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慧勇:走一路山鄉 種一路希望

山西省長治日報社,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委組織部

ky体育中心 打印 糾錯
微信掃一掃 ×
收聽本文 00:00/00:00

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在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成家川街道鼎留村旁的半山腰上,村委會(hui) 主任王小斌正忙著在剛剛平整好的地裏施肥。這十多畝(mu) 土地原是村集體(ti) 經營的蘋果園,蘋果樹枯死後,地也就撂荒了。如今再次開墾,全是被第一書(shu) 記韓慧勇“逼”的。“說是逼,其實心裏知道是為(wei) 我們(men) 好呢。韓書(shu) 記說的話,我們(men) 信。”王小斌笑道。

  韓慧勇自2018年8月到成家川街道鼎留村任職。一個(ge) 外來的後生能讓本土幹部信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在工作中,他沒有豪言壯語,憑著嚴(yan) 謹的工作態度,踏實的工作作風,一心一意為(wei) 民辦事的擔當,贏得了幹部群眾(zhong) 的信賴,留下一片讚譽。韓慧勇說,到農(nong) 村任職,一手要抓產(chan) 業(ye) ,一手要抓民心,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兩(liang) 個(ge) 法寶,也是推動農(nong) 村發展的希望所在。

  百畝(mu) 藥材翻身仗

  鼎留村雖然相對閉塞,但也曾有過農(nong) 業(ye) 調產(chan) 的輝煌。上世紀90年代,這裏出產(chan) 的優(you) 質蘋果曾遠銷北京。然而,隨著樹齡老化、管理缺乏,這一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消失殆盡。原本的上百畝(mu) 果園,如今荒蕪一片。

  沒產(chan) 業(ye) 、沒思路、沒幹勁,在農(nong) 村能碰到的現實難題,韓慧勇全碰到了。想要打開一片天地,還必須將先進的觀念引進來。

  發展中藥材種植是長治農(nong) 業(ye) 轉型調產(chan) 的優(you) 勢,鼎留村百姓在溝溝坎坎上開墾出來的農(nong) 田種植藥材再合適不過。韓慧勇一麵做村幹部的工作,一麵與(yu) 振東(dong) 集團藥材公司聯係。經過近半年時間的奔波,鼎留村成功與(yu) 振東(dong) 集團簽訂中藥材種植訂單。由振東(dong) 集團負責提供種苗,農(nong) 戶負責種植,按照訂單價(jia) 格收購。

  昔日長滿荒草的廢棄果園又重現了生機,一片片綠油油的黨(dang) 參、柴胡讓鼎留村百姓再次看到了希望。如今,鼎留村中藥材種植麵積達到了190多畝(mu) ,村集體(ti) 經濟收益有望突破50萬(wan) 元。

  真情真意暖民心

  剛到鼎留村,韓慧勇通過入戶走訪了解到貧困戶張根生家連電視機都沒有,張根生家的貧困程度遠超出韓慧勇的想象。他二話沒說,第二天就把自己家的電視機搬到了張根生家,這可把張根生“嚇”了一跳。

  “你給我搬來了,你去哪看?”

  “我來你家看啊,反正我也天天在村裏。”

  張根生紅著眼,久久之後憋出了一句話,“以後你說啥我都聽,你是個(ge) 好人。”

  韓慧勇的真心為(wei) 民,不隻張根生記在心上,全村的黨(dang) 員群眾(zhong) 都有目共睹。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從(cong) 大年初二開始,韓慧勇就一直衝(chong) 鋒在鼎留村疫情防控第一線。一個(ge) 多月以來,他帶領村黨(dang) 員幹部挨家挨戶做返鄉(xiang) 人員排查,宣講疫情防控知識,背著噴壺做消毒消殺,堅持卡口值班值守,數九寒天在簡易帳篷中用方便麵來對付一日三餐……鼎留村在韓慧勇的帶領下有效構築起群防群控、抵禦疫情的嚴(yan) 密防護網,守護了全村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千方百計助脫貧

  鼎留村貧困戶王冬平前些年不幸左腿受傷(shang) 導致殘疾,不能正常務工,還有正在上學的孩子,這讓他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韓慧勇知道情況後,立即做他的思想工作,支持他在家裏搞土雞養(yang) 殖。土雞養(yang) 殖不費什麽(me) 勁,也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王冬平動心了,韓慧勇就立即著手操辦。他聯係幫扶單位給王冬平買(mai) 回來100多隻小雞,在他家院子裏搞起了試驗。“這樣簡單,他能隨時照看,也不會(hui) 汙染環境。”一年下來,王冬平的收入也有一萬(wan) 多元,大大地改善了王冬平一家的生活。

  為(wei) 了保證王冬平收入不斷檔,今年韓慧勇再次幫助王冬平購入雞苗100隻。看著活蹦亂(luan) 跳的小家夥(huo) ,王冬平摟著韓慧勇的肩膀,情不自禁地說:“謝謝啊!好兄弟,你真是咱村的好幹部!”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必須真正找到一條長遠帶動群眾(zhong) 脫貧致富的好路子。韓慧勇身體(ti) 力行,一直在努力。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過大量走訪、收集民意和調研評估,韓慧勇發現,鼎留村要發展,第一步還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藥材種植翻身仗打贏之後,韓慧勇又將目光盯上了有機農(nong) 業(ye) ,他發動村裏將所剩不多的10多畝(mu) 荒地再次開墾,發展有機穀子種植。“今年如果成功,能實現集體(ti) 經濟創收4萬(wan) 餘(yu) 元,又為(wei) 老百姓找到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韓慧勇充滿信心地說。

  在工作中,韓慧勇就如同他的名字,不怕吃苦、樂(le) 於(yu) 奉獻,貢獻著青春的智慧和力量。走一路山鄉(xiang) ,種一路希望。韓慧勇勇敢地踐行著一名農(nong) 村第一書(shu) 記的使命和擔當。

發布時間:2020年08月26日 08:4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宿黨輝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