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當過兵,做事總有軍(jun) 人樣!”說起村支書(shu) 韋俊,貴州省安順市經開區幺鋪鎮磊跨村村民讚不絕口。韋俊是一名退役軍(jun) 人,擔任村支書(shu) 兩(liang) 年來,帶領村民將貧窮落後的村子,發展成遠近聞名的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
在安順,有一群像韋俊一樣的退役軍(jun) 人奮戰在鄉(xiang) 村一線——2018年以來,安順市為(wei) 充實基層幹部隊伍,選拔、推薦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擔任村支書(shu) 、村委會(hui) 主任和村兩(liang) 委委員。目前,全市共有709名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奮戰在519個(ge) 村,成為(wei) 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帶頭人和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小康的“領頭羊”。
“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把脫貧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到鄉(xiang) 村治理,在安順各地農(nong) 村,退役軍(jun) 人們(men) 在脫貧攻堅的新戰場上彰顯軍(jun) 人本色,發揮光和熱。
夏日的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茶嶺村,茶樹滿山、蔬菜滿田,村民正將地裏的茄子、黃瓜、西紅柿分揀打包,裝車運走。“以前蔬菜都是種來自己吃,沒想過還能發展成這麽(me) 大規模。”正在蔬菜基地勞作的村民宋各妹感慨。
茶嶺村過去山高坡陡、交通閉塞,人們(men) 想到的都是“窮、髒、亂(luan) ”,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3戶339人。
2017年10月,舊州鎮黨(dang) 委物色新的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當過兵、作風過硬、業(ye) 務能力強的林顯才成為(wei) 最佳人選。“脫貧攻堅也是戰場。”林顯才欣然應允,“退役不褪色,我要和鄉(xiang) 親(qin) 們(men) 一起把脫貧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說到做到,從(cong) 改善基礎設施,到整治村莊環境,再到謀劃產(chan) 業(ye) 發展,林顯才帶領群眾(zhong) 苦幹實幹,幾年來茶嶺村發生很大變化:從(cong) 一個(ge) 負債(zhai) 5萬(wan) 多元的貧困村,變成了村集體(ti) 經濟近400萬(wan) 元的先進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從(cong) 2017年初的4000元提高到了如今的11227元。
村班子人手少、年齡大、能力弱,這是普定縣穿洞街道靛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褚代洋剛上任時麵臨(lin) 的難題。思來想去,褚代洋決(jue) 定調動村裏退役軍(jun) 人的力量,把村裏11名積極性高的退役軍(jun) 人重新編成“戰鬥班”,參與(yu) 村裏各項工作。
適應農(nong) 村工作特點,“戰鬥班”定了一個(ge) “土規矩”——“白天分頭,晚上碰頭;辦法一起想,有事一起上”。目前“戰鬥班”2人進入了村兩(liang) 委班子,8人成為(wei) 致富帶頭人。
隊伍建強了,村子發展有了主心骨。近年來,靛山村打通村組公路7公裏,硬化連戶路、庭院1.2萬(wan) 平方米,改造老舊危房61戶,500餘(yu) 戶群眾(zhong) 喝上了健康水。
“不僅(jin) 要選、用,還要在管和育上下功夫”
在擔任安順市平壩區白雲(yun) 鎮平元村村支書(shu) 之前,肖正強已經做了10多年建材生意,是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2016年,當白雲(yun) 鎮黨(dang) 委到平元村物色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人選時,大家爭(zheng) 著推薦肖正強。
一邊是為(wei) 民服務,一邊是蒸蒸日上的生意,肖正強陷入兩(liang) 難;想到自己當兵時許下的諾言,他還是勇敢地挑起了為(wei) 民服務的重擔。
2018年初,擔任村支書(shu) 近一年後,麵對家人的埋怨、群眾(zhong) 的誤解,肖正強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頭。來自安順軍(jun) 分區和市委組織部共同開辦的一場培訓,又堅定了他幹下去的信心。
“培訓組織我們(men) 瞻仰一次革命舊址、參觀一次展覽、觀看一場專(zhuan) 題片、重讀一遍黨(dang) 章、重溫一次入黨(dang) 誓詞,參加一場宣講學習(xi) 。”一輪培訓下來,肖正強堅定了當好村支書(shu) 的信心。
“我們(men) 不僅(jin) 要選、用,還要在管和育上下功夫。”安順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金曉明介紹:安順建立後備村幹部培訓計劃,出台多項優(you) 惠政策,吸引退役軍(jun) 人回鄉(xiang) 幹事創業(ye) ;組織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參加學曆提升班,增強本領;舉(ju) 辦專(zhuan) 題培訓班,定期進行基層黨(dang) 務、政策法規等培訓。
為(wei) 切實提升業(ye) 務水平,幫助解決(jue) 工作中的難題,安順市設立了軍(jun) 地實踐中心,運用大數據平台,為(wei) 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提供“點餐式”“套餐式”講習(xi) 服務。
2018年6月,平元村蔬菜種植基地發生病蟲害,全村老少一時束手無策,肖正強通過軍(jun) 地實踐中心專(zhuan) 家庫,預約了安順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專(zhuan) 家張秀偉(wei) 。整整三天張秀偉(wei) 泡在田間地頭,調查取樣提出了解決(jue) 辦法。肖正強感慨:“有軍(jun) 區和地方的共同支持,我們(men) 有啥理由不好好幹!”
“讓當兵能成才、入伍有出路成為(wei) 群眾(zhong) 共識”
免抵押、低利率,普定縣白岩鎮韭黃村村委會(hui) 副主任趙國元不久前拿到了縣農(nong) 業(ye) 銀行的一筆專(zhuan) 項貸款,這是縣裏金融機構專(zhuan) 門為(wei) 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打造的產(chan) 品。
參與(yu) 村裏事務的管理,趙國元之前從(cong) 未想過。2017年外出務工回到家鄉(xiang) 後,同是退役軍(jun) 人的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楊守亮找到他,邀請他參與(yu) 村子建設。
心裏沒底的趙國元不敢應承,楊守亮鼓勵他,讓他先跟著自己熟悉村裏的事務,最後再做決(jue) 定。就這樣,趙國元跟在楊守亮身後,從(cong) 走村入戶與(yu) 百姓座談,開始接觸村事務。
觀察和培育了近兩(liang) 年,2019年5月,趙國元正式進入村裏工作。
在普定縣,為(wei) 儲(chu) 備和培養(yang) 更多的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進入村幹部隊伍,當地實施“1+9”計劃,由1名現任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結對幫帶本鄉(xiang) 鎮9名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後備人才。在韭黃村,楊守亮帶領著9名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後備人員戰鬥在脫貧攻堅一線。如今,兩(liang) 名後備人員進入了村兩(liang) 委。
如何讓培養(yang) 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這項行動長期可持續發展?安順軍(jun) 分區按照應征入伍、部隊服役、退役返鄉(xiang) 、培養(yang) 成才四個(ge) 階段,製定培養(yang) 流程圖,全環節、全流程對退役軍(jun) 人進行跟蹤、培養(yang) 、考評,健全完善退役軍(jun) 人村幹部培養(yang) 鏈條。
“紮根基層建功農(nong) 村,不僅(jin) 讓退役軍(jun) 人實現了自我價(jia) 值,更讓當兵能成才、入伍有出路成為(wei) 群眾(zhong) 共識。”安順軍(jun) 分區政委閆海介紹:近年來應征報名入伍人數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目前全市共儲(chu) 備農(nong) 村優(you) 秀退役軍(jun) 人1316人。
關(guan) 於(yu) 我們(men) 聯係我們(men) 網站地圖 用戶調查
ky体育中心 版權所有