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上旬,剛從(cong) 抗洪一線返回的第71集團軍(jun) 某旅工兵連上士裴德良在參加演訓任務前寫(xie) 下請戰書(shu) :“在抗洪大堤上,我是突擊隊成員,回到演訓場上,我更要勇往直前。”
裴德良戰鬥過的抗洪大堤,在江西九江江新洲。今年夏,這裏洪水環伺,水位持續超警,嚴(yan) 重威脅江新洲數萬(wan) 群眾(zhong) 家園。
哪裏有險情,哪裏就有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身影。
7月12日晚,江新洲北堤柳洲段出現漫堤。剛剛抵達九江的旅參謀長計法良當機立斷,帶領突擊隊立即投入搶險,力爭(zheng) 在最短時間內(nei) 封堵缺口。
黨(dang) 員曾雲(yun) 一邊指揮小組作業(ye) ,一邊為(wei) 戰友們(men) 加油鼓勁,聲音逐漸沙啞,肩扛沙袋奔跑的腳步卻從(cong) 未停過。
13日淩晨4時許,突擊隊構築子堤800餘(yu) 米,將洪水攔在大壩之外。
14日16時,江新洲團洲段堤壩出現大麵積滲漏,連長王廷寧帶領黨(dang) 員突擊隊緊急增援。
險情就是最好的動員。突擊隊員們(men) 跑步進入險情地段,清理不穩定壩體(ti) 淤泥、鋪設沙石導滲、分層填築沙袋,在大堤上合力奮戰。直至次日淩晨2時許,他們(men) 裝填沙袋萬(wan) 餘(yu) 個(ge) ,構築長30米、寬2米、高3米的護坡,成功保住大堤安全。
上士丁炳輝原本打算7月休假回家結婚。接到抗洪命令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推遲婚期的打算,卻又不忍向未婚妻提起。
“不是說好的回來結婚嗎?你到底什麽(me) 時候回來啊?”
“我在抗洪,對不起。”
“注意安全,我等你。”
簡短而溫暖的對白,讓丁炳輝心存愧疚又充滿動力。
一江之隔的長江北岸,是黨(dang) 員周偉(wei) 的家鄉(xiang) 湖北黃梅,今年也發生洪水災害。雖然對家鄉(xiang) 十分牽掛,但他信心十足:“那裏也有我的戰友戰鬥在抗洪一線,隻要我們(men) 齊心協力,就能共同守護好家園。”
2016年7月,黨(dang) 員胡吳恙的家鄉(xiang) 安徽安慶遭受洪災,是工兵連的官兵連續奮戰16天,才最終戰勝洪魔。當時讀大二的他目睹了連隊官兵抗洪搶險的場景,深受鼓舞。
兩(liang) 個(ge) 月後,他攜筆從(cong) 戎,來到這個(ge) 連隊。他說:“我要像當年的連隊官兵保護我的家鄉(xiang) 一樣,在九江抗洪一線與(yu) 洪魔戰鬥。”
抗洪一線敢衝(chong) 鋒,練兵備戰當先鋒。
在工兵連俱樂(le) 部裏,黨(dang) 員官小楓的榮譽獎狀和訓練照在榮譽牆上格外顯眼。
今年6月,在集團軍(jun) 組織的操舟機手瀕海集訓中,官小楓每天第一個(ge) 下水、最後一個(ge) 上岸,最終在結業(ye) 考核中取得個(ge) 人第一名的優(you) 異成績。
站在領獎台上,他自豪地說:“日常訓練看得出來,關(guan) 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guan) 頭豁得出來,是黨(dang) 員應有的樣子。”
在今年年初的旅工兵專(zhuan) 業(ye) 共同課目尖子比武考核中,前三名都是工兵連黨(dang) 員。
去年12月,連隊接來4輛新型綜合掃雷車,麵對戰力更強、功能更全、操作更難的新裝備,班長曾思宇主動請纓,與(yu) 另外兩(liang) 名黨(dang) 員雷嘉彬、侯誌奎成立攻關(guan) 組,白天苦練實車操作,晚上熄燈後加班研究新大綱、教材和裝備操作說明書(shu) 。
經過15天的攻關(guan) 研究,他們(men) 編寫(xie) 出萬(wan) 餘(yu) 字的教案,列出20餘(yu) 條訓練注意事項,為(wei) 連隊官兵開展新裝備訓練打下了堅實基礎。
前不久的營戰術綜合演練中,4輛新型綜合掃雷車表現優(you) 異,成為(wei) 破障、開路先鋒,運用多種排雷破障方式,保障進攻分隊按時展開進攻。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