了批量采購協議,有些單位一簽就是5年;與(yu) 大連百優(you) 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開展網絡合作,開辟電商渠道,使閻店地瓜真正從(cong) 產(chan) 品變成了商品,獲得了穩定的銷售訂單,價(jia) 格由過去每斤1.5元提升到4-6元,兩(liang) 年來為(wei) 村集體(ti) 經濟增加收入近15萬(wan) 元。
2019年,為(wei) 了完善經營鏈條,加大對地瓜質量的管控,公司又籌建了10個(ge) 地瓜育苗床,麵積達1000平方米,僅(jin) 銷售地瓜苗一項的年淨收入近2萬(wan) 元。農(nong) 戶在公司的育苗基地購買(mai) 地瓜芽,地瓜成熟後,再由公司負責統一銷售,讓農(nong) 戶省力又省心。
惠民生,讓百姓感受黨(dang) 的溫暖
經過打拚,村集體(ti) 的“腰包”一點點鼓了起來,但在黃宏鑫看來,這隻是萬(wan) 裏長征的第一步,他要讓村集體(ti) 經濟的發展紅利普惠於(yu) 民。麵對數量不少的低保戶,他決(jue) 定由“輸血”變“造血”。首先由村集體(ti) 經濟的公司墊付資金,購買(mai) 了西安蘆花雞雛送給低保戶。公司全程參與(yu) 飼養(yang) ,讓低保戶通過勞動致富。蘆花雞出欄了,他又通過公司渠道銷往各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動員機關(guan) 幹部進行購買(mai) ,平均每戶年純收入達到5200元。
2018年,公司拿出1.5萬(wan) 元,對村裏機井進行了改造和維修,換了一台水泵、25個(ge) 閥門,隨後公司又投資了6萬(wan) 元,再打一口機井,解決(jue) 了全村1540戶的吃水問題。
連續兩(liang) 年,公司拿出資金,設立了大東(dong) 村愛心助學基金,為(wei) 全村5個(ge) 貧困家庭的6名學生,每人每年提供6000元助學金,直到完成大學學業(ye) 。“這兩(liang) 年,家裏的收入增加了,孩子的學費也有了保障,感謝黨(dang) 的好政策,感謝黨(dang) 的好幹部!”低保戶張銀華說出了發自肺腑的心聲。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