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戰之年,我被組織選派到河北省張家口市萬(wan) 全區郭磊莊鎮水莊屯村任村第一書(shu) 記兼精準扶貧工作組組長,成為(wei) 全國脫貧攻堅戰、精準扶貧隊伍中的一員。回首駐村扶貧工作中的點點滴滴,仿佛就在昨天,曆曆在目。
“團長”駐紮,摸清基本村情
萬(wan) 全城區西行約20公裏,便是郭磊莊鎮水莊屯村了。2016年2月23日,我和工作組另外兩(liang) 名同誌乘坐大巴車趕赴萬(wan) 全區與(yu) 鄉(xiang) 鎮領導進行了對接,當天進駐包扶的水莊屯村。
當時村內(nei) “兩(liang) 委”幹部剛剛換屆,村支部書(shu) 記和村主任剛搭班,他們(men) 認為(wei) 我們(men) 來隻是例行公事,一個(ge) 月去幾回村裏,到年底給村裏跑點資金就算交差了,象征性地把我們(men) 的工作駐地安排在一間簡陋的教室裏,破舊的門窗和拚湊的床鋪,著實讓我犯了難。
春寒料峭中,我們(men) 幾個(ge) 披著被子圍著爐火,縮成一團度過了第一個(ge) 夜晚。村委會(hui) 看門的武大爺說,大教室裏住下了三個(ge) “團長”!
我和工作組同誌們(men) 用了40餘(yu) 天走街串巷入戶,到田間地頭了解村情村貌、致貧原因及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情況,聽取村民代表關(guan) 於(yu) 村內(nei) 扶貧規劃的建議,每天行走的步數霸屏朋友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men) 了解了水莊屯村的情況,也將318戶貧困戶的信息逐一核實,記錄在冊(ce) 。
水莊屯村緊依京包鐵路、110國道,是萬(wan) 全的人口密集村之一。全村共有930戶、2662人,截至2015年底,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21戶、1430人,是國家級建檔立卡貧困村。
村裏有耕地3000畝(mu) ,人均不足兩(liang) 畝(mu) ,傳(chuan) 統大田種植收益頗微,每畝(mu) 農(nong) 業(ye) 種植收入隻有1200元左右。在2015年換屆前,水莊屯村還因“兩(liang) 委”班子渙散、黨(dang) 組織服務能力弱、環境髒亂(luan) 差,被列為(wei) 萬(wan) 全縣軟弱渙散村。
村民胡全彪因小兒(er) 麻痹症導致了重度殘疾,父母雙亡後,每天靠鄰裏救濟度日。我了解到情況後,幫他到鎮裏和區裏跑辦,為(wei) 他申請了五保戶;在第一批危房改造中,將他居住的破舊土坯房改造成了磚瓦房。每天中午多蒸幾個(ge) 饅頭或是多煮幾碗米,成了我們(men) 工作組的規矩,到了飯點來“蹭飯”也成了胡全彪的習(xi) 慣。他被村民稱為(wei) 第一書(shu) 記的親(qin) 戚。
駐村期間,我與(yu) 村幹部、黨(dang) 員帶頭義(yi) 務植樹1.1萬(wan) 餘(yu) 株,為(wei) 村內(nei) 28戶貧困戶完成危房改造,調解鄰裏矛盾、為(wei) 村民們(men) 出謀劃策……
村民們(men) 對工作組的態度變了,由冷眼旁觀到積極參與(yu) ,從(cong) 評頭論足到建言獻策,大家的勁兒(er) 都使到脫貧上來了。鄉(xiang) 村的路寬了,人與(yu) 人的心近了,村裏的環境美了,村幹部的心齊了。
建棚修路,提升土地效益
2016年,我和工作隊及鎮村幹部同誌們(men) 一起,為(wei) 水莊屯村爭(zheng) 取到河北省扶持村級集體(ti) 經濟發展試點資格,獲得了國家專(zhuan) 項扶貧資金150萬(wan) 元。
按照全區一村一品整體(ti) 規劃,我們(men) 針對水莊屯村人多地少、傳(chuan) 統種植收益少的發展瓶頸,決(jue) 定轉變發展方式,走“一保二擴”的路子,在確保糧食安全生產(chan) 的前提下,擴大蔬菜的栽培麵積和立體(ti) 間套種麵積、擴大錯季蔬菜種植麵積。通過土地流轉,建起了集中連片春秋棚47個(ge) ,同時配套建好灌溉設施,一年可種植兩(liang) 茬錯季蔬菜,大大增加了效益。
為(wei) 解決(jue) 賣菜難和中間商壓價(jia) 的問題,我們(men) 還在110國道旁建起了農(nong) 產(chan) 品交易市場,不僅(jin) 解決(jue) 了村內(nei) 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問題,還輻射到了周邊鄉(xiang) 村,提高了周圍農(nong) 民的農(nong) 業(ye) 種植收入。
水莊屯的路不好走。當年在村裏實行土地承包後,有的村民為(wei) 擴大自家農(nong) 田種植麵積,將原有的田間道路和溝渠占為(wei) 己有,開墾成了自家田地。每年春耕和秋收,很多村民無路可走,因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損傷(shang) 周邊農(nong) 戶青苗和莊稼的事情時有發生,常常引發村民矛盾。
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我積極到市交通運輸局和市財政局跑辦,爭(zheng) 取到專(zhuan) 項資金10萬(wan) 元和一事一議專(zhuan) 項資金20萬(wan) 元,對村北環村林帶1500平方米的路麵進行硬化,在村東(dong) 鋪設了1.5公裏環村砂石路,用於(yu) 洋河重型車輛的通行,改善了道路狀況,解決(jue) 了影響水莊屯村穩定發展的大問題。
敞開大門,引來四方支援
水莊屯村處於(yu) 河北北端,是土地生態係統嚴(yan) 重退化之地。為(wei) 了改善這一嚴(yan) 峻問題,2002年原萬(wan) 全縣政府在中央、省、市的規劃部署下,啟動了退耕還林工程。水莊屯經過十幾年的退耕造林,原有的800畝(mu) 坡梁地、旱作地被改造為(wei) 林地,種植耐幹旱的山杏樹。
為(wei) 了提升這片杏林地的品質,讓它成為(wei) 水莊屯的“金林地”,我專(zhuan) 門邀請我的大學老師到村子裏來,現場指導山杏嫁接改優(you) 技術,同時引進了新疆庫車杏、甘肅敦煌杏、陽高大接杏等品種,對原有山杏樹進行品種改造,大大提升了山杏的質量。
為(wei) 了讓山杏樹進一步活起來,我決(jue) 定按照“合作社+農(nong) 戶”的方式,發動村內(nei) 致富能手,建立起林果專(zhuan) 業(ye) 合作社2家,將貧困戶的退耕還林地中的山杏樹嫁接改優(you) 為(wei) 經濟林,發展杏林的同時,增加林下作物種植,掛果後收益每畝(mu) 增加收益800元左右。
為(wei) 了給山杏樹找更好的出路,我力邀天元名品集團和市城郊供銷合作社帶隊到村內(nei) 考察,對杏園進行信息采集,再通過天元名品的電商平台發布相關(guan) 信息,向外推介水莊屯村的大接杏;同時與(yu) 市城郊供銷合作社旗下的商超訂立了供銷合同。通過線上和線下的營銷,水莊屯村山杏的知名度打開了,果品價(jia) 格也上去了,大大增加了農(nong) 戶的收入。
一係列的幫扶項目逐一落地見效,村民的收入眼看著蹭蹭往上漲。2016年底,村民的人均收入從(cong) 2015年的2360元增加到3100元,全村有96戶貧困戶脫貧出列。2017年3月2日,在萬(wan) 全區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上,我被萬(wan) 全區委、區政府表彰為(wei) 2016年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工作先進個(ge) 人。
我為(wei) 自己能投身扶貧攻堅,見證鄉(xiang) 村變化感到自豪!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